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喝凉中药对身体有危害吗(调理气血不足的中药凉了喝有什么影响)

时间: 2023-04-09 09:19:47

喝凉中药对身体有危害吗

中药在刚刚煲好的时候很烫嘴巴,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把中药放凉了再饮用。但是也有的人表示,中药在刚刚煲好的时候喝比较好,即使有点烫嘴巴,但是其功效在热的时候是最好的。那么常常喝凉中药有危害吗?危害都有什么呢?

一、喝凉中药有害吗

有部分的患者认为,中药要趁热喝才会有效果,但其实在一些中药物当中,他们需要放凉了喝,才会有效果。过于滚烫的中药物,不仅仅会对食道造成烫伤,更是容易会导致身体难以吸收。在传统的中医理论当中,对口服的中药的温度是十分讲究的,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饮用方法,具体来说有温服、热服以及凉服这三种。所以说,一些中药在放凉以后服用,并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影响。

二、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

患者在饮用中药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另外一些性子寒凉的食物也要少吃,否则在食用以后就会很难进行消化。同时一些生冷的食物更是容易对肠道健康进行刺激,在吃了生冷食物以后立刻吃中药,更是会对肠胃造成刺激症,并且会影响药物效果的吸收。

2、注意温度

患者需要注意饮用中药的温度,不能够喝过于烫嘴的中药,也不能够喝比较凉的中药。一般选择服用的中药,都是温服。

调理气血不足的中药凉了喝有什么影响

调理气血不足的中药主要是用于气血亏虚、气血不足导致心悸气短,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失眠等症状。在服用上一般以温服为主,而待到中药凉的情况是不宜喝的,避免引起腹痛,或者出现腹泻,或者加重气血不足的四肢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中药喝凉了会怎么样

服药温度:::::
温服
温服是指将煎好的汤药放温后服用。
◆ 中成药多用温开水、酒、药引等温热液体送服。
◆ 一般汤剂均宜温服。因过冷或过热均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
◆ 一些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乳香、没药等,易引起恶心、呕吐,温服则可减轻上述不良反应。
热服
热服是指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
◆ 真热假寒证宜寒药热服,属“治热以寒,温而行之”,以减少病人服药格拒。
◆ 寒证宜热药热服,属“寒者热之”。
◆ 回阳补益药、发汗解表药、活血化瘀药、透疹药等宜热服。
冷服
冷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
◆ 真寒假热证宜热药冷服,属“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 热证宜寒药冷服,属“热者寒之”。
◆ 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等汤剂宜冷服。

中药凉着喝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没?

中药应该怎么喝?这也成为一个需要专家指导的问题?是的!不同药性的中药,热喝冷喝,早喝晚喝,或是服药期间的饮食宜忌,原来都大有讲究。记者专门请教了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楼步青,大家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会喝中药?找到喝药的“黄金时机”服用西药最常见的是“一天三次”,参照一天三餐的标准就容易掌握了;而服用中药则往往是一剂药“一天两次”,怎么喝?楼步青说,将一剂中药煎煮2次的药液混合,分别于早晚服用,是为“一天两次”的正解。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不过,如果上班时间紧凑,也可以将服药时间调整至早晨和晚上。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的,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大便的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和夜间服食);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治疗外感疾病和头面部疾病的中药,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为佳。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喝药不一定“趁热”“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中药时的习惯。楼步青说,其实,喝药不一定要“趁热”。传统的中医理论,对于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的中成药也应该以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楼步青说,市民在喝中药时,除了医生有特殊提示外,基本上掌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