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天气炎热,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有消暑功效的水果,以有效防暑降温。一般说到夏天解暑降温的水果,大家都第一个想到的是西瓜。的确,西瓜是夏天必吃消暑水果,但其实也不宜多吃,尤其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更是慎吃。那么,中伏吃什么水果最好呢以下为您推荐,中伏消暑养生吃这7大水果。
中伏吃什么水果最好
中伏水果
1、水蜜桃
桃子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果酸,而且其中所含的铁含量也比较多。女性通常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经常吃桃子可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哈密瓜
哈密瓜也叫“甜瓜”,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哈密瓜中含有一定的叶酸成分,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起到缓解保水的作用。一般成熟的哈密瓜有香味,如果没有,可以放一些时候再吃。
3、李子
李子是中伏不可缺少的水果。李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助缓解口渴,而且酸酸的味道还能够缓解人因为夏季气温高而导致的食欲不振等。
4、芒果
芒果素有“热带果王”的称号。中医上认为芒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呕等功效,尤其适合有胃阴不足、口渴咽干、胃气虚弱、呕吐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中伏饮食
5、西瓜
说起夏季的水果,自然少不了西瓜。西瓜的水分多,因此被称为是“天然的饮料”。由于西瓜价格低廉,降暑效果好,所以称为很多人消暑、降温、解渴的首选水果。
6、木瓜
木瓜含有一种称为番木瓜的重要消化酸,可将蛋白质类食物分解成可消化的状态;另一种果胶酶可消化淀粉。因此,中伏脾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士最适合吃木瓜。
7、苹果
夏季是个属于水果的季节,苹果作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对我们有不可多得的作用。夏季生吃苹果可以解酒治脾虚,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夏季吃水果注意4个禁忌:
中伏吃水果
1、不要饭后立即吃水果
我们都知道一般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食用后对帮助我们肠胃的消化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很多人喜欢在饭后吃一个苹果或者梨等来帮助消化。但是其实饭后立即吃水果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这是因为当我们吃完饭后,一般食物不会立即被消化掉。肠胃中的食物完全消化掉需要经过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我们饭后立即吃水果,会导致水果在肠胃中淤积,造成肠胃的负担。大家最好在饭后1个小时之后再吃水果比较好。
2、不要空腹吃水果
很多人喜欢在饥饿的时候拿水果充饥。这种在空腹情况下吃水果的做法非常不可取。这是因为水果中大多含有果酸,是酸性的,所以如果在空腹的情况下食用,会使胃中的胃酸分泌过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伤害。
3、不要吃冰镇的水果
夏季天气比较炎热,所以很多人在吃水果之前,喜欢把水果放在冰箱中冷藏一下再吃,感觉更凉爽一些。这样做虽然可以让人感觉非常凉爽,但是对于健康无益。
这是因为水果在经过冷藏之后,其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都会流失掉,对为我们身体补充营养并没有什么帮助。另外,直接吃低温的水果,会刺激我们的肠胃,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4、不要把水果当饭吃
很多想要减肥的人喜欢把水果当主食食用。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食物纤维等可以增加饱腹感,而水果中所含有的热量比较低。但是我们知道水果中虽然几乎不含有脂肪,但是含有的糖分比较高,如果吃太多,会使热量增多,也是会引起发胖的。
中伏吃什么传统食物好:1、北京:面北方人,尤其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别在意三伏天的吃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2、上海:茶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
旧时民间一直有以热茶解暑的传统,现代科学也证明喝热茶、温茶比凉茶更为解暑
伏茶,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相传始于南宋,盛于清朝,但确切年代无法查考
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饮用,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3、湖南和江西:鸭湖南和江西人偏爱“头伏吃鸡二伏鸭”,认为“头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在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需适当补充营养
在南昌民间,就有“头伏吃鸡二伏吃鸭”的传统
4、杭州:鸡、茄子老杭州人都知道,旧时一到三伏,富贵人家要“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而手头紧张的穷人却是“头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
夏天气温高,人体易出汗,体力消耗也大,吃些鸡肉、蹄?,能够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中伏吃什么水果蔬菜:1、绿豆夏季三伏天高温,人易出汗,使机体因丢失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导致内环境紊乱,而绿豆中含有丰富无机盐、维生素
在高温环境中以绿豆汤为饮料,可以及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效果
2、西瓜中伏水分散失多,祛暑生津西瓜是最好的选择
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但是吃西瓜也有讲究,西瓜属寒新食物,易伤脾胃,消化不良的宝宝不宜多吃
3、李子李子是中伏不可缺少的水果
李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助缓解口渴,而且酸酸的味道还能够缓解人因为夏季气温高而导致的食欲不振等
古人是如何消暑的文章信息 古有“三伏”之说
据《阴阳书》记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为后伏,谓之三伏”
也就是说,夏至标志着炎热的开始
古时候,进入炎热的伏日,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其目的是预防暑热伤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
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
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有进一步发展
据《荆楚岁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
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实际指的是避暑
“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
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法
时至宋代,伏日清热防暑食物就更多了
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说:京都开封人最重三伏避暑
六月中往往避暑于“风亭水榭,峻宇高楼”等场所
吃则是“雪槛冰盘,浮瓜沉李……包新荷”
《膳夫录》也记载:“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
从文献记载看,宋代已有西瓜
如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西瓜,又名寒瓜
中医学认为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用
《本草纲目》也指出西瓜能“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
毫无疑问,夏季热盛伤津,食西瓜功效最佳
“绿荷”与“新荷”都是指荷叶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是很好的祛暑食物,其性味苦、涩平
具有清暑利湿、生津止渴等作用
《饮食指南》认为,荷叶能“升清消暑,化热宽中,散淤,主治暑热、水肿、淤血症”
宋代开封市民伏日,以“浮瓜沉李……包新花”为避暑饮食,说明我国至少在北宋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盛夏如何利用清凉饮食防暑了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
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
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
”《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
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
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
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清朝北京地区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也是一大特点
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
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这里“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日华子本草》称其:“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健脾补中,脾土健旺的功效
“甘草”,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医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治咽痛、痈疽肿毒
“藿”,草名,即藿香
中医学上以其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解暑、化湿、和胃、止呕
主治感冒暑热、头痛胸闷、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本草图经》谓其“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医余录》说:“藿香,恒散暑气,避暑气
”足以可见,苏叶、藿叶、甘草汤是盛夏食疗佳品
除上述以外,古代伏日消暑食品还有冰、绿荷包子、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杨梅、鲜藕、鲜菱、西瓜、香瓜等近十余种
其中以水果、蔬菜和中草药为多,这些食物大多性味甘、寒、温、平、辛
主治清热消暑、除烦止渴,或泻火解毒、养心宁志、健脾益胃
这些消暑饮食方法都是十分理想的夏季保健膳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