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活血化瘀的外敷中药,这五种药物最常用

时间: 2023-07-16 19:24:36

当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跌打损伤等情况时,就需要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而很多中药都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把这些中药外敷患处能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些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的外敷中药,供大家参考使用。

1、血竭:这种药物的味甘、咸,性平,属于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外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收敛创口、去腐生肌的功效,内服后还可起到去除淤血的作用。

2、当归:当归的性温,味甘、辛,有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外用可以加快跌打损伤疾病好转速度,同时还能祛斑除皱,改善皮肤状况。女性内服当归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和淡化皮肤上的色斑。

3、丹参:中医认为丹参的性温,味微苦,是一种具有非常显著的活血化瘀和宁心安神等功效的中药,但在用其治疗跌打损伤性疾病时,多需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4、没药:没药的味苦,性平,具有非常好的消肿止痛和祛风湿的作用,外用可治疗疮疡肿痛,把其敷在皮肤溃疡部位可以起到去腐生肌的效果,从而加快患处康复速度。

5、乳香:中医认为乳香这种药物味辛、苦,性温,在人体中可入心经、肝经、脾经。其主要功效和作用是消肿止痛、活血生肌。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以及脘腹疼痛、女性经行腹痛,还可与没药同用治疗皮肤疮疡肿痛或溃后久不收口。

可活血化瘀的外敷的中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看完后已经对外敷可活血化瘀的中药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提醒大家,虽然中药治本也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但治疗疾病时也应在医生指导后根据自身情况使用,千万不能自己盲目用药。

活血化瘀的中药是什么?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
本类药味多辛苦,多归心、肝经而入血分,善走散通利,促进血行。主具活血化瘀之功,并通过活血化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_、消肿及祛瘀生新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瘀血内阻之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_瘕、胸胁脘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关节痹痛、痈肿疮疡、瘀血阻滞经脉所致的出血等证。
临床应用时,寒凝血瘀者,可配温里散寒、温通经脉之品;风湿关节痹痛者,可配祛风湿、通经脉、止痹痛之物;_瘕积聚、肿块坚硬者,可配软坚散结之药;热毒痛肿者,可配清热解毒之剂;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则当与补虚药同用。此外,又常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活血_瘀药主要包括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乳香、没药、姜黄、三棱、鸡血藤、川牛膝、苏木、西红花、五灵脂、土鳖虫、血竭刘寄奴、北刘寄奴、穿山甲、王不留行、月季花、干漆、自然铜。
具体来说,川芎、姜黄,均辛温而能活血行气、散风止痛;郁金活血破瘀、行气止痛;乳香、没药,均苦辛香窜,善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延胡索、五灵脂,均性温而善活血止痛,治瘀血诸痛。丹参、川芎,同为活血调经常用之品,均善活血行瘀止痛;桃仁、红花,均为破血之品,功善活血化瘀;西红花,味甘性寒,功与红花相似而力强,善活血祛瘀;益母草,性微寒,为妇科调经要药,功能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此外,牛膝、川牛膝,均性平,能逐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性温,能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虎杖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土鳖虫、自然铜,同为伤科续伤之要药,均能活血化瘀止痛、续筋接骨;苏木、血竭,均性平,功能活血散瘀止痛。
最后,莪术、三棱,同为行散走泄之品,均善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刘寄奴北刘寄奴,均苦泄入血,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水蛭归肝经而有小毒,均善破血逐瘀;穿山甲、王不留行,均能活血通经、下乳;干漆性温有毒,既破血逐瘀消_;月季花、玫瑰花,均温通,既活血化瘀、又疏肝行气;五灵脂、蒲黄,虽均归肝经,为治血瘀诸痛或出血之常用品,但生用、炒用功能有别,均能活血化瘀止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