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季古人遵循的睡眠养生法
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寐指入睡,寤指醒来,睡眠能够帮助人体调节阴阳,也只有阴阳调和才能有好的睡眠。时下刚入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需要顺应秋时,调整睡眠习惯。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第一,秋季充满肃杀之气,易导致心情压抑,此时应保持安宁平和,用平常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减少坏情绪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第二,秋季阳气渐收,应该早睡早起,就像鸡的活动规律一样,天亮就起床活动,天黑就早点回家休息,这也提醒爱运动的人士应尽量选择在早上运动。
第三,在睡眠朝向上,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秋冬季节睡觉应尽量头朝西,脚朝东,这是顺应“秋冬养阴”的规律。
除以上三点外,秋季睡眠还有很多讲究。秋季天气干燥,易使肺阴、心阴不足,导致失眠,可喝些冰糖百合莲子羹、天冬麦冬茶等护阴。
秋季天气早晚凉,建议不要直接吹风,睡觉时窗户不能全开,避免受风着凉。另外,秋季是收阳气、护阴精的季节,性生活也建议收敛,不应像春夏季那样随心而遇。
二、中医睡眠养生方法推荐
调整作息规律
预防秋乏,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每天最少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适当的午睡也会缓解疲乏,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养成午睡的习惯,这样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合理的饮食也能防秋乏。
喝花旗参茶
秋乏是阴液不足,阳热旺盛所致,解秋乏重在养阴润燥。养生专家建议,可以泡点花旗参片来喝。因为花旗参有明显的抗疲劳和提神作用,还有一定的补气作用。将花旗参切片,每次拿5~10克用开水冲泡来喝,其健脾利湿的作用能为人提提神、补补气。此外还可以泡罗汉果喝,每次用四分之一的罗汉果冲泡即可。
吃得太饱更容易困
防秋乏,不宜吃得太多,因为大量进食后,胃肠为了完成消化吸收任务不得不增加血液供给,这样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道,外周组织和大脑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大脑,它不能储存能量,所以一旦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直接影响到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感到困倦。
三、睡眠养生要做到这四点
1、要避风
住宅除了地理位置的风水,屋里的摆设也要讲究,住宅里最重要的“风水”就是床的摆放位置,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远离窗、门,因为要避风。床不要安放在有过堂风的地方。
2、要盖肚
肚脐这个位置很特殊,它其实是身体通往外界的一个入口,即使是炎热的夏天,睡觉时也要注意盖肚脐(神阙),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风的侵袭。
3、要睡子午觉
什么是子午觉呢,就是晚上11点之前应当上床睡觉。老年人可以在10点之前。中午小憩30分钟至50分钟即可(子时: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
4、最佳睡觉时间
最佳睡觉时间应该是亥时(21-23点)至寅时(3-5点)末,也就是在晚上21点睡下,早晨5点起床。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可使人一生身无大疾。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亥时睡,寅时起。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够做到,所以大街上脸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若想长久保持睡颜姣好,就应早睡早起。
另外,中医理论还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
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觉外,中午午时(11-13点)也要安排半个小时入睡(午睡被称为美容觉,养颜效果明显)。
四、如何睡觉最好
1.子时入睡最养阴
建议在每晚亥时(9点~11点)休息,子时(11点~1点)入睡。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而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
早晨最好5点起床,有助于生发阳气。如果前一晚睡晚了,早5点前也要起,可以在白天增加一个午睡。
2.身睡如弓效果好
“睡如弓”能够减少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让人感觉轻松舒适。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
睡觉时爱打鼾的人也适合弓形睡姿,因为打鼾时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如果采用仰卧的姿势,小舌头会后坠,很容易引起气道塌陷,从而导致气道流通不畅,加重打鼾症状。
3.卧室小能聚阳气
在选择居住房屋的朝向时,应尽量挑选南向的房屋居住,房屋的阳光不被前方楼宇遮挡,尽量避免阴冷潮湿的房间,利于关节健康。另外,对老年人来说,建议睡觉的房间不宜太大,主要是为聚集阳气。
传统养生讲究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因为人睡着了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夜间通风容易把阳气吹散。建议睡前冲凉,或提前开空调将卧室吹凉,但睡觉时要关上窗子,并穿睡衣。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大家知道怎样提高睡眠质量吗?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人患上了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引发的。那么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1每个人一生中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但是,随着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向我倾诉,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时候是因为要加班有的时候是因为失眠。
但是,最憋屈的是,有时明明晚上早早地睡觉了,但是第二天仍然会觉得精神不振,浑身酸痛。下面,我就来教大家一些方法,怎么才能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呢。
1、手机——电磁辐射
很多人晚上都将手机放在床头上充电,然而手机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就会致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视力下降、血压升高或下降等。
2、过多绿植——容易缺氧
卧室里绿色植物越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越多,睡觉时关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就会使人长时间处于缺氧的环境,造成持续性疲劳,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长此以往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因为植物的.土壤中可能隐藏着大量霉菌,而霉菌会引发呼吸系统症状,如过敏或哮喘。
3、鱼缸——滋生霉菌
不要在卧室床头上放鱼缸,因为水族箱的体积不同于一般鱼缸,散发的水汽很多,会使室内的湿度增大,容易滋生霉菌,导致生物性污染;水族箱的气泵还会产生噪音,影响睡眠。
上面的这一些事项都是我们日常很容易就会犯得,例如第一条手机,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中招吧,包括我在内,看来以后睡觉前不能手机随便一扔就倒头睡觉了。
有的人家里面由于面积较小,没有为卧室分一个独立的房间,所以日用的东西都是放在同一个室内,那么,这就要注意经自己摆放了,镜子最好不要对着床哦。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2文章简介:睡眠质量不佳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呢?,最佳睡觉时间应该是亥时(21-23点)至寅时(3-5点)末,也就是在晚上21点睡下,早晨5点起床。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可使人一生身无大疾。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亥时睡,寅时起。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够做到,所以大街上脸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若想长久保持睡颜姣好,就应早睡早起。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觉外,中午午时(11-13点)也要安排半个小时入睡(午睡被称为美容觉,养颜效果明显)。
最佳睡觉时间是几时呢?
最佳睡觉时间应该是亥时(21-23点)至寅时(3-5点)末,也就是在晚上21点睡下,早晨5点起床。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可使人一生身无大疾。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亥时睡,寅时起。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够做到,所以大街上脸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若想长久保持睡颜姣好,就应早睡早起。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觉外,中午午时(11-13点)也要安排半个小时入睡(午睡被称为美容觉,养颜效果明显)。
睡眠质量不佳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呢?
要想质量高的睡眠应该怎样来调节呢?
1、饮食调节
在饮食上调节,平时多吃一些奇异果、核桃和苹果这类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辛辣食物以及少喝酒和咖啡、茶。
2、体育锻炼
多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防止失眠。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但对改善睡眠有帮助,还会对身体和情绪都有好处。
3、晚餐吃的少
俗话说“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晚餐的时候最好不要吃的太饱,吃的太饱的话,睡觉的时候会感觉很不舒服,从而对睡眠产生影响。
4、不要想事情
睡前不要思考白天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因为发生的毕竟已经发生了,是不会改变的,想也是没有用的,也不要观看比较刺激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这也会影响您的睡眠。
5、一杯牛奶
睡前喝一杯牛奶,牛奶中含有催眠物质,可以使人很快入睡,并且晚上喝牛奶更利于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1、运动。睡前多做一些小运动,但是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就跑跑步、散散步、打一下太极拳之类的就可以了。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很好地入睡。
2、晚饭少而精。一定要注意晚上不要吃太多东西,如果吃得太多了,到了睡觉的时候,肚子还是鼓鼓的,食物没有消化完,肯定是会影响睡眠的。所以说,晚餐一定要少而精,适量就好。
3、不要喝咖啡和茶等一些刺激性的重口味的东西,睡前的话,喝一杯牛奶或者温水是比较好的,这些都对促进睡眠很有帮助。
4、避免思虑过度。临睡前的两个小时最好不要看一些要动脑思考的电影书籍,不要到了快睡觉了还在一直用脑一直思考,这样会让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当然也就会很难入睡咯。也不要去看恐怖电影和恐怖小说,这个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5、多泡脚。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泡脚,泡个十多分钟就行。泡脚有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可以放松腿部肌肉,让身体从紧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样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6、睡前按摩。在睡觉之前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按摩,帮助放松身体肌肉,对提高睡眠质量也有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