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抱儿菜的功效与作用(儿菜和娃娃菜一样吗)

时间: 2023-04-17 21:42:02

抱儿菜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缓解疲劳、降血压

抱儿菜能够缓解疲劳、降血压,其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其中矿物质钾的含量最高,这种物质呆以提高人类肌肉的应激性,它进入人体以后也能转化成能量,可以让人们的疲劳感很快消失。另外抱子芥中的钾还能中和人体骨内的钠,能起到降血压和消除水肿的重要功效。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炒制

将新鲜的抱儿菜冲洗干净,然后改刀切成块放在一旁备用,将辣椒干切成末放在一旁备用,大蒜拍碎切成蒜泥放在一旁备用,锅中倒入食用油,油热之后将切好的蒜泥辣椒干放入到锅中开始翻炒,翻炒出香味辣味之后将切好的抱儿菜块直接放入锅中开大火爆炒,爆炒至抱儿菜慢慢变软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盐继续翻炒,不需要加水,加水的话就叶子就会变软,然后一直翻炒熟为止,加入糖和味精就可以食用了。

炒制

将新鲜的抱儿菜先洗干净,然后把它改刀切成片放在一旁备用,五花肉清洗干净切成块,然后改切成片放在一旁备用,锅中倒入食用油,油热之后将葱姜蒜放入油锅当中先炒出香味,然后将切好的五花肉片放入锅中开始翻炒。炒至七到八成熟的时候,盛在碗里放在一旁备用,锅中继续倒入一些油,油热之后将切好的抱儿菜片放入锅中大火翻炒,炒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盐。当时叶子开始慢慢变软的时候,我们将炒好的五花肉片倒入锅中一起继续翻炒,可以适量的加上一些水加上一些糖,然后盖上锅盖焖煮几分钟,当菜叶和肉完全熟的时候加上一些糖以及味精即可。

水煮

将新鲜的抱儿菜冲洗干净,然后改刀切成条放在一旁备用,锅中准备一锅水,在里面加入适量的盐,水煮开之后将菜放入水中烫,烫熟之后将抱儿菜捞出控水摆盘,另一只碗里加入盐,白糖,味精,酱油,醋,麻油,蚝油调成汁,倒入菜当中搅拌均匀即可。

儿菜和娃娃菜一样吗

儿菜与娃娃菜不同是两种不同的蔬菜。

儿菜也被称为抱子芥,原产地为四川盆地,目前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喜爱,适合生长在喜温凉湿润的环境之中,富含钙、铁、磷、维生素等,是一种具有清热败火、去油腻功效的保健蔬菜。

娃娃菜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其适宜生长在温度5~25℃的环境之中,低于5℃则易受冻害,株型较小,适于密植,包球速度快。娃娃菜富含维生素和硒,且叶绿素含量较高,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

娃娃菜

儿菜

儿菜的营养价值

儿菜又叫“超生菜”,学名“抱子芥”,芥菜的一种。粗大的根部上,环绕相抱着一个个翠绿的芽包,如同无数孩子把当娘的围在中间。一母多子,这也是它叫“儿菜”的来由。   儿菜具有芥菜的清香,但口感却要好很多,甘甜而不带苦味,嚼在嘴里,肉脆少筋,不带残渣。色彩也漂亮,外叶碧绿,内心洁白,切成薄片,绿白相间,如果炒菜的时候,用些红辣椒做点缀,煞是喜人。   吃儿菜喜欢淡煮,直接放清水里煮,原汁原味,味道清甜。如果蘸辣椒水吃,那就是下饭的好菜。做辣椒蘸水比较麻烦,辣椒面要先在铁锅里炒煳,装碗里倒些酱油,然后撒点葱花、放点盐。这样吃,最去油腻。   儿菜炒回锅肉也不错。回锅肉切成薄片,先在油锅里炒炒,再放些豆豉。豆豉炒出香味,回锅肉也煸出了油。锅里的油倒掉一些,再放进切成片的儿菜,大火一起翻炒。如果能吃辣,再放两勺湖南的剁椒炒匀。锅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油光红亮,出锅的时候淋点酱油。盐可放可不放,以自己的口感为准。   儿菜腌泡菜,那才叫美味。酸酸的、脆脆的,吃鸡蛋炒饭时,来上几片,那真是开胃。   是一种生长非常奇特的蔬菜,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从叶腋处长出的芽不断膨大,以至以膨大的芽块代替,每个芽块100-200克,每株生有芽块菜15-20个,呈宝塔形,非常美观,儿菜营养丰富,品质细嫩,味道鲜美,吃法多样,炒、烩、炸、涮、凉拌、作汤、腌泡均可,是宴宾席上的美味佳肴。 中药材 儿茶
拉丁文 Catechu 异名 品种考证 药用 形态
拉丁文 Catechu
异名
  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儿茶(《杂病源流犀烛》),粉儿茶(《中国药学大辞典》),西谢(《中药 形性经验鉴别法》),儿茶膏(《中药大辞典》),黑儿茶(《浙江药用植物志》)。
品种考证
  孩儿茶始载于《饮膳正要》,《纲目》收载于土部,名乌爹泥。时珍曰:“乌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罗、老挝诸国,今云南等地造之。云是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所云孩儿茶的产地与现今药用的孩儿茶相符,至于所载儿茶的原料与加工方法属传说之误。
药用
  本品为豆科植物儿茶 Acacia catechu (L.) Willd. [Mimosa catechu L. f.] 的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
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6~13m。树皮棕色,常成条状薄片开裂,但不脱落;小枝被短柔毛。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6~12cm;托叶下常有一对扁平、棕色的钩状刺或无;总叶柄近基部及叶轴顶部数对羽片间有腺体;叶轴被长柔毛;羽片10~30对;小叶20~50对,线形,长2~8mm,宽1~1.5mm,叶缘被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萼成筒状,上部5裂,有疏毛;花瓣5,黄色或白色,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为萼长的2~3倍,被疏毛;雄蕊多数,花丝分离,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花柱细长。荚果带状,长5~12cm,宽1~1.8cm,棕色,有光泽,开裂,柄长3~7mm,先端有喙尖,紫褐色。种子3~10颗。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 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其中除云南(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有野生外,余均为引种。   产地 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销全国各地。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打碎或研成细粉。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化学成分 主含芦荟甙(barbaloin)、异芦荟甙(isobarbaloin)、β-芦荟甙(β-barba1oin)及树脂等。药理作用 1 保肝、利胆作用 本品所含d-儿茶精及表儿茶精均有明显保肝作用。儿茶精50mg/kg灌服对四氮化碳所致肝损伤保护作用,可使丙氨酸转氨酵(ALT)明显降低,倒置的清蛋门/球蛋白(A/G)逆转、增加谷胱甘硫硫转移酶(GST)活性而增进肝解毒功能。儿茶精并能拮抗蝇覃碱、鬼笔碱及醋氨酞所故肝损伤,对于高肌氨酸硫醚S和丙二酸所致大鼠肝脂肪生及低蛋凶高脂饮食所致大鼠肝脂肪变d-儿茶精50mg/kg皮下注射也均有明现保护效果,而尿嘧啶-6-羧酸或乙醇所致之肝脂肪变d儿茶精灌服也有显著防止之,儿茶精的保护作用与其促进肝内ATP合成、溶媒体膜稳定、自由基清除、抗氧化作用以及可能的抗内毒素、抗脂肪浸润等有关,而表儿茶精的保肝作用也与其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有关。 2 对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无抗原存在时d—儿茶精不影响白细胞游走,但体外试验仰制对纯化的蛋白衍生物〔PPD))抗原敏感的患者其对白细胞的游走,而对曾感染乙肝并对乙肝表抗原敏感者其对白细胞游定的抑制作用更强,表明其能放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将促进乙肝抗原的清除。儿茶精还可使慢性肝炎患者降低了的淋巴细胞数恢复正常,促进对旧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的慢活肝患者淋巴细胞在PPD诱导下的转化。对于正常人外周血Ts细胞,儿茶精能激活之,并抑制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母细胞转化,但对慢活肝患者儿茶精侧显著抑制Ts功能,抑制Ig的生成。 3 抗病原微少物作用 体外抑制试验夫明,儿茶的最低抑制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81mg/kg,白色葡萄球菌为5.63mg/m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5.63mg/m1,白色念球菌为5.63mg/kg,还曾报化儿茶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的抑制作用。 5%的儿茶混总液对68株痢疾杆菌的约敏试验中对福氏和鲍氏痢疾杆菌的敏感率为100%, 此外对病每及某些真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4 抑制肠道运动及抗腹泻作用 儿茶水液灌服,可仰制空服家兔十二指肠及小肠起动,促进盲肠蠕动,但对结肠无明处影响,儿茶精近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叫明炎物质产生而致便秘。 5 降血糖作用 印度民间用儿茶治疗糖尿病,本品所含表儿茶将能使ATP、温度和浓度依赖地促进大鼠胰岛家分泌,30mg/kg, 每日2次,,共注射4d,可使大鼠胰岛素含量增加30%,表儿茶精还可促进胰岛中DNA的合成。儿茶精对家兔也有降血压作用。 6 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儿茶精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ADP,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儿茶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儿茶精还显著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可降低血栓素A2,(TXA2)含量而对6-Keto-PGF1无明显影响。女儿荼精可延缓羊毛脂所致血清胆固醇升高,另从儿茶中还分得2种异构体具有降胆固醇活性。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血管收缩,对离体心脏则先抑制后兴奋。儿荼静注可使豚鼠骨胳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对酪氨酸酶活性d-儿茶精可增强之,而对酪氨酸脱氢酶活性则抑制之,从而可降低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此可能与降压作用有关。 d—儿茶精可抑制多种组织如大鼠的脑、肝、肾、心和猪的主动脉等对氧的摄取,对心脏力明显。 7 其他作用 皮下埋入儿茶30mg可显著延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明显减小扭体次数,皮下埋入儿奈5h局部无明显刺激反应,表明儿荼有一定镇痛作用。于体外儿荼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儿茶精有抗放射、升高白细胞和抗肿瘤作用,并因能抑制瘤细胞与纤维蛋白粘连而阻止瘤细胞扩散。儿茶糅酸对维生素缺乏的豚鼠可促进维生素吸收,并能抑制实验性大鼠膀肮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其能降低尿液的pH有关。 8 体内过程 d—儿茶精口服,吸收率在70%以上,于l-3h达峰浓度。口服0.5g、1.0g和2,0g血清浓度随剂量大小而高低,但相对生物利用度大致相似,无胃肠道饱和吸收及剂量依赖性首过效应。原化合物的表现消除半衰朋为1~1.5h,以原形从尿排出者约占0.5%,约8h可排泄完毕。 9 毒性 儿茶糅酸小鼠静注200~300mg/kgg可致死亡。以含儿茶糅酸3%~5%的饲料喂大鼠l月不引起动物死亡。儿茶精灌服对小鼠的LD50为1.37g/kg。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归心、肺、脾经。功效 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应用与配伍   用于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孩儿茶味涩,能收湿敛疮,生肌长肉。治痈疽溃烂久不敛,配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药为末掺,或与猪油、黄蜡调膏贴,如《外科大成》之腐尽生肌散;治湿疮流水,配以轻粉、龙骨、炉甘石,加强收湿疗疮止痒作用;牙疳、口疮,均可与硼砂研末掺;用于下疳阴疮,配珍珠、冰片同用;治妇女白带过多,阴部湿痒,配蛇床子煎汤坐浴,或配苦参、黄柏、枯矾等研末外用。 用于多种出血证。孩儿茶能止血定痛,故尤宜治外伤出血,可与龙骨、血竭、白及等研末外敷。治咯血,消化道出血,便血,尿血,血痢,血崩等,均可单味内服;或配枯矾研末吞服,治肺结核咯血;或配大黄、乌贼骨、虎杖煎服,治消化道出血;或单味研末搐鼻,治鼻衄。 用于痰热咳嗽。孩儿茶味苦性凉,有清化痰热之功。治肺热喘咳,可配细辛、猪胆汁为丸服;或与黄芩、桑白皮、瓜蒌等清热化痰药同用。 用法用量 0.90 - 3.00 g   附方 1.治牙疳,口疮 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纲目》) 2.治走马牙疳 孩儿茶、雄黄、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纲目》引《积德堂经验方》) 3.治鼻渊流水 孩儿茶末吹之。(《纲目》引《本草权度》) 4.治下疳阴疮 孩儿茶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为末敷。(《纲目》引《纂要奇方》) 5.治痔疮 轻粉、冰片、孩儿茶各等量,以10倍量之香油调配成乳剂,装瓶备用。用时以脱脂棉棒浸沾药物,置肛管内 6.治疗皮肤湿疹、溃疡,分泌物多 儿茶9g,轻粉6g,冰片0.9g,龙骨9g。研末水调外敷。(《中药临床应用》儿轻散) 7.治肺结核咯血 儿茶30g,明矾24g,共研细末,每次0.1~0.2g,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大咯血者不宜采用),每次服0.2~0.3g.每4h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8.治外伤出血,止血 煅龙骨、象皮、陈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儿茶、白及末等份。共为细末,研至无声,撒于疮口。(《实用正骨学》) 9 用于鼻衄和痔疮出血 儿茶末外敷,或用儿茶7.5g研末,桂皮 1.5g研末,沸水250ml,浸30min滤净后外洗痔疮,或用棉花浸药水作鼻孔压迫止血。(《中药临床应用》) 10.治宫外孕,剖腹产,各类息肉,结石,包块,尿血,便血以及手术后粘连等 孩儿茶15g,方苏木15g,鸡血藤15g,紫丹参30g 水煎内服。如有外伤,久不愈合,加花蕊石30g,稻草灰15g,梅花片3g,研细末调香油(或某油)擦患处。 11.治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之出血除外) 儿茶、白及、阿胶、云南白药各等量,研成细粉。每日服药2~3次,每次3g,白水冲服 12.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儿茶500g,川楝子250g,黄芪800g,五倍子250g,白及500g,海螵蛸500g,木香250g,砂仁250g。片为细末,每服10~15g,每日2~3次,1个月为1疗程13.治鼻窦炎 辛夷12g,儿茶6g,乳香6g,冰片1.5g,甘油适量。将四药研细过筛,混合均匀,取甘油适量调成糊状,用棉片吸附药液至饱和状态。于患侧中鼻道和下鼻道各放置复方辛夷油棉片1块,令病人低头,行体位引流15~20min。【《新医药学杂志》1976,(2):40 复方辛夷油】 14.治咳嗽 儿茶60g,细辛12g,猪胆1个。前二味药共研末,取胆汁炼熟,三味药共为丸,每丸重3g。每日4次,每次1丸,空腹含化。

孩儿菜的做法

儿菜的做法大全如下:
凉拌儿菜准备食材如下:儿菜1个,食盐1小勺,鸡精小半勺,芝麻油1小勺。具体做法如下:(1)先把儿菜切去老的部分,再掰开洗净,切成片状备用,盆中放入盐加入适量的清水。(2)把盐打至融化,再把切好的菜片放入盐水中浸泡12个小时以上(去菜的生味儿),最后把浸泡的儿菜沥干水份加入少许鸡精和芝麻油调匀装盘即可!
蘸水儿菜准备食材如下:儿菜500克,食盐3克,酱油5克,红尖椒3个具体做法如下:(1)儿菜洗净对半切开,我买的儿菜有点大,我切了4半,锅内放水烧开,水内放少许盐;(2)把儿菜焯一下,多一点时间,让基本熟了,捞出用凉开水过一下,控干水分摆盘,小干红辣椒切碎放入小碗中,倒入海鲜酱油即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