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虚多汗能艾灸吗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艾灸最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施灸。中医认为,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不适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浑身燥热,满面潮红等症状。因此在家做艾灸时,最好先请中医辨证一下自己的体质,在中医的指导下施灸。
施灸距离以皮肤感觉为准,最佳时间无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皮肤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皮肤。艾灸时最佳距离为以人的皮肤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皮肤保持1到2厘米的距离。随着艾条燃烧的逐渐充分和温度的升高,距离就要稍微远一点,保持2到3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
关元、气海艾灸最补阳
艾灸是针灸的一部份,针灸都是以中医的穴位经络学说为基础,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时完全不懂经络穴位,纯粹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其实,中医专家指出,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应急等疾病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里疼痛就灸哪里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最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
二、调理体虚的食物
体虚表现之心病不安,惊悸少眠: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饮食如大豆、牛奶(包括酸奶)、鲜橙、牡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土豆、禽蛋类。
体虚表现之神经敏感:适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吃前先躺下休息一会,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量红葡萄酒,帮助肠胃蠕动。
体虚表现之头胀头疼:嚼些花生、杏仁、腰果、核桃仁等干果,因为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钙、铁以及植物性脂肪。
体虚表现之眼睛疲劳:可在午餐时食用鳗鱼,因为鳗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另外,吃韭菜炒猪肝也有效。
体虚表现之倦怠无力:吃坚果,就是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香榧更好。它们对健脑、增强记忆力有很好的效果。
体虚表现之心理压力过大:尽可能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美国花柳菜)、菠菜、嫩油菜、芝麻、水果(柑、橘、橙、草莓、芒果)等。
体虚表现之脾气不好: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极其丰富的钙质,有助于消除火气;吃芫荽,能消除内火。
体虚表现之记忆不好,丢三落四:应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及A的食物主要有:辣椒(新鲜的,绿色和红色都行)、鱼干、竹笋、胡萝卜、牛奶、红枣、田螺、卷心菜等,绿茶中也含有维生素A,每天喝一杯(加水2次)对改善记忆力也很有好处。
三、孩子体虚怎么办
一般来说,出汗多是体虚的一种表现,而体虚分气虚和阴虚两种,所以,由体虚产生的汗水也分为两种:
1.白天稍稍活动后出汗,称为“自汗”,汗液有溢出。中医认为属气虚:肺气不足,表卫不固。
2.晚上睡着以后出汗,即安静状态下出的汗,称为“盗汗”。中医认为属阴虚:营阴不足,营卫不合。 专家建议虽然宝宝并未生病,但汗出过多日久,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应对症调理。 中成药玉屏风冲剂,有预防、调理作用,对自汗的疗效更好。可服至汗多表现明显缓解后两周左右。
宝宝爱出汗妈妈要注意
1、.除因体质虚弱外,还有因疾病导致的汗多情况,比如结核病、佝偻病、甲亢,以及内分泌、传染性疾病。
2.如果发现孩子消瘦,食欲异常,下午低烧,干咳等,必须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排除患器质性疾病的情况。
3.一般6岁以下,特别是3~4岁孩子的汗水没有特殊气味。如有异味,为病理情况,须送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4.体虚孩子的汗液味淡,健康孩子的汗液味咸。如果汗液有异味,就属于疾病范围,须到医院诊疗。
四、体虚不能吃什么
气虚忌食物品
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血虚忌食物品
荸荠、大蒜;
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阴虚忌食物品
胡椒、肉桂;
忌食或少食:狗肉(脑血管患者禁食)、羊肉(肝炎患者禁食)、雀肉、海马、海龙、獐肉、锅巴、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柑、杨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生姜、砂仁、荜拨、草豆蔻、花椒、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香烟、红参、肉苁蓉、锁阳等。
阳虚忌食物品
鸭肉、兔肉、獭肉(水狗肉)、甜瓜;
忌食或少食:鸭血、鸭蛋、阿胶、牛奶、酸奶、甲鱼、螃蟹、田螺、螺蛳、蚌肉、蚬肉、柿子、柿饼、柚子、柑、香蕉、无花果、西瓜、青苦瓜、地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落葵、莼菜、发菜、君达菜、罗汉果、荸荠、菊花脑、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等。
女性体虚多汗吃什么食物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呢?
1.玫瑰花,玫瑰花是药食同源的好食品。女性平时用它泡水,好处多多。不仅能改善面色,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还能解决痛经、腹胀、疼痛。l房疼,两边疼,还有很多其他问题。由于玫瑰花具有行气活血、化瘀和调和五脏六腑的功效。脏腑和谐,气血充盈顺畅,面色自然,身体健康。用玫瑰活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冲泡玫瑰花茶。
2.紫菜,紫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摄入足够的这些营养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防止人们晚上睡觉时出汗。
3.鸡蛋,鸡蛋是几乎所有妈妈最爱吃的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含量高,消化率高。他们非常适合坐月子。而且,很多孕妈妈几乎每天都有一个鸡蛋。老一辈人认为每天应该吃三四个鸡蛋。其实三四个鸡蛋就太多了,差不多一天两个鸡蛋就可以了。其实两三个鸡蛋完全可以满足营养需求,吃多了人体吸收不了。
4.蘑菇,女人气虚吃什么?蘑菇是一种绝对不能落下的食物。香菇可以调理肠胃,补充营养,特别适合那些身体瘦弱,排泄不一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蘑菇不宜过多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胀气。
5.多吃高蛋白食物,补充蛋白质和钙。如瘦肉、蛋、奶、豆类及其制品。出汗多的人说明摄入的热量多,需要补充更多的热量。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需要适当增加。其次,钙也会因出汗而流失。所以需求量比普通人大,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高蛋白食物通常富含钙。建议每天保持3-5分的高蛋白食物。
6.小米,小米是一种粗粮,可以养胃。小米富含维生素B、膳食纤维和铁。月子期间可以适当调理肠胃。可以单独煮小米,也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是你要注意不能只吃小米粥,因为小米所含的营养毕竟不是很全面。
体虚是一种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而同时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导致体虚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便要了解一下体虚乏力怎么调理?体虚乏力吃什么药?
体虚乏力怎么调理
日常生活中多吃补气的食物,可以配合口服一些补中益气口服液,可以服用的中成药有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尤其建议多吃点小米、胡萝卜、豆制品、鱼虾、鸡肉、马铃薯、香菇等食物。多做户外运动,多锻炼,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和恢复,可以改善这种虚症。还可以服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阿胶、党参等。若伴有倦怠乏力、或自汗易感冒、具体软弱等症状,多为气虚,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可以服用四君子汤、人参养元汤、人参归脾汤等药物以补气。
体虚乏力吃什么药
体虚乏力可以通过服用些中成药或者是中药来进行治疗;体虚乏力中医上讲多是由于气血不足、肾虚、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脾气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可以通过服用些益气养血、补肾、清热利湿、疏肝健脾、补脾益气的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中医大夫根据身体具体情况辩证后,合理的使用中药来进行调理。体虚乏力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的原因引起的,如果肾虚也会引发症状。但也不排除是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的原因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身体营养,不要长期熬夜,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体虚肾虚吃什么药最好
肾虚体虚的人,经常会出现容易疲劳、神疲乏力、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心慌、盗汗、体力不佳的表现。肾虚体虚的人可以考虑使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益肾灵胶囊、生精胶囊、汇仁肾宝、五子衍宗丸、十子养精汤、十全大补汤等中成药都可以考虑选择使用。还可以配合使用中药的药膳来进行综合的调理治疗。建议要在中医科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患者体质情况和病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治疗。吃药期间还要注意规律饮食,规律睡眠,远离垃圾食品。不要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油炸食品,禁烟禁酒。
体虚是不是容易出汗
容易出汗的确是体虚的一种表现,如果是在白天醒着的时候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是由于气虚,固摄作用减退所导致的自汗,治疗上以补中、益气、固表为主,常选择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等。如果是在夜间睡着之后所出的汗,称之为盗汗,盗汗的形成往往以阴虚为主,治疗上以滋阴补肾为主,常选择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果很容易出汗,先要分清楚究竟是自汗还是盗汗,再进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