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春分节气养生口诀

时间: 2023-01-05 21:15:40

春分节气养生口诀

任何时节的养生都是比较繁复的,因为要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如果你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要点,做起来就容易很多。那么,每年春分节气我们该如何养生呢?以下是春分节气养生口诀,以及总结了春分时节的三大养生要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分节气养生口诀?

春分养生

春分清明口诀:春分清明,月高风清,一阳升腾。形实郁气,风郁内生。

春分清明口诀含义:这个时候万物复苏,土地松软,草木开始生长,但 尚幼嫩。人体也是一样,肝木和脾土正虚,所以服药或食物应以辛散味重为宜(如香菜、茴香、薄荷、…)如果长吃零食或饮冷水,加重脾胃的负担,遇到风寒就会容易感冒。 小孩子发热要用清肠消积的药物。

春分时节的三大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日常生活中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利用生机盎然的好时机,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放松身心。

1、适时添减衣服。虽然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要注意添减衣被。不能着凉,也不要太热。不能太急于脱去厚衣服,穿衣可以下厚上薄,特别是脚部的保暖。春捂还要继续。

2、早起。春分之后,白昼变长,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要适当的早起,不能懒床。一般6点左右起床就可以了,这个正是一天当中春分的时间,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3、居室舒适卫生。可以将居室安排得舒适而有序,保持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清洁,注意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

春分养生要点

饮食养生:这个时候的饮食主要原则在于寻求平衡。因为肝旺,需要补脾润肺平。

1、宜多食用温凉性的食物。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如吃寒性食物,则佐以温热之品,比如海鲜配上葱姜;如服益阳之品,则配以滋阴之物,以达阴阳平衡,比如韭菜炒鸡蛋,禁忌偏热、偏寒的食物。

2、省酸增甜。中医讲肝气旺盛之时,脾胃虚弱,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应少食酸味食品,增加甘味食品(比如大枣、蜂蜜)的摄入,以补养脾胃。少吃太甜、太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新鲜、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类等。

3、多吃时令食物。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赐予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如菠菜、竹笋、香椿、豆芽、蒜苗、豆苗、韭菜等。如果有机会,可以到田野里挖野菜,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吃到时令菜,一举两得。人体需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以维持各种元素的平衡。新生的时令蔬菜水果,能为人体提供更多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顺应肝胆之气的生发,我们还应该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的食物,比如葱、姜、蒜,有助于冬天储藏的精气发散出来。

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一些花茶喝,适宜春天喝的花茶很多,大多数花茶都有理气、疏肝、开胃的作用;芬芳的香味和天然的营养物质,又能够促进调节血气和阳气。比如茉莉花、菊花、洋槐花等。

运动养生:春分时节严寒基本上已过去,但冷暖不定,加之风多,各种病邪容易滋生,很容易出现感冒流涕、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等,甚至一些旧疾会发出来。因此,运动要增加,以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1、平时多散步,也可以慢跑、打太极。柔和舒缓的动作为宜。

2、多些户外运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郊游踏青,青绿色是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可清内热、养肝气、明目。因为需要眼睛盯着风筝不停地跑,对于城市里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放松眼睛,保养眼睛的机会。但是无论什么运动都不宜过于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度。

3、传统养生法。推荐一套导引术。明·高濂所编《雅尚斋遵生八笺》所载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这套导引按季节练综合吐纳导引,深合“天人合一”之理。具体做法: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经常做做,除了保健作用外,还能治疗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臑肘臂外背痛、气满、皮肤壳壳然坚而不痛、痰痒等。

春分节气的食物及养生秘诀

春分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也是24节气的第4个,这个属于春天的节气带给我们的是完全属于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节气的食物及养生秘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分吃什么食物

蜂蜜

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常吃它能帮助补中益气,达到提升体质的效果

春季的时候由于温差比较大,所以有很多人都会感冒,如果能够常吃蜂蜜,滋补身体,那么我们的免疫能力得到了提升,感冒的情况也会有所减少的

红枣等养脾甜食

春天的时候适当的吃一些甜味的食物是很好的,以为你甜食能够养脾

春天的时候我们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 这个时候就不宜吃酸味的食物了,而是应该要吃甜食

推荐吃红枣,不仅能养脾,还能帮助补血和美容哦

春芽

春芽其实不是某一种菜,而是一类蔬菜的总称

在成熟的时候有嫩绿色的芽的,都可以说是春芽

比如说豆芽、豆苗以及莴笋和香椿

这些蔬菜成熟了之后立马就吃,味道会非常好,等到老了之后就味道一般了,所以建议在春分时多吃

韭菜

春天的气温忽冷忽热,所以要保养阳气,韭菜对人体的阳气很有好处

韭菜中还含有挥发油、多种维生素等等营养物质,对于健胃

提神有很好的作用

春天的韭菜是韭菜中的佼佼者,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外形也是很好看的

春天吃韭菜的方法有很多,炒豆芽或者是豆干的时候都可以加一些韭菜

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

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

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

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

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

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马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

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

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

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

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而不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说的“秋菠”

“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为可口

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

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春分养生秘诀

一、调养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二、御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

春天要特别注意御寒,养阳敛阴

根据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

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三、调节饮食

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四、运动锻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

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

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兔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五、预防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多人却感到困倦

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季说的“春困”

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春天气候转暖,皮肤血管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增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就相对减少,大脑的氧气就会感到不足,因而会感到困倦乏力

那么怎样减轻与预防春困呢?一要保证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极懒惰思想情绪;二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三要适当增加营养

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吃饭不宜大饱;第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春分习俗

一、立蛋/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立蛋,被人们称为竖蛋,意思就是到了春分这一天要把鸡蛋立起来,不过失败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也不少,新鲜的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至于为什么春分这天可以立蛋,原因还需要考证,不过立蛋有一句谚语:“上头光,下头园,顶天立地保平安

”我们在春分的时候可以尝试立蛋

二、吃春菜

到了春分是有“春分吃春菜”之说,“春菜”就是常见的“野苋菜”,又称“春碧蒿”

在春分这一天,村子里面的人会去山里找野菜,带回家后放到汤里与鱼片一同煮滚,此乃“春汤”

这个风俗还有一种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合家老少,平安健康

三、送春牛

在春分来临之际各家各户开始贴“春牛图”

春分随之即到,所以就会有挨家送春牛

春牛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所有的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在送春牛图的时候都要说和春耕有关的护体,忌讳不吉利的语言

四、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得吃汤圆,同时还得将数十个没有包馅、已经煮好的汤圆,用细竹签插着,并将之放置于田边那儿,这就是“粘雀子嘴”

据说此习俗能避免麻雀来破坏庄稼

五、放风筝

春分这天,大部分人都会到户外放风筝,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风筝发展大致经历了木质、竹子、纸质、塑料等材料,形式也多种多样,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风筝图案通常为吉祥图案,通过放风筝不但可以祈福,还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加人们之间的交流

春分养生|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养心是关键

孙光荣

春分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所谓“春分者,阳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后,北半球气候逐渐温和,雨水逐渐充沛,阳光逐渐明媚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健康 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旦发病一定要及时治疗

那么,在春分时节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指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养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在临床一直强调“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倡导“中和”学术思想

他认为:“中和是机体阴阳平衡稳态的基本态势,中和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诊疗所追求的最高佳境

如果说“阴阳平衡”是机体稳态的哲学层面的概念,那么“中和”就是人体 健康 的精气神稳态的具体描述

“中和”更能在人体气血层面和心理层面阐释机体的生理、病理

为此,孙光荣教授还特意编了一套 调养口诀 :

中医 养生 大道扬,阴阳平衡是总纲;

顺应四时避邪毒,未病先防第一桩;

内外环境需中和,气血充盈且调畅;

食养药养与术养,万法归宗合则安

孙光荣教授认为, 养生 之第一要义即养心

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 养生 ,都必须注重养心,养心才是 养生 的根本

春季对应的脏腑是肝,肝藏魂,主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及梦幻活动,由肝血化生和涵养,伴随心神往来

如果肝血不足,血不养魂就会出现失眠多梦、梦游等症

再者,心生血,肝藏血,肝可以调节血量,心主推动血行,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心、肝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二者功能密切相关

并且,春季肝气旺时更需要条达、疏通,因而更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生气、发怒

孙光荣教授认为,人活着应该有所追求,在追求中认识自身价值,能为 社会 、为别人尽点心、尽点力、做点事,心态自会安定平和

而养心的重要原则正是心态平和,心态平和则很多不必要的扰心之事是可以避免的

孙光荣教授总结:“ 养生 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倍偿;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起居方面应遵守“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的原则, 宜晚睡早起,慢步缓行

孙光荣教授提醒,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说要“熬夜”晚睡,而是应该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也就是子时前入睡

春分时节,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还不时会有寒流侵袭,且雨水增多,此时 养生 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勿极寒,勿太热”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免受寒诱发旧疾

三国时期嵇康《 养生 论》载:“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隋代名医巢元方也认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头发不白的功效

春分后尤其适合梳头 养生 防病

因为春分时节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之时

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趁着大自然阳气和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之时,晨起多梳头以刺激头部诸多经穴,能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疏通经络气血

而到了夜晚,寒邪易从足部入侵,进而侵犯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 建议临睡前泡脚沐足 ,如此入睡既能保持整夜足部温暖,顾护阳气,更能改善部分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的风俗和习惯,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所谓香囊,就是将芳香的中药如苍术、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石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

孙光荣教授认为,一般人群佩戴香囊,可调节气机、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脏腑安和,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而中老年人佩戴香囊,可起到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春分时节, 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

春分时节是各种植物萌生嫩芽的大好时节,香椿芽、柳芽、鲜荠菜、韭菜等,都是比较早的报春菜

这些当季菜鲜嫩味美,营养丰富,十分符合春季人们的营养需求

孙光荣教授认为,春分的饮食要追求结构多样化、平衡化、适量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要注意避免进食高糖、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人们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搭配,如吃鸭肉、兔肉、河蟹等寒性食物时,最好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以纠正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腹部不适之弊;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最好配以滋阴的蛋类

另外, 春天肝气旺可伤脾,因此要注意多食甘味的食物滋养脾胃, 如大枣、山药、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少吃酸味的食物,如番茄、柠檬、橘子、苹果等

《黄帝内经》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其意思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与外在运动保持一致,即要让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脑力、体力运动的“供销”关系平衡

春分时节,要让自己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自然界相顺应,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尽量早起, 在阳光下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一般以上午9 10点为宜 ,如到树林、公园、河边踏青,或在室内养殖绿植、花卉、盆景,怡情养性,这样既可锻炼身体,又能使心情愉悦

孙光荣教授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中的上午是阳气生发旺盛的时候,此时适度活动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运动应以微汗出为佳,以驱散冬天潜伏在身体内的寒邪为目的,如散步、慢跑、骑行,练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

孙光荣教授认为,春季可以经常按揉两个简单易操作的穴位, 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一是点按神门穴 ,有补益心气、安定心神等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治疗心绞痛,改善心烦、失眠等症状

具体操作时可用拇指稍用力向下点压对侧手臂的神门穴,保持压力不变,继而旋转揉动,以产生酸痛感为度,每次3 5分钟

二是按压膻中穴 ,有宽胸理气、清肺化痰、缓急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能改善心脏的神经调节,增强心肌供血,调节心脏的收缩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

操作时可用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稍向下用力按压膻中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6次,直至有酸麻、胀感为度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