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都的功效和作用如下
没食子的功效和作用有生津止渴、止血凉血等,在治疗咳嗽、便血、痔疮以及湿疹等疾病方面有着比较显著的成效。并且,没食子作为一种中药材,是不能单独使用或者过量使用的,适量食用没食子,能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人体机能素质的作用。
没食子的作用:
1、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肠胃的蠕动,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饮食越来越不规律,也越来越不健康,工作上的压力剧增,并且工作强度也不断的再加大,使得人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运动健身,这也就导致了上班族的身体内堆积了大量的脂肪,这时候,可以通过没食子来使得体内的毒素尽快排解出去,也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
2、可以有效的缓解便秘,对于一些大便困难且大便容易出血的人来说,使用没食子,可以减缓便秘的情况,并且,对于大便时候的出血症状也能起到一定的避免效果。
3、有着止血凉血的效果,没食子对于咽喉肿痛、咳嗽、跌打损失、痔疮出血等也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没食子 (《海药本草》) 【异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茶泽(《方舆志》)
【来源】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
【动物形态】没食子蜂 体小,长约6毫米
色黑
头部有复眼1对;单眼3个
触角1对,正直而细长
翅2对,膜质,透明;前翅无缘纹,翅脉亦少,静止时平迭
足3对,发达
腹部呈球形而侧扁;雌虫的腹下有直沟,中藏产卵器
幼虫形如蛆,体极微小
没食子蜂寄生于没食子树上,当雌虫产卵时,先以产卵器刺伤植物的幼芽,旋即产卵于伤口中,至孵化成幼虫后,能分泌含有酶的液体,使植物细胞中的淀粉迅速转变为糖,而 *** 植物细胞的分生
当幼虫周围细胞中的淀粉粒消失,遂起收缩而形成虫瘿,幼虫成长后,即穿孔飞去
【采集】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
【药材】干燥虫瘿,略呈球形,有短柄;直径1~2.5厘米,外表灰色或灰褐色,有疣状突起
质坚厚,断面不平坦,呈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
常见有幼蜂的尸体
虫已飞出者,则中间有一孔道,与表面的小孔相连,内部并遗有虫壳
无臭,味涩而苦
以个大,体重,色灰者为佳,已穿孔者,品质较次
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化学成分】含没食子鞣质50~70%,没食子酸2~4%及并没食子酸、树脂等
【炮制】洗净,晒干,捣碎
【性味】苦,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无毒
" ②《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 【归经】入肺、脾、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脾、胃
" ③《会约医镜》:"入肺、肾二经
" 【功用主治】固气,涩精,敛肺,止血
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①《药性论》:"治大人小儿大腹冷、滑利不禁
" ②《唐本草》:"主赤白利,肠滑,生肌肉
" ③《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
" ④《开宝本草》:"主小儿疳露,治阴疮,阴汗,温中和气
" ⑤《本草从新》:"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
"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于刀伤出血,慢性皮肤病等症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
" ②《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 【选方】①治小儿洞泄下痢,羸困:没石子(微煨),诃黎勒(煨)用皮半两
为细散
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量儿大小加减
(《普济方》没石子散) ②治小儿肠虚受热.下痢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止,遍数频多:没石子、地榆各五钱,黄柏(锉、蜜炒)二两,黄连(炒、锉)一两五钱,酸石榴皮一两
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
(《局方》没石子丸) ③治血痢,不问远近:没石子一两
细研,以软饭和丸,如小豆大
每服于食前以粥饮下十丸
(《普济方》) ④治产后痢:没石子一个
烧,为末
和酒服方寸匕,冷即酒服,热即饮下
(《子母秘录》) ⑤治痔疾,下血无度,或发或歇:没石子三枚(烧灰),樗根白皮三两(锉、炒微黄),益母草三分,神曲二两(微炒),柏叶一两,桑耳一两
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
(《圣惠方》没石子散) ⑥治阴汗:没石子烧灰,先以微温(汤)浴了,即以帛微裛后,傅灰囊上
(张仲景方) ⑦治小儿一切口疮,止疼痛:没石子三分(微火炙),甘草一分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疮上薄掺,盖令徧
(《圣惠方》) ⑧治牙齿疼痛:没石子不拘多少,捣罗为散
以绵裹一钱,当痛处咬之即定,有涎吐之
(《圣济总录》没石子散) ⑨治鼻面酒皶:南方没石子有孔者,水磨成膏,夜夜涂之
(《世医得效方》) 【名家论述】《本草求真》:"没食子,功专入肾固气,凡梦遗、精滑、阴痿,齿痛,腹冷泄泻,疮口不收,阴汗不止,一切虚火上浮,肾气不固者,取其苦以坚肾,温以暖胃健脾,俾气按纳丹田,不为走泄,则诸病自能克愈矣
至书所云安神定魄,亦是神气既收,不为外浮之意
他如烧黑灰煎汤,以治阴毒,合他药以染须发,为末以擦牙齿,皆是赖其收涩之力,以为保护
"
提醒您:没食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功能主治 涩肠;固精;止咳;止血;敛疮
主久泻久痢;遗精;盗汗;咳嗽;咯血;便血;痔血;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口疮;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外撒或调敷
注意 1.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
2.《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
3.《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各家论述 1.《本草求真》:没食子,功专入肾固气,凡梦遗、精滑、阴痿,齿痛,腹冷泄泻,疮口不收,阴汗不止,一切虚火上浮,肾气不固者,取其苦以坚肾,温以暖胃健脾,俾气按纳丹田,不为走泄,则诸病自能克愈矣
至书所云安神定魄,亦是神气既收,不为外浮之意
他如烧黑灰煎汤,以治阴毒,合他药以染须发,为末以擦牙齿,皆是赖其收涩之力,以为保护
2.《药性论》:治大人小儿大腹冷、滑利不禁
3.《唐本草》:主赤白利,肠滑,生肌肉
4.《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
5.《开宝本草》:主小儿疳?,治阴疮,阴汗,温中和气
6.《本草从新》: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
7.《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于刀伤出血,慢性皮肤病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