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免疫力较为低下,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全,很容易遭受各种病毒病菌的入侵,感冒发烧是常事,当然,扁桃体炎也是相对较为平常的。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具有一定力量来消除来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但也会有定挡不住的时候。
一旦有毒性较强或者攻击力很大的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便难以抵挡住,从而被病毒病菌感染,产生炎症。患者一般会出现喉痛疼痛,咳嗽不断地症状,十分影响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那么,中医上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中药偏方有哪些是比较好的呢?
1、材料:黄芪,炒白术,防风,板蓝根,牛蒡子,桔梗,甘草。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火候按照武火、文火、小火的顺序先后进行,大约一小时左右,将药液过滤出来,用药渣擦拭扁桃体部位,饮用药液,可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2、材料:知母,桔梗,天门冬,金银花,射干,生甘草。将上述材料按照比例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文火后小火熬制一段时间,将火候控制好,使药材充分溶于水,充分发挥药效,等到味道够足时即可停火,趁热饮用,可以生津止渴,缓解炎症症状。
3、材料:野菊花,山豆根, 蒲公英,桔梗,板兰根,甘草,麦冬,银花。将上述材料按照比例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文火熬制一段时间,再慢慢用小火煎煮,注意闻其味道,最后将药液过滤出来,分成三份分别在三餐过后饮用,可以清热解毒。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三个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偏方,这三个偏方患者只需要挑选一个进行使用,坚持一个疗程,期间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便可以清热解毒,缓解咳嗽不断的症状,当然,家长还应该细心照顾孩子,注意保暖措施,才能缓解炎症病情的加剧。
中药治疗扁桃体炎
1、化扁汤黄连、黄芩、连翘、桔梗、射干、蒲公英、牛蒡、冬瓜仁、夏枯草、砂仁、甘草,以上12味水煎3次。根据患几年龄及体质差异,每次用量为15~30ml,每日3次,于饭后半小时服下。疗程3天。
2、“清咽汤”方剂组成;赤芍6克~20克,生地lO克~20克,寸冬10克~15克,桔梗6克~10克,牛蒡子5克~9克,黄芩8克~9克,双花10克~15克,山豆根3克~9克,半夏3克~6克,甘草3克~6克,板兰裸lO克~15克。
用法:急性发作期,患儿高热,扁桃体Ⅲ°肿大,甚则化脓。在基础方上加生石膏15克~20克,双花30克,板蓝根15克一30克;慢性期低热,扁挑体Ⅱ°肿大。充血不甚时,可用基础方服15剂~30剂;若患儿控制在月内不发热,扁桃体亦明显缩小(约Ⅰ°肿大);精神均好,可在基础方上加黄芪,党参,防风、砂仁以增强免疫功能。本方均为水煎服,每日l剂。
*清咽汤处方:银花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射干15g紫花地丁15g板蓝根30g玄参15g桔梗15g蝉衣6g甘草6g。儿童剂量酌减。邪袭肺经者加薄荷8g(后下);肺胃热盛者加生石膏30g(布包先煎)、生大黄lOg(后下)。每煎加水600ml,武水煎15~20min,取汁,频频呷服,日服1剂,连服5天。
3、紫草合剂.方药组成:紫草5g,石膏18g.知母2g.黄芩4.5g.荆芥3g,连翘6g,板蓝根(或大青叶)15g,山豆根6g.蒲公英6g,赤芍6g。加减法:风热甚加银花、淡竹叶;抽搐加钩藤、羚羊角;呕吐加姜半夏、竹茹;咳喘加鱼腥草、杏仁;咽痛甚加射干、玄参、牛劳子;热甚伤阴加天花粉、芦根;便秘加大黄.枳壳。水煎,每日1剂.每剂煎2遍.共混合.分4次饭后内服.连用3天为1疗程。
4、中药清热消肿汤治疗。基本方:金银花6~18g,连翘6~18g,板蓝根6~15g,蒲公英3~12g,山豆根3~6g,芦根5~15g,生大黄3~6g(后下),薄荷3~9g(后下),射于3~9g,牛蒡子3~9g,苦桔梗3~9g,生甘草3~6g,。发热重者加七叶一枝花3~12g,钩藤6~12g,僵蚕3~9g;化脓型加生苡仁6~15g、夏枯草3~lOg。日1剂,水中浸泡20分钟后煎煮,先用武火,至沸后改为文火煎20分钟,滤出药液,加水再煎,共煎3次,取药液100~300ml,酌加矫味品(每100毫升药液加白糖60~80g),少量多次服用。
5、甘露饮方药:生地:10~15克,元参15克.黄芩6~30克,连翘6~10克,僵蚕6~10克,青黛3~6克.赤芍10克。
随症加减:高烧者加生石膏15~30克,大黄5~9克,紫雪散1.5~3克(冲服);淋巴结肿大者加柴胡6~10克.蒲公英20克,夏枯草10克;合并疱疹性咽蛱炎者加大青叶15克,板兰根15克;合并支气管炎者加川贝母6克,杏仁6~10克.桃仁6~10克,瓜蒌15~30克。鱼腥草15~30克。
治疗方法:5岁以下患儿每次10~20毫升频服,6岁以上患儿每次服100~150毫升.每日3次。
6、清扁汤方药组成:板蓝根24(单位克,下同),连翘8,公英8.桔梗5,牛子5,薄荷3,元参5.黄芩5.山豆根5,丹皮5.生甘草5。用水泡30分钟,头煎8分钟.二煎I 5分钟,分2~4次服完,严重者可日服2剂。加减:咳嗽者加前胡、射干,咽喉肿痛者加马勃,肺胃热盛者加石膏、知母.寒热往来者加柴胡,恶寒者加荆芥、豆豉.头痛者加菊花,夹湿热者加滑石、车前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7、凉膈散:连翘6~10g、桅子6~lOg、黄芩6~10、薄荷6~lOg、竹叶3~6g,火黄6~10g、芒硝3~6g、甘草3~6g。上方适用于;发热不恶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心烦口渴、扁桃腺肿痛化脓,舌红苔黄,脉数。若证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加入:金银花6~10g、牛蒡子6~10g、荆芥6~10g、防风6~lOg。无便秘者去大黄、芒硝。若表证已罢、邪热入里、高热不退、烦渴引饮,舌红口干入生地6~12g、元参10~15g、麦冬6~12g、板兰根6~12g。
8、大黄甘草饮取生大黄6~10g,甘草1.5-2.5g(两者的用量为4:1)放人茶杯内,用沸水150~200ml沏泡待水温降至温凉可口时即可饮用。服完两小时后再用上法沏泡一次,用法同前。用量:2~4岁每剂用生大黄6g.甘草1.5g,每日l剂.每次沏泡150m1;5~8岁用生大黄8g,甘草2g,每日1剂.每次沏泡200ml;9~13岁用生大黄lOg,甘草2.5g,每日1剂,每日沏泡250ml。
9、消瘰丸方药:玄参6~9 g,浙贝6~9 g,牡蛎9~12 g,大青叶6~9 g,木蝴蝶6~9 g,橘核3~6 g,桔梗3~6 g,甘草3 g。
基本功效为滋阴润燥,软坚散结。方中玄参、浙贝滋阴生津润燥;牡蛎、橘核行气止痛,软坚散结;大青叶、木蝴蝶清解余邪;桔梗、甘草清利咽喉,引药直达病所。若以肺阴亏虚为主者,则多见咽部干涩不适,喉核肥大,潮红,连及周围,微痛,微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伴精神疲乏,手足心热.舌质红或干少苔,脉细数等症。则一般在原方基础上加生地、麦冬、丹皮、白芍等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若肾阴虚损者,则多见咽喉微痛,干涩不适,口干不喜多饮,喉核及喉核前后红,伴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则一般加用生地、知母、黄柏、山茱萸等以滋阴降火,清利咽喉。另外,据笔者观察,本病一般迁延日久,乳蛾滞于咽喉,气血凝结,气血运行不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一至二味活血化淤之品,则疗效更为确切。如水蛭、归尾等,但使用不宜过久,量不宜过大。
10、银翘马勃汤银翘马勃敬(改汤)治疗:连翘6~9 g,牛蒡子6~9 g,银花6~9 g,射干6~9 g,马勃3~6 g(布包煎),芦根9~15 g。高热者,加滑石9~15 g(布包煎)、竹叶6~9 g ;化脓灶明显者,加山豆根3~6 g、黄芩3~6 g;咳嗽甚者,加浙贝母6~9g、桔梗3~6 g;中性粒细胞高而WBC总数不高者,加鱼腥草9~15 g、紫金牛6~9 g。病重者,用大剂量,1剂水煎2次,分4次服,日3次,夜1次;病轻者用小剂量,1剂水煎2次,分3次服,日2次,夜1次。服5剂统计疗效。
11、“青白石膏汤”:青蒿10g 白藏30g 石膏30—60g 赤芍10g 黄连6g 桑叶10g 柴胡l0g 摈榔10g 山楂10g 花粉10g 荆芥10g神曲10g大青叶30g上药水泡十分钟.文火煲,滚十分钟,每日一剂,分3—4次服。7天后进行疗效及症状改善指标统计。
12、银翘三根汤组成:银花12g,连翘12g,桔梗6g,山豆根15g,板蓝根15g。3岁以下剂量酌减。原则上不加减其他药物。服法:每日1剂,每剂煎汁60ml左右,分2~3次口服。
13、三阳清解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生石膏、大青叶、蒲公英各15~24g,金银花、连翘、柴胡各10~15g,黄芩5—9g,紫草、赤芍各6~lOg,玄参、槟榔、枳壳各5—9g,瓜蒌皮5~8g,生甘草3~6g。若表证甚加薄荷、荆芥;便秘、谵语、舌苔黄厚而燥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抽搐加钩藤、羚羊角,同时予安定2~5mg,肌注。每天1剂,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煎2次,2次药汁浓缩成150—200ml,加适量白糖,空腹或饭后1小时服,每隔6小时服1次,每次40—50ml。3~5天为1疗程。
*三阳清解汤加减。处方:生石膏、蒲公英、大青叶各18g,金银花、连翘各15g,柴胡lOg,紫草、赤芍、玄参各7g,黄芩、瓜蒌皮、槟榔、枳壳各6g,生大黄(后下)、玄明粉各5g,生甘草4g。2剂后热退痛减,续服2剂病愈。
14、扁桃解毒汤(作者自拟方)药物组成及用法:玄参12克,牛蒡子、连翘各10克,千里光、救必应各15克,蒲公英20克,虎杖15~2()克,甘草8克。
上药加水煎成5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2—3天: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煎炸等炙热食物,以免影响疗效及加重病情。
随症加减:①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一15克(酒洗后下),以泻下通便解毒消肿;②扁桃体红肿明显可用西瓜霜吹喉,每天3—4次,以助消肿止痛;③小便黄而短少,可加木通6克,莆蓄10克,以利尿解毒消肿;④病前曾饮酒者,加枳棋子15克,葛花10克,以解酒毒:⑤咽喉及扁桃体肿胀明显或不易消肿者,加马勃6克,生蒲黄5克(用布包好入煎),并继续向咽喉部吹喷西瓜霜。
复方板蓝根汤药物组成及用法:板蓝根18—20克,射干10一15克,金果榄、牡丹皮各10克,山慈菇12克,夏枯草12一15克,黄芩12~15克,鸭脚木皮10一12克,甘草8克:煎服法同上。
随症加减:1.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12克(酒洗后下);2.扁桃体或咽喉见脓点者,加败酱草15~20克,桔梗10~12克,连翘8~12克。
含漱剂药物组成及用法:大叶桉树叶30克,黄柏、五倍子各10克,冰片3克(后下,只煎2分钟),候温分多次含漱,含漱时应仰头使药液较久地冲洗患处,有助于消除炎症。
含漱剂可配合上述内服药用,还可与吹喉药西瓜霜配合使用,有助于加强疗效。
15、儿康合剂(药物组成:紫河车3 g,黄芪12 g,黄精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鸡内金10 g,青黛3 g,陈皮9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炙甘草6 g。水煎浓缩装瓶备用,每瓶100 m1),每日3次。6个月~2岁每次10 ml,3~6岁每次15 ml,6岁以上每次20 ml,饭前服用。30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
16、清蛾汤方药组成:银花10~15g,连翘5~lOg,山豆根5~lOg,山栀5~lOg,板蓝根10~15g,锦灯笼3~5g,牛膝3~lOg,青黛3~lOg(包煎),薄荷3g,玄参5~lOg,甘草3g。随证加减:发热高者,加生石膏,或羚羊角粉冲服;纳呆苔腻者,加茯苓、山楂、乌梅;便秘者,加大黄;咳嗽者,加杏仁、枇杷叶。每日l剂,温水浸泡60分钟,水煎两次并浓缩取汁100~500mL,分2~3次温服,每6~8小时服用1次。服药3日为l疗程。
17、中药外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方法 :不用任何抗生素,单纯用中药外贴:冰片5g,全蝎lOg,研末后用菜油拌匀,做成五分钱硬币大小之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穴或下颌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体处的皮肤上,24h换1次,发热甚则,让患儿多饮水或温水擦头面、四肢部位。
18、中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金银花30 g,连翘15 g,蒲公英20 g,牛蒡子10 g,生地10 g,金灯笼15 g,黄芩10 g,丹皮10 g,菊花12 g,麦冬12 g,山豆根12 g,薄荷6 g,甘草6 g。痰多不利,加瓜萎10 g、贝母10 g;痰黄者加胖大海10 g;化脓者,加穿山甲6 g、白芷10 g、皂角刺6 g。
19、银翘三根汤组成:银花12g,连翘12g,桔梗6g,山豆根15g,板蓝根15g。3岁以下剂量酌减。原则上不加减其他药物。服法:每日1剂,每剂煎汁60ml左右,分2~3次口服。
20、养阴清热法 药用:僵蚕、功劳叶各15g,女贞子、生地、青黛、黄芩、虎杖各lOg,附片3~5g,甘草3g。急性扁桃体炎高热加柴胡、葛根、水牛角;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加生大黄(另沸水泡服);扁桃体表面见脓性分泌物加冬瓜仁、浙贝母、生苡仁、六神丸;隐窝开口浓性分泌物排出不畅加皂刺、炮山甲、白芷;扁桃体肿大,夜睡打呼噜者加昆布、海藻、山慈姑、夏枯草;口臭加丁香、藿香、栀子、防风;合并中耳炎加柴胡、香附、川芎;咽充血加当归、赤芍。每剂水煎浓缩至lOOml,2~3岁每次20ml,4--5岁每次30ml,6岁以上每次40ml,均1日3次口服,10日为1疗程,一般1~2疗程后改服知柏地黄丸每次2~6粒,一日1~2次,连服30天后统计疗效。
21、双翘合剂药物组成:双花30g、连翘20g、牛子12g、薄荷lOg、荆芥lOg、黄芩12g、板兰根30g、丹皮15g、桔梗lOg、生地lOg、麦冬15g、赤芍lOg、生甘草6g。
制法:将上药浸泡(30~60min)加水浸过药物(3~5cm)煎煮(先武火,后文火)头煎煎煮20~30min,取药液500ml,二煎煎15—20min,取药液250ml。浓缩、过滤、添加佐料、装瓶、灭菌,每瓶250ml,贴签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服时加热,以适合口感为宜,每次60ml、3—4次/d(小儿酌减)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药物开瓶后当时服完。不得久存,以免变质。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多饮水,食含维生素新鲜蔬菜,饮宜清淡食物。
人的咽部象个拱形门,有两个拱形组织组成。一个舌腭弓一个叫咽腭弓,分别跨在两侧,形成两个窝,内即扁桃体。正常时分泌少量粘液,里面含有白细胞及吞噬细胞,一旦有细菌病毒从这里经过,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后被吞噬消化掉。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扁桃体的作用,目前已公认它是一个免疫器官。如从摘除的扁桃体中可以提炼出“转移因子”。这个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抑制病毒。除扁桃体外,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一个环状的淋巴网,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这是一个强大的防御机构。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的陷窝上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会布满脓苔。经常反复发炎可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反复炎症使扁桃体增生肥大,两侧扁桃体几乎碰在一起,像两扇大门堵住了咽部。扁桃体炎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它一旦成为病灶,细菌就会在这里繁殖,并产生毒素,随血液进入人体,使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这种免疫反应是一种异常的过敏状态,可以进一步导致不少重要脏器得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远远超过扁桃体炎本身的危害。小儿患扁桃体炎时全身的感染症状很明显,孩子表现为:高烧可达39~40℃,同时伴有寒战,全身乏力,头痛及全身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检查咽部时可发现扁桃体上有脓。这是最有力的诊断依据,因为光凭全身症状不能与其他感冒相区别。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扁桃体炎更是化脓菌所致,所以必须使用抗生素。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难,特别是睡眠时,因舌头也松弛后倒,致使鼾声如雷,天长日久会因慢性缺氧而影响生长发育,慢性缺氧还会使孩子的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家庭护理要点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 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5。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6.术后1~2周内吃半流质饮食,如面片,鸡蛋糕。7.手术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不切除。扁桃体炎【简介】扁桃体炎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为儿童时期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部的两个最大的淋巴组织,一般4~5岁后逐渐增大,到12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小儿由于身体抵抗力低,加上受凉感冒,就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严重者扁桃体红肿化脓,形成化脓性扁桃体炎、久治不愈可转成慢性扁桃体炎,容易引起肾炎、心脏病。风湿等全身性疾病和鸡胸、漏斗胸。中医学因其形状似乳头或蚕蛾,故称其为“乳蛾”,主要由于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两经,邪毒熏蒸于咽喉遂成本病。或肺胃素有积热,或热毒较甚,灼热肺胃之阴,津液不足,虚火上炎而成,常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在急性期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幼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惊厥,咽痛明显,唾液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张嘴困难。检查时,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淡黄色或白色的脓点,下颌淋巴结常见肿大。在慢性期表现为咽部和扁桃体潮红,可见黄色分泌物,咽喉疼痛不明显,偶尔有低热及食欲不佳等。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200次。(2)以拇指从腕关节挠侧缘向虎口直推,反复操作100次。(3)患儿仰卧,家长以拇指、食指的指腹分别置于咽喉部两则,由上向下轻轻推擦,反复操作200次。(4)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以热为度。2.随证加减(1)风热外侵型:症见发热恶寒,咽痛难咽,鼻塞体倦,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退六腑300次。②按揉大椎穴300次。③按揉曲池、合谷穴各50次。④以手提拿肩井穴10~20次。(2)肺胃热盛型:症见高热,口渴引饮,咽痛明显,咳痰黄稠,腹部胀满,日臭流涎,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①清大肠300次,退六腑300次,清小肠200次。②推涌泉300次。③推下七节骨300次。④按揉大椎穴1分钟。(3)阴虚火旺型:症见经常低热,下午较显,咽部发干,轻微咽痛,过量发音或食辛辣后加重,干咳无痰,吞咽有异物感,精神较差,舌质红,舌苔少。常用手法加①补肾经300次,运内劳宫30次。②推 涌泉300次。③按揉肺俞、肾俞穴各1分钟。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1)用拇指甲掐双侧少商穴1~2分钟。(2)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钟。(3)点按太溪、 涌泉穴各1分钟。(4)以大拇指指腹搓擦患儿双侧大鱼际处,反复操作2~5分钟。(5)以掌根直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生活调理(1)患儿应注意休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不感觉冷为宜,空气要新鲜,不要在室内抽烟,减少咽部刺激。(2)注意口腔卫生,多喝开水,或果汁水,以补充体内水分。(3)不要带患儿到影院、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特别是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流行之际。(4)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5)在按摩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体温突然升高、腹痛,或出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应尽快去医院治疗。
麻烦采纳,谢谢!
治疗小儿扁桃体炎9偏方
小儿扁桃体炎为小儿最易得的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症状是:发病突然,高热畏寒,伴有头痛,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检查时可见扁桃腺肿胀充血,有脓性渗出点,如互相融合,状如假膜。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若多次急性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扁桃腺炎。
本病多发于抵抗力下降、受凉、过度疲劳之后,为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蒲公英、金银花各400克,薄荷200克,甘草100克,胖大海50克,淀粉30克。先取薄荷、甘草、胖大海及蒲公英200克,金银花200克,磨成细粉,过筛备用。将剩下的蒲公英、金银花加水煮::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糖浆状,与淀粉浆混合在一起,经煮沸成糊状,再与上述备用药混匀,成软块,过20目筛制粒,沸水冲泡10分钟,喝上面的清液,每次10克,日2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方二]
金莲花、茶叶各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对小儿扁桃体炎有效。
[方三]
酸梅6克,青果(橄榄)25克,白糖适量。将酸梅及青果放人砂锅内浸泡半天,然后煎煮,服时加白糖调味。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扁桃体炎。
[方四]
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橘梗、玄参各等分。将前药捣碎混匀,每用15克放人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压温浸1小时,代茶饮,日3次。
本方对小儿扁桃体炎有疗效。
[方五]
胖大海4--6枚,冰糖适量。将胖大海洗净放入碗内,加入冰糖适量调味。冲入沸水,加盖焖半小时左右,慢慢饮用。隔4小时再泡1次,每天2次,一般2--3天即显效。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方六]
橄榄12个,明矾1.5克。先将橄榄用冷开水洗干净,用刀将每个橄榄剖4--5条纵纹,将明矾研末掺人纵纹内,每1--2小时吃2个,细嚼慢吞,有痰吐痰,无痰将汁咽下,吐出橄榄渣以免妨碍消化。
本方对咽喉肿痛,小儿扁桃体炎有较好疗效。
[方七]
天门冬15--20克,粳米513--100克,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取浓汁,去渣。人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成粥。
本方适用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之慢性扁桃体炎者。
[方八]
川贝10克,母鸭胸脯肉120克。将鸭肉清炖至八成熟时,人贝母,食盐少许,再炖至熟,饮汤食肉,日1次。
本方适用于燥咳无痰,咽喉不适的扁桃体炎。
[方九]
黄精、冰糖各30克。黄精洗净,与冰糖加水,用文火同煮1小时,饮汤食黄精,早晚分服。
本方适用于咽喉不适的扁桃炎患者。
参考资料:常识窍门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