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核气恶心想吐怎么办
1.痰气郁结
证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多见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主方: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药:法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
梅核气若肝郁气滞较甚,可加香附、郁金、白芍、枳壳;痰多呕恶者,加橘红、瓜蒌皮、川贝;纳呆便溏加白术、陈皮、苍术、炙甘草;嗳气泛酸加旋覆花、代赭石;肝郁化火加牡丹皮、栀子、天花粉等。
2.肝郁气滞
证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赤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郁金、佛手、炙甘草。可加半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等药。
3.肝郁失音
证候: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抑郁愈甚,症状愈重;亦有因情绪激动后声音突然嘶哑;或语音全无,短数小时,长者可数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时却发声正常。咽喉检查均无异常。常伴有情志不舒,多疑善虑,少言寡欢,胸闷胁痛,失眠心悸,月经不调等。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治则:疏肝解郁行气,畅喉开音。主方:诃子清音汤。方药:诃子肉、桔梗、甘草、郁金、香附、木蝴蝶。
苔腻夹痰湿者,加薏苡仁、泽泻、车前草。
二、梅核气恶心想吐的饮食调理
随着雾霾天气加上秋天的到来,咽喉患者在不断的上升。雾霾首先影响的是咽喉,咽喉不适要担心梅核气找上门。要是得了梅核气怎么办呢?如何来治疗呢?
心理压力大会出现“梅核气”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咽喉不适也有可能和心理状态有关。临床上有一种咽部疾病“梅核症”,也叫“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物感,梗阻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适当排解压力,对咽喉部健康也至关重要。
梅核气如何治疗
1、天突穴按摩
患者每日不定时用一手食指向胸骨上窝处(天突穴)反复按压,力量适中,每次按压10余下,以自觉局部有酸、胀、微痛感为度。连续施术2个月,一般患者按压半个月左右即可有明显的效果。
天突穴属任脉,又名玉户、天瞿,出于《灵枢经》,为阴维、任脉之会。本穴内应肺系,外通气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可宣肺平喘,清音利痰,行气利咽,宽胸理气,降逆化痰,宁心安神,主要用于咽喉部多种疾病的治疗。
2、半夏厚朴汤
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三、梅核气有什么注意事项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一些不当医疗行为等,咽异感症有日益增多趋势。
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可以碰到类似病情的患者,主要表现以咽部异物感为主,但吞咽进食并无障碍。
咽部异物感包括:团块物阻塞感、痰黏着感、针刺感、火灼感、虫爬或蚁行感等等,因人而异。这样的病人,经过仔细的专科检查后有时并未发现咽部的异常体征。
这类患者在就诊时往往思想负担较重,焦恐或抑郁,常说道:“我到底得了么病,看了那么多医院花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是诊不好?”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恐癌情绪。
关于这一疾病,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的《黄帝内经》中已有“喉中介介如梗”等类似症状的记载,到隋唐以后,开始认识到本病与“七情”(怒、喜、思、悲、恐、惊、忧)有关,如《灵枢》有“胆病者,善太息……恐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宋·仁斋直指方》指出,“七情气郁,结成痰延,随气积聚……咯不下,吐不出”,并首次以“梅核气”命名,并沿用至今。
从上述可以看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情志相关,其病机关键为气郁痰凝。
所谓“梅核气”是指咽部感觉异常的一种主观症状,为咽部的功能性病变。本病的突出症状为咽部异物感,但不妨碍吞咽进食,但是作出“梅核气”的诊断来之不易。
医生必须根据病史、症状、全面的体格检查、X线及胃肠功能检查,排除局部及邻近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后,方可作出本病的诊断。这是因为咽部的神经支配极为丰富,仅咽后壁就有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颅根及颈交感神经的分支。
因此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就可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异常的感觉。
临床上许多咽部异物感的病人通过全面详细的检查多可以找出器质性病因。
在引起咽部异物感的器质性病变中,我们常见的有:
⑴咽部疾病: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悬雍垂过长、舌扁桃体炎或增生、咽囊炎等。
⑵邻近器官的疾病有:鼻窦炎、茎突过长、颈部肿块、瘘管及淋巴结炎、食管疾病、颈部疾病(如颈椎病等),另外还有牙病、耳病、甲状腺疾病。
⑶远离咽部的疾病:心肺疾病、胃部疾病、胆结石等。
⑷全身性因素:变态反应、甲状腺减低、风湿病、痛风、重症肌无力、贫血、糖尿病等。
四、梅核气的发病原因有什么
喉阻塞是喉部或者邻近的器官发生辨病使得喉咙气道变窄并且呼吸困难。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且是一组症候群。由于喉阻塞所引发的缺氧,如果没有及时就可能引发窒息,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下面我们来看看引发喉阻塞的病因。
引发喉阻塞的五大病因
(一)炎症:如急性会厌炎、小儿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部邻近部位的炎症,如咽后脓肿、咽侧感染、颌下蜂窝组织炎等。
(二)喉外伤:如喉部挫伤、撞伤、挤压伤、切割伤、炸伤、烧伤、喉气管插管性损伤、内窥镜检查损伤等。
(三)反应性或神经血管性水肿。
(四)喉部异物:特别是较大的嵌顿性异物,如塑料瓶盖、玻璃球、大的中药丸等。
(五)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多见于甲状腺切除手术)。
慢性喉阻塞的病因
(一)喉外伤后遗症:如瘢痕性喉狭窄,医源性损伤(如气管切开、内窥镜检查、气管插管特别是长期带气囊插管)引起的喉部肉芽组织增生或软骨支架坏死性病变。
(二)喉部良、恶性肿瘤手术后引起的瘢痕性增生(如较为广泛的声带乳头状瘤、各类半喉切除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