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给病人开中药方的时候,常常是将几种作用相同或不同的中药开在同一处方,这就是中药的配伍使用。为什么要配伍使用呢?下面中药大全小编和大家来看看什么是中药配伍。
因为我们所患的各种疾病都是由多种病邪及病因所致,根据疾病的病因、症状及表现的多样化,单用一种中药不可能达到全面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必须根据疾病的病因,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此外,各种中药都有各种中药的性味和归经,它们的药效、作用也不相一致。有的药物能补气,有的药物能活血,有的药物能理气,有的药物能解表,还有的药物能散寒等。而且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
中药的配伍关系比较复杂,中医上将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这七种配伍关系分别为:单行(只用一味药)、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相使(性能功效不同但治疗目的一致,一种为主药,加另一种为辅药)、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与相畏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恶(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各种各样的药物正是在这七种配伍关系中变幻着神奇的医疗功效。
两味以上的药物合用,叫做配伍。中药多配伍成方剂,应用于临床。配伍之目的,是使药物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制止其不良作用,而对较复杂的证候,可以全面照顾。
有些性能相类的药物,合用后互相助长疗效,称“相须”,如黄柏与知母。两种以上功用不同的药物合用后,能使疗效更好的,称“相使”,如款冬花和杏仁。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而足以减低或消除它的毒性或烈性的,称“相畏”,如半夏畏生姜。一种药物能牵制另一种药物的疗效,称“相恶”,如生姜恶黄芩。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称“相杀”,如绿豆杀巴豆毒。两种药物合用,可发生剧烈的副作用,称“相反”,如乌头反半夏。相恶、相反即属于配伍禁忌。但近来有人报告适当运用相恶相反药物的配合,可变“禁忌”为“相激”,从而对某些疑难杂症取得意外效果,但尚待进一步研究。
药物虽以配伍应用为多,但也有少数是独用的,称“单行”,如独参汤、甘草汤等。
同一动物同时或短期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称为配伍用药或合并用药。目的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了治疗不同的症状或合并症。配伍用药后,药物作用增强者为协同作用;配伍用药后,药物作用减弱者为颉颃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