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服中药的最佳时间饭前饭后时辰讲究大

时间: 2023-01-06 09:51:00

服中药的最佳时间饭前饭后时辰讲究大

我们许多人对于服药的时间不太在意,其实中药的疗效除了是否对症、药物煎煮方法是否得当之外,各类中药的服用时间对药效也有影响,服中药的最佳时间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调治的病症不同,服药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特殊药物,医生常常会做特别的交待。

服中药看“时辰”,不同的病症不同的中药服食时间

如何掌握各种具体方药的服用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药物性质、不同病情和人体饮食起居规律等具体决定,最终达到适时服药,维持合适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

1、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从而较多地被吸收。

另外,化痰止咳类药物如半夏、天南星、贝母、桑白皮等,中成药如川贝枇杷膏、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散等,均宜在饭前服用,祛痰镇咳作用明显。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生脉散、左归丸等补益药宜在饭前服用,利于吸收而充分发挥其补益作用。

2、饭后服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毒副作用。

干姜、川椒、旋复花、乳香等辛辣刺激的药物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如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柏等清热泄火药,这些药物药性偏于寒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可造成腹胀、不思饮食、腹泻等不良反应。

饭后服用可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清热泄火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黄连上清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此外,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中草药,羚翘解毒丸、荆防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银柴颗粒、板蓝根冲剂等解表类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3、睡前服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化积滞、润肠作用的药物,适合睡前服用,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枣仁安神胶囊、甜梦口服液、归脾丸、枣仁胶囊、天王补心丹等安神药睡前服用,有利于迅速入睡。润肠药物如麻仁、郁李仁、蜂蜜、核桃仁、柏子仁、麻仁润肠丸等,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肠胃积滞,使排便更加轻松。

4、晨起空腹服

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5、隔夜服

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结语:服中药看“时辰”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中药服食时间,大家根据以上的内容选用适合自己服中药的最佳时间。

中药时间诀:啥时吃药大有讲究,时辰不对身体受罪

喝茶都很讲究时间,何况是药。药有寒、凉、温、热,吃药对时间有特殊要求,就像棉衣冬天穿,衬衣夏天穿一样,如果冬天穿衬衣、夏天穿棉衣,那会是什么效果!同样的道理,吃药的时间不对,不但药效会大打折扣,弄不好还好吃出问题来,对身体不利。
《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所以说,“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药在不同的时间会吃出不同的效果,在正确的时间里服药和服正确的药同样重要,特么不能马虎。

一、服药的时间

1 、空腹服法
饭前也可能是空腹,空腹服法与饭前服法容易混淆,空腹是指早晨起来没吃东西之前的时间,这是空腹与饭前的根本区别。

“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一些驱虫药、泻药、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特别是治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的药,适合空腹服用,使得药物迅速进入肠道。有两类药通常要求空腹服用:治疗胃溃疡以及胃粘膜糜烂的中药;泻下的药物(如治疗便秘的大黄等)。

2 、饭前服法

饭前30~60分钟服药,叫饭前服法。一些治肝、腰、胃部以下疾病的药,如肝肾虚损、肠道疾病、胃病等,宜饭前服用,药性容易下达,能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

3 、饭后服法

饭后服法一般在饭后30分钟服药。身体上部的疾病,如治疗咽喉疾病以及头晕脑胀、治疗心肺疾病等方面的中药,宜采取饭后服法。还有,有些中药疗程很长,长期服用的中药,也最好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4 、睡前服法

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安神药和治遗尿症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就是在睡前,还有镇静安眠药、滋养阴血药、滋阴进补药、补心脾的药,最好在睡前喝。

5 、顿服服法

顿服指在病情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服药。病情比较急、重的患者,如一般的小儿急症、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急症等,需要急病急治,不可拘时间,宜采用顿服服法。

二、服药的温度

1 、温服

不冷不热时服用。大多数中药汤剂,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到大约三十摄氏度到三十七摄氏度的时候再喝。对于丸、散等固体之类的中成药,除特别规定外,那么就应该用温开水来送服。特别是一些身体虚弱、平素脾胃虚寒的人,吃药更应该温服。

2 、热服

温度较高,但又不烫嘴,叫热服。具有发散风寒效果的中药,伤风感冒的药,祛寒通血脉的药,一般采用热服。治寒症用热药,宜于热服,不但要热服,并且最好在服药后,喝些热水、吃些热稀饭,以助药力。

3 、冷服

将药放凉、冷却后服用。一般的止吐药、解毒药、清热药,特别是在夏天的解暑药,均应冷服。用于治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的寒凉药,更需要用冷服。

三、服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影响疗效。忌糖、忌萝卜、忌生冷食物、忌辛辣食物等。

2、吃药一定要喝水,这个很重要。因为缺水,一些中药会刺激食管引起表面溃疡,有些药缺水还会损伤肝肾,吃药喝水是常道。

3、情绪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服药期间特别注意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因为情绪刺激有碍于机体的运化及调整,影响药效。

4、避免中药和西药的冲撞,服用中药与西药间隔1~2小时为好,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在中医里面,喝中药是很讲究的,如果喝法或时间不对,都不能把中药的最大效果发挥出来,严重的话还会可能加重病情。为此,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喝中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为在中医里面,中药养生一直是大家热衷的一种养生方式。中药苦口良药,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果能把握好喝中药时间就能更好的发挥中药的药效。那你知道喝中药的最佳时间吗?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这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喝中药期间的禁忌

喝中药期间的禁忌是什么?喝中药虽然对治疗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喝中药期间,也有很多禁忌的,比如不能跟哪些食物一起吃,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那喝中药期间的禁忌有哪些呢?

1、在服药时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或加重病情。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2、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其他饮料如咖啡不宜喝;应以喝白开水为主。

3、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其他诸如水肿病人少食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

4、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羊、猪头肉、鱼、虾、蟹等。因为哮喘发作期间,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会成为加重病情的“发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无论服用什么药物,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

5、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药物取得疗效的关键。许多人认为中药药性缓慢,加大剂量就能见效快。其实,药物随着剂量的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有些人经常嚼食人参,或用来炖肉、煲汤,以达到保健作用,殊不知,人参吃多了可产生头痛、失眠、心悸、烦躁、便秘、血压升高等毒性反应。

6、服药。煎好的汤剂宜饭前1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服药方法:一般每剂分2~3次服,1日1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1日连服2剂,以增强疗效。

7、药引子。中药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使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引子。药引子多是药食两用之品,如生姜、葱白、酒、醋等,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方剂中都要用药引子,应根据病情,由医生来决定。

喝调经中药的最佳时间

喝调经中药的最佳时间?很多女性都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那该怎么办才好?然而大多数人是有月经业潮或已经干净以后才能找医生诊治,因而调经药的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一般情况下,调经药可以按下列规律服用。那喝调经中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1、月经经期先后不定、月经延期、经量少或多,或经前乳房胀,头痛失眠、发热、腹痛等,应在月经来潮前5-7天服药。

2、月经来潮后,经量少、全身酸痛、头晕目眩等,应该在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服药治疗。

3、经期提前、经量多、天数不定的应在行经28天后开始服调经药。

4、无排卵的单相基础体温曲线者,应当在整个月经周期服药;基础体温曲线提高、排卵前期延长的,在月经干净后服药,量宜大一些;基础体温曲线提高、黄体萎缩不全的,在排卵后和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治疗。

以上的这些喝调经中药的最佳时间,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可能会不同,具体在实施治疗应当听从妇产科的医生指导。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