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胃下垂按摩怎么治疗

时间: 2023-06-03 01:57:04

胃下垂按摩怎么治疗

胃下垂是一种由于长期生活、饮食习惯不当引起的,这种疾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及早治疗,并且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治疗胃下垂。穴位按摩就可以有效治疗胃下垂症状,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可以治疗胃下垂的按摩方法吧。

1、揉檀中

用中指指端按揉两乳头之间的檀中穴2分钟。

主治疾病:胸闷,咳喘、吐逆,心悸、头晕、气短,心胸痛,噎嗝,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等。

2、揉中脘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2分钟。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3、揉鸠尾穴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剑突下脐上7寸的鸠尾穴2分钟。

主治疾病:胸痛,呃逆,腹胀,癫狂痫。

4、揉天枢

用掌根或大鱼际按揉脐旁2寸的天枢穴2分钟。

主治疾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5、揉气海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脐下1.5寸的气海穴2分钟。

主治疾病: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虚脱,形体羸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6、摩腹

用手掌摩腹2-3分钟,以温热为度。

注意事项:摩腹不要过于用力按压腹部,力度要适中,速度要均匀,可以先顺时针摩腹,再逆时针摩腹。

7、托胃

四肢并拢贴于腹部,根据胃下垂的程度自下而上边颤边托3分钟,同时随呼吸时腹部上下起伏而用力。

8、揉脾俞穴

用拇指或一手指指端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1-2分钟。

主治疾病: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

9、按揉胃俞穴

用拇指或一手指指端按揉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胃俞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

10、揉关元俞穴

用拇指或一手指指腹按揉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关元俞穴。

主治疾病:腹胀,肠鸣,泻泄,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腰痛。

11、插膈关

四肢并拢,指尖由肩胛骨内下元的膈关穴向斜上方插入肩胛骨与肋骨之间,持续1-2分钟。感到胃上提之意,缓慢收回,操作2-3词。

主治疾病: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

12、揉足三里

用拇指指端按揉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2-3分钟。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13、揉内关穴

用拇指指端按揉腕横纹上2寸的内关穴1-2分钟。

主治疾病: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14、气血虚者加按以下穴位

(1)揉关元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脐下3寸的关元穴2分钟。

主治疾病:小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2)推擦膀胱经

用拇指指腹夫妇按揉脾俞穴、胃俞穴,再上下推擦4-5次。

主治疾病:恶寒,发热,鼻塞,鼻衄,头痛,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15、肝气犯胃者加按以下穴位

(1)揉肝俞穴

用拇指或一手指指腹按揉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肝俞穴1-2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降火,止痉,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

,行气止痛等功效。散发肝脏之热。

(2)擦胁肋部

两手掌紧贴两胁肋间隙处,沿胁肋方向往返推擦2分钟。

16、中气下陷者加按以下穴位

(1)点百会

用拇指或中指指点按头顶郑重的百会穴1分钟。

主治疾病: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2)揉合谷穴

用拇指指端按揉第1、2掌故之间的合谷穴1-2分钟。

主治疾病: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痛经、闭经、滞产;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

(3)推承山

用拇指指腹推擦腓肠肌腹下陷中伸足时出现“人”字纹处的承山穴1-2分钟。

主治疾病: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2:便秘、脱肛、痔疮等。

怎样按摩足部胃的反射区治胃下垂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胃膈韧带及肝胃韧带松弛无力、腹壁张力降低、腹压下降等等因素导致,中医辩证则认为属中气下陷,脾胃虚弱,而以升阳举陷、补中益气论治,这是中医药及针灸治疗本病的基本方义。
所以,单纯以按摩足底胃反射区的方法来治胃下垂,应该不会有满意的效果。
建议可以将足底按摩发做为辅助手段,对康复或会有积极意义

怎么治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人体处于站立位时,胃小弯低于髂前上棘连线,多由于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所致,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消化不良等。胃下垂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药物治疗,如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可参照慢性胃炎的治疗,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健胃消食片等口服。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予多潘立酮或胃复安,合并便秘,首选莫沙必利。2、其他治疗:必要时可放置胃托,同时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耳针法、艾灸及气功疗法。胃下垂患者在选择吃的食物时,最好选择比较松软和好消化的食物。如面条、松软的面包和馒头等。因为过硬的食物会给患者本来就错位下垂的胃带来更大的磨损和伤害。不利于病情康复。在吃完东西以后,切忌不要马上做奔跑、跳跃等剧烈运动。也不要马上上床睡觉。这都会给胃下垂的发生和加重带来隐患。
胃下垂的治疗是多方面的。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位置下降,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水平连线以下。本病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松弛,或者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治疗:①积极治疗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纠正不良的习惯性体位,加强体质锻炼和腹肌锻炼,增加腹肌力量。②饮食要少吃多惨,避免吃刺激性及不易消化性食物,不暴饮暴食及偏嗜,食后可作短时间的平卧休息,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劳逸适度。③放置胃托为防止后天性胃下垂,对经产妇及腹压改变者有效。④对症治疗:可服用助消化药,增加营养,对腹胀者少用促进蠕动排空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便秘者可给与缓泻剂。⑤其他治疗:针灸、按摩、埋线等。⑥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