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药养生。有的中药还具有养胃的作用。但是中药是不能乱吃的,乱吃的话作用显示不出来,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作用。一般来说,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随着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不规律,很多人的肠胃都会开始出现不适,胃炎等胃方面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所以养胃对于现代人来说,变得特别重要。但是吃的东西,特别是药物,都是要特别注意的,不是什么药都可以吃的,有句词语说的好,对症下药,不能病急乱投医。那么对于中医这一块,什么中药可以养胃呢?
1、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吃什么样的中药或食物对健脾养胃最好呢?
1.山药和猴头菇。山药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健脾止泻、生津润燥。性质温和,营养丰富,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不仅会对胃肠道造成过大的消化压力,还会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猴头菇具有健脾养胃、安神助眠的功效,富含营养元素和多糖活性物质,还具有抗衰老、防癌、强筋骨的功效。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调理身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糯米是很常见的。糯米是非常好的养胃食物。它富含维生素,能暖脾胃。有些脾胃虚弱的人,或者胃口不好的人,都是非常好的食物。对于一些腹胀腹泻的人来说,也可以起到缓解一些症状的作用。同时,山药和莲子也是很好的养胃食材。我们可以把这三种配料混合在一起,用它们煮粥,或者吃一些其他的食物。经常吃这些食物可以保护我们的胃和脾。
3.苹果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水果。许多人不喜欢吃水果,这也导致他们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因此,多吃水果对我们很有帮助。苹果是一种水果,具有健脾益气、益胃的作用。有时候,把苹果煮成粥对我们也有润肺的作用。夏天吃,适当解暑就可以了,又酸又甜。
4.包心菜有健脾养胃、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利、睡眠不佳、关节不适、上火腹痛。胡萝卜性味甘平,丰富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能明目、增强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疾病。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莲子:性平,味微甘。中医认为能补脾胃,止泻养心安神。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胃大多数情况下在于"养".
意见建议:
用饮食疗法或小中药养胃的效果非常好.下面介绍一下:
1.取橘络3克(果皮内层的筋络)、生姜6克,水煎加红糖服用,对受寒胃痛者有一定疗效。
这个偏方中的橘络起到了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而生姜的作用则是能够发表散寒、温中,至于红糖的药效,中医营养学认为,红糖性温,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
2.清晨养胃汤
材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做法:1.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
3.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汤甜味美,养胃健脾,润肺生津。
3.桑椹三明治
材料:切片面包若干(无味或咸味)、桑椹罐头1瓶。
做法:1.将桑椹罐头打开,舀出3~4粒桑椹粒放在面包上。
2.再舀几勺桑椹汁,均匀地浇在面包片上,将面包片对折即可。
功效:不仅养胃,还具有明目、清肝及健脑的作用。
4.早晚养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1.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2.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
3.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