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病,生活中很多人会患胃下垂,一般胃下垂主要是平时没有注意的一些坏习惯导致的,比如吃饭之后运动容易导致胃下垂,还有就是吃饭吃得太快也可能导致。那么,胃下垂怎么按摩缓解?胃下垂有哪些按摩方法?
1、胃下垂按摩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百会穴
将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升阳举陷。
3、掌揉中脘穴
将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止吐。
4、团摩上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2、胃下垂症状
1.腹胀及上腹不适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胃胀腹胀属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反应。大多是由于胃肠蠕动较慢,菌群失调,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或者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痉挛等造成的,可能是饮食不当,体内吸入过多冷气,摄入过多产气食物,腹部着凉引起的。建议服用吗丁啉或者健胃消食片缓解症状,如果伴有疼痛或者症状持续时间太长,立即去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或者腹部彩超检查。
胃下垂是慢性疾病,一般胃下垂的患者生活质量很差,精神压力比较大,进食之后长期的腹胀,严重的会恶心、呕吐,进食量明显减少。治疗上最重要的治疗就是一般治疗,胃下垂的患者一定要少量多餐,餐后卧床休息,可以顺时针按摩腹部,要加强营养,每天保证1-2个鸡蛋。牛奶是不建议喝的,因为在胃内存的时间比较长,影响胃的排空,加重腹胀的症状。要减轻思想压力,放松心情。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吗丁啉、莫沙必利都可以应用。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也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的中药,比如人参归脾丸或者摩罗丹。
胃下垂是指人体处于站立位时,胃小弯低于髂前上棘连线,多由于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所致,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消化不良等。胃下垂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药物治疗,如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可参照慢性胃炎的治疗,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健胃消食片等口服。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予多潘立酮或胃复安,合并便秘,首选莫沙必利。2、其他治疗:必要时可放置胃托,同时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耳针法、艾灸及气功疗法。胃下垂患者在选择吃的食物时,最好选择比较松软和好消化的食物。如面条、松软的面包和馒头等。因为过硬的食物会给患者本来就错位下垂的胃带来更大的磨损和伤害。不利于病情康复。在吃完东西以后,切忌不要马上做奔跑、跳跃等剧烈运动。也不要马上上床睡觉。这都会给胃下垂的发生和加重带来隐患。
胃下垂的治疗是多方面的。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位置下降,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水平连线以下。本病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松弛,或者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治疗:①积极治疗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纠正不良的习惯性体位,加强体质锻炼和腹肌锻炼,增加腹肌力量。②饮食要少吃多惨,避免吃刺激性及不易消化性食物,不暴饮暴食及偏嗜,食后可作短时间的平卧休息,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劳逸适度。③放置胃托为防止后天性胃下垂,对经产妇及腹压改变者有效。④对症治疗:可服用助消化药,增加营养,对腹胀者少用促进蠕动排空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便秘者可给与缓泻剂。⑤其他治疗:针灸、按摩、埋线等。⑥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胃膈韧带及肝胃韧带松弛无力、腹壁张力降低、腹压下降等等因素导致,中医辩证则认为属中气下陷,脾胃虚弱,而以升阳举陷、补中益气论治,这是中医药及针灸治疗本病的基本方义。
所以,单纯以按摩足底胃反射区的方法来治胃下垂,应该不会有满意的效果。
建议可以将足底按摩发做为辅助手段,对康复或会有积极意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