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肺炎中医治疗,三大偏方可治疗

时间: 2023-07-16 21:22:26

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人呼气、吸气都需要通过肺泡来进行转运,对人来说十分重要。肺炎则是由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炎症疾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寒战等不良症状,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需要多加重视。

肺炎这种疾病虽然是一般的炎症疾病,但对人影响很大,还有一定的恶变以及迁移的可能,最终会变成肺结核、肺癌等严重疾病,需要早早进行治疗。中医是可以治疗肺炎的,我来介绍几个中药偏方给大家吧。

1、材料: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银花,连翘,荆芥穗。做法:将以上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按照武火、文火、小火的顺序先后熬制一段时间,大约一小时左右即可停火,将其分成三份,早、中、晚餐后各饮用一次,可疏肝解郁,治疗肺炎。

2、材料:鲜苇茎、生薏苡仁、鱼腥草,冬瓜仁,桃仁、黄芩,桔醒、甘草各。做法:将以上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按照武火、文火、小火的顺序先后熬制一段时间,大约一小时左右即可停火,将其分成三份,早、中、晚餐后各饮用一次,可疏肝解郁,治疗肺炎。

3、材料:鱼腥草、金银花、侧柏叶,丹参,三七,黄芩、连翘,生石膏,浙贝、杏仁、北五味子、甘草、大黄。做法:将以上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按照武火、文火、小火的顺序先后熬制一段时间,大约一小时左右即可停火,将其分成三份,早、中、晚餐后各饮用一次,可疏肝解郁,治疗肺炎。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三个治疗肺炎的偏方,患者可以选择一二进行使用,中医治疗疾病,都讲究对症下药,什么样的疾病用什么样的药,这些药的量也需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多,不可过少,只要患者坚持一两个疗程,一般都可以彻底根治肺炎的。

小儿肺炎的治疗偏方有哪些?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专家提醒,人们应该对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引起重视。对此,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几则治疗小儿肺炎的偏方,希望小编的下述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儿肺炎的偏方治疗方法风寒闭肺多见于肺炎初起,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指纹青红在风关。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子10克。中成药:小青龙冲剂1/2-1袋,每日2次。风热袭肺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滑。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蒌15克,桑白皮10克。痰热阻肺壮热,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红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至气关。方药:麻黄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龙、钩藤、黄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25克。中成药:竹沥水,每次5毫升,每日3次。阴虚肺热多见于肺炎恢复期,潮热盗汗,颧红唇赤,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吐,舌质嫩红、舌苔光剥少津,脉细数,指纹沉紫。方药: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炙杷叶、川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中成药:川贝枇杷露,每次5毫升,每日2次。

中医怎么治疗肺炎?

中医治疗肺炎中医治疗肺炎讲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且相较于西医的各种抗生素,副作用要小得多。 根据引起肺炎的病因不同,中医治疗肺炎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风热犯肺型: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有汗,口微渴,轻度烦躁,咽红,舌苔薄黄,舌尖红,治疗重点在于散风清热,宣肺止咳。 2.风寒闭肺型: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不高,无汗,恶寒,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紧。治疗重点在于祛风散寒,止咳定喘。 3.痰热闭肺型:症状表现为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嗽,喘憋,痰鸣,腹胀,胸满,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治疗时以清热化痰,宣肺开闭,降逆平喘为重点。 4.表寒里热型:症状为高热无汗,咳嗽喘憋,烦躁不安,鼻唇周围发青,鼻翼扇动,舌质红,舌苔黄。在治疗过程中则要以宣肺散寒,清热平喘作为重点。

中医怎么治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1.风寒袭肺
症候:哭声低弱,口吐白沫,喉中痰鸣,面白肢冷,口周微紫,鼻翼轻度煽动,点头呼吸,体温正常或稍低,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或气关。
治法:辛温散寒,宣肺止嗽。
方药:三拗汤加减。炙麻黄1g,杏仁、前胡各5g,陈皮、半夏、炙甘草各3g。鼻塞流涕加荆芥、防风;喘憋明显加苏子、炒白果;面白肢冷加桂枝。
2.风热犯肺
症候:发热咳嗽,气急痰鸣,吮乳困难口唇微紫,点头呼吸,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法:辛凉清热,宣肺止嗽。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1g,生石膏lOg,杏仁、前胡、芦根、炙甘草各5g。热重加黄芩;痰多加黛蛤散;口唇发绀加丹参。
3.肺热血瘀
症候:精神萎软,咳嗽拒食,呼吸浅快,肢端及口唇发紫,面色灰黯,体温不稳定,甚至出现黄疸或皮肤瘀点,舌质微紫,舌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清肺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6g,黄芩、鸡血藤各5g,芦根、杏仁各3g。精神萎软加太子参;皮肤瘀点加丹参;喘促明显加苏子、蝉蜕。


专方验方
1.肺炎一号方:人参3g,麦冬6g,五味子6g,麻黄lg,杏仁3g,桔梗5g,天花粉5g,陈皮5g,川贝母1g,甘草2g。水煎浓缩至20ml,频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正虚邪盛者。
2.肺炎二号方:炙麻黄1.5g,杏仁5g,葶苈子3g,丹参6g,红花6g,桃仁5g,白人参3g,麦冬6g,五味子3g,生黄芪9g。水煎浓缩至20ml,每服5ml,日服4次。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气虚血瘀者。
3.银翘生脉散:银花6g,连翘6g,人参6g,陈皮3g,麦冬4g,五味子4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各型新生儿肺炎。
4.清热化痰饮:青黛3g,银杏3g,苏子6g,化橘红6g,鱼腥草5g,莱菔子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热甚痰多者。


中成药治疗
1.小儿止嗽丸:具有润肺清热,止嗽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lg,日服3次。
2.小儿肺炎散:具有清热解毒,清火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0.3g,日服2次。
3.润肺止嗽丸:具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气不足者。每服1/3丸,日服2次。
4.小儿喘灵口服液: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喘者。每服2ml,日服3次。
5.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嗽者。每服2ml,日服3次。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