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大寒养生吃什么?,南方大寒少不了糯米饭

时间: 2023-07-17 01:27:32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就很重视大寒节气里对调养身体的重视。南方大寒吃什么?有三种饮食习俗是南方人很重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寒的传统习俗,其实在大寒时节,广东人要吃糯米饭,南京人爱喝鸡汤进补,当然也有人吃八宝饭。具体南方大寒吃什么?下面带你了解情况。

在小寒大寒,老广讲究要吃“暖笠笠”(意为热乎)糯米饭应节,以取滋补驱寒之功效。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饭应该是早上吃,只是现在只有晚餐才能“凑齐一家人”,才逐渐改为晚上吃糯米饭。老广的糯米饭是由虾米、腊肉、花生、糯米等热量较高的食物蒸煮而成,适合养胃暖胃、补中驱寒。

首先准备糯米若干,通常纯糯米煮出的饭会太软,没有嚼劲,所以建议加少量沾米,三成就可以了。放水煮到七成熟,就加入切碎的腊肉、虾米、冬菇等,想再好吃的就加鱿鱼、瑶柱。饭熟后,喜欢的就炒香几粒花生,同葱一起下,捞匀就可以了。

大寒吃哪些传统食物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我提醒,大寒节气饮食上应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这类食物包括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还有羊肉。中医专家认为在温热食物中,羊肉性价比最高,可以用山药、当归、胡萝卜、芡实搭配,佐以生姜、大葱等调料,每周吃一次,这样更有利于冬季养生。

大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大寒节气吃八宝粥、糯米饭、年糕等传统食物。大寒代表寓意: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食糯即在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大寒节气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

大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天气寒冷、湿度低。

大寒的风俗有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