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而且越吃越瘦,是不是很羡慕呢?千万别羡慕这样的人,因为这其实是身体不健康的征兆,而并非所谓的天生丽质。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身体消瘦,如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肝炎等,此外,久病体虚,营养不良也会引起消瘦。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因为体质和遗传因素的关系,所以即使很瘦也没有任何的疾病,而且平日能正常工作,身体一般无不适表现。如父母属消瘦体型,子女也大都消瘦;骨骼骼细长者也会比较。但大多数消瘦的情况都是不正常的,比如说有些比较消瘦的朋友,虽然并没有检查出什么疾病,但常常会有乏力、头晕、睡眠不好等症状,这些人也许和体质、遗传因素有关,但也可能是外因工作压力大。
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消瘦的话,小编建议服用人参。长期服用人参的话有望改变消瘦体质,人参是比较昂贵,但却是一味良药,所以有条件就尽可能利用吧。人参是滋补药品,有使人发胖的作用,但服用人参也要分情况,虚寒体质的人建议服用红参,阴虚内热体质之人建议西洋参或者生晒参。
若是疾病引起的身体消瘦情况的话,那么我们应首先及时治疗疾病,一般在疾病治愈后,体重就会恢复正常水平的。久病体虚的人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营养不良,所以在病愈后加强营养的补给,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此外还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尽快使体重恢复正常。
以上就是关于身体瘦弱的相关信息介绍。身体瘦弱一般分几种情况,有的是遗传性的瘦弱,有的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消瘦,而有的则是因为疾病。所以每种瘦弱体质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因此身体瘦弱而想要增肥的朋友,建议先了解清楚自己的瘦弱根源再对症治疗吧!
偏瘦的坏处:
1、流产危险增加72%
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药学院研究发现,怀孕前太瘦的女性,怀孕头3个月发生流产的危险会增加72%。太瘦女性孕期也容易出现严重的反胃。
2、自杀危险增加12%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项涉及100万瑞典男性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男性相比,太瘦男人自杀危险增加12%。主要原因是瘦男人大脑中使人产生欣快感的化学物质水平更低。
3、男性不育危险增加
英国阿伯丁大学一项涉及5316名男性的研究发现,男人太瘦会导致精子质量差,进而影响生育力。
4、车祸伤亡几率更大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刊登一项涉及2.2万名司机的调查发现,一旦发生车祸,瘦司机比体重正常的司机死亡危险更大。
5、更容易发生骨折
《内科学文献》杂志刊登一项涉及3683名女性的新研究发现,女性越瘦,其骨密度就越低,中年更易骨折。过瘦女性应适当增加体重,多进行跑步、跳绳和举重等运动。
6、关节炎和心脏病危险增加3倍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对数百名患者42年病历数据的研究发现,体重过轻的关节炎患者在中年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体重正常者高3倍。
7、老年肺病危险增加
《性别医学》杂志刊登一项为期20年的研究发现,太瘦的老年妇女更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等慢性肺病。
扩展资料
控制体重的要素
1、控制体重的黄金原则是保持一定的能量负平衡。
如每天摄入的能量超过支出的能量,这是能量正平衡,多余的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每天支出的能量超过摄入的能量,这是能量负平衡,不足的能量消耗,通过燃烧体内储备的脂肪来平衡,体重减轻。
2、控制体重的最佳方法:有氧运动结合科学的食物选择。
运动要以长时间有氧运动为主,注意强度不要太高,因为脂肪燃烧的最佳条件的中低强度运动,时间一定要超过30分钟,最好1小时以上,因为体内脂肪燃烧要在运动30分钟后才达到最大。
3、食物中只有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
因此,要合理选择食物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物中的能量。其中,蛋白质保证每天有一杯奶、一个鸡蛋和1-2量动物肌肉;米饭或面等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保证每餐1-2小碗米饭;脂肪摄入达到20克就能满足健康需求。
参考资料人民网-瘦≠好身材太瘦当心这7大致命危害
参考资料人民网-太瘦者中年更易骨折科学增肥做到这几点
参考资料人民网-身体过瘦容易导致多种疾病要警惕突然消瘦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人消瘦总有病根。找病因,除病根,是“瘦子”变胖的主要方法。据保健专家分析,消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各种慢性病及器质性病变例如腹泻、消化性溃疡、结核、肿瘤、贫血寄生虫病等。·遗传和内分泌因素在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下,某些家庭成员都比较瘦,但是没有器质性疾患,属于无力型体型。其特点是:身体瘦高,颈细长,垂肩、胸廓扁平,胸骨剑突下角小于90度,精力也很充沛,完全能胜任学习或工作,但易患各种慢性病。·精神因素由于情绪因素,精神焦虑,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身体消耗多于摄入。·饮食饮食不调,缺乏体育锻炼。缺乏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成分。◇瘦人如何练壮据冬林健康城的几位教练介绍,瘦人在进行健美锻炼时,首先要弄清自己属于哪种消瘦。因为消瘦有单纯性消瘦和继发性消瘦之分。单纯性消瘦没有明确的内分泌疾病,继发性消瘦是由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属继发性消瘦,则请病愈后再进行健美锻炼。若属单纯性消瘦,那么进行健美锻炼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注意安全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打好基础消瘦者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有重点和针对性消瘦者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少练其它项目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此外,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合理的膳食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人才能变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蛋、禽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消瘦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丰腴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1、消化系统疾病
(1)口腔及咽部疾病:核黄素所致的口腔溃疡,烟酰胺缺乏所致的舌炎,齿槽脓肿,牙痛,下颌骨骨髓炎,咽喉、食管的肿瘤或结核等疾病常引起进食或吞咽困难,致摄食过少,呈氮负平衡而致体重下降。
(2)慢性胃肠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肠道痉挛或梗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胃肠病,或因其他疾病如妊娠中毒、尿毒症等引起的严重的呕吐、腹泻,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少,以及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短期内可出现消瘦。
(3)慢性肝脏疾病: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时,由于肝功能减退,肝脏合成与贮存糖原的功能减退,蛋白质合成也减少,病人胃肠道充血也影响食欲,及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往往出现消瘦。
(4)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可引起上腹部痛、恶心、呕吐与严重胰源性腹泻,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体重显著下降,严重者呈胰性恶病质。
2、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希恩综合征等。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产生消瘦最常见的分泌疾病之一。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分解代谢过于旺盛,食欲虽亢进,但体内养分消耗太多,因而引起体重明显下降。临床上没有明显原因的消瘦病人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因少数病例可无甲状腺肿大(或有异位甲状腺)和心率增快等现象。
(2)糖尿病:糖尿病人可因大量糖从尿中排出,脂肪、蛋白质分解代偿性增加,消耗过多而逐渐消瘦。
(3)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消瘦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慢性脱水、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等是导致体重下降的因素,消瘦程度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原来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对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而伴有消瘦的病人,应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可能性。
3、慢性消耗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慢性化脓性感染、血吸虫病、寄生虫病、艾滋病等。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患者常有食欲缺乏的表现,尤其是因焦虑和治疗反应等;肿瘤的迅速生长消耗能量;恶性肿瘤可能产生一种代谢毒素,使患者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增加,使氨基酸和乳酸盐向糖原异生增加,ATP的无效消耗增多;肿瘤继发感染、出血、渗出等使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更加消瘦。
4、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等。
5、精神心理疾病
神经性厌食、抑郁症等。
6、其他
久服泻剂或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如红霉素、阿司匹林等。
常见疾病
口腔炎、咽后壁脓肿、急性扁桃体炎、舌癌、食管癌、贲门癌、食管损伤、延髓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神经性厌食、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淀粉样变、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糖尿病、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重症感染、重症胃炎、溃疡、胃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胃泌素瘤、皮革胃、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蔗糖酶缺乏症、短肠综合征、重症肝炎、肝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肝胆管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