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护理扭伤的具体方法
扭伤冰敷的方法:
冰敷,对于运动损伤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之一。冰敷方法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般患者都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冰敷方法,所以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下。
首先,冰敷的原理在于:减少以及减缓组织胺的释放,减轻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微循环及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 减少血管内皮 细胞的作用和血栓的形成;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等等。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创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微循环障碍以及由其继发的组织损伤反应并不明显。所以冰 敷要尽早,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早期合理的冰敷就可以达到减低组织创伤程度和加快组织修复的目的。
那么冰敷该怎么做呢?跟大家介绍一下:
1、部位:
疼痛或者肿胀发生的部位
2、 材料:
冰水混合物最好(我最爱跟患者描述的就像肯德基里面售卖的“冰饮料”那样),其次是例如冰棒、 化学性冰袋、冷水等等。
3、 时间:
一般每次20-30分钟。(这一般就是冰块化掉所需的时间)
4、 频率:
每隔3-4小时一次是常用的方法。
5、 疗程:
一般在受伤后48-36小时内使用。[1] 适用于跌打损伤,与热敷相结合效果更好应该在扭伤之后24内冰敷,阻止毛细血管的继续破裂,降低红肿。
冰敷方法前后有别的口诀看状况冰敷使局部血管收缩、血循减少,因而降低组织新陈代谢率,抑制炎性反应,这对运动伤害或急性关节炎如痛风、退化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若能在第一时间使用,事半功倍。若错过这时机,炎性反应已进行或如火如荼,要不要冰敷,须视临床症状决定,不是一味口诀式的“前三天冰敷、后三天热敷”。
二、为什么受伤冰敷最好
让我们来看看冰(冷)的生理作用,依据冰的生理作用有:1.强化胶原纤维,2.使局部血管收缩,3.放松肌肉,4.局部麻醉、止痛,5.消炎、降低局部的新陈代谢速率,抵消发炎所引起的红、肿、热、痛,并改变组织的反应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系将冰块、冰水袋或含有特殊化学物品的冰敷袋直接覆盖在皮肤表面,每次约冰敷15至20分钟,等20至30分钟后再冰敷一次,必要时每隔2至4小时再冰敷一次,则可将肿痛瘀血减至最低的程度。刚开始冰敷时会感觉局部冰冷,最后局部皮肤的知觉会暂时消失,等局部的疼痛消失时,就可以停止冷疗。
运动时若发生急性的撞伤、关节韧带扭伤或肌肉肌腱的拉伤,应该立刻停止运动,同时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使用弹性绷带施行压迫性的包扎,并设法抬高患部。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是处理急性运动伤害的四大原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RICE原则。停止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於继续活动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肿胀现象,并预防伤势恶化;压迫和抬高患部的目的也是为了止血和消肿;而冰敷除了上述预防伤势恶化、止血、止肿的作用外,还有止痛和放松肌肉的效果。
三、冻伤的病因
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
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
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3.全身因素
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四、冰敷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1.准备冰袋:
超市购物的大塑料袋,内装水600ml-800ml,置入冰块,冰块与水的比例约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据膝关节大小自行调整。扎紧袋口,尽量排除口袋内空气,这样冰袋容易贴服。
2.冰敷部位:
损伤部位及外围2-3cm左右的皮肤。康复期活动度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
3.注意事项:
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毛巾相隔(有伤口的患者,可在伤口愈合顺利的情况下(医生判断),保留2层敷料外加1层保鲜膜防潮代替毛巾);一般来说,关节损伤或者术后康复练习每次冰敷持续20分钟左右,头次冰敷可能要持续25-30分钟,这样会感觉到整个损伤部位都“凉透”;需要提醒的是,皮肤冰痛持续5分钟要停止冰敷,防止冻伤;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轻度损伤(淤血少、肿胀不明显)可冰敷3-5次;重度损伤(淤血多、肿胀明显)需增加至6-8次。
4.冰敷禁忌:
大面积组织受损、感染性休克、皮肤青紫时,不宜用冰敷,以防组织坏死。 枕后、耳廓、阴囊等处忌用冷敷,以防冻伤;腹部不宜冰敷,以防引起肠痉挛或腹泻;冠心病伴高热患者,应避免足底冰敷,以防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
许多球迷们看到运动员打完比赛后,用冰桶泡脚,用冰袋敷膝盖,对这类行为非常疑惑。不禁发问:不会受寒吗?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医讲究的风寒论。但事实上冰敷的做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且很安全,不但不会使运动员患有伤寒,反而还可以延长职业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在运动员口中堪称神器。
原理
当运动员进行完比如篮球比赛这种对抗比较激烈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之后,会有许多毛线血管破裂。这是冰敷的目的就和崴脚之后的冰敷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强烈运动或比赛后肌肉微细结构破坏,冰敷或冷水浴收缩受损处肌肉的毛细血管,使运动中造成的肌肉微细结构破坏不会继续扩大,从而缓解运动时对身体的损伤。如果这时候选择的是热水浴的话,较高的温度会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会会加速受伤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肌肉微细机构的破坏加重。
方法
冰敷必须在运动完后的1天至4天内完成才有效果,最好是运动完就进行冰敷。
冰敷需要拿一个冰袋,里面装上冰块和水,使水温在0度附近。将冰袋敷在膝盖处或其他所需要的的部位即可。切记时间不可超过15分钟,不然可能冻伤。
多数冻伤是以可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做好防冻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冻伤预防多加衣
提高耐寒能力: ①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耐寒锻炼,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 应从热天开始)。 ②掌握冻伤规律,抓住防冻重点,例如容易发生冻伤的天气,主要是冷天和大风天,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天气;易冻部位,主要是身体暴露部位和肢端,如手、足、耳、鼻、颜面等;易发冻伤的时机,多在战士单独执勤、特别是在站岗放哨时往往站立不动,或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分队等。掌握好以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是可以减少或防止冻伤的发生。 ③加强行政管理,做好物资保证。落实防冻保暖措施,入冬前维修门、窗、火炉、火墙,草垫。衣着应温暖不透风,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能过紧。 ④积极改善伙食,饮食时间合理安排,间隔不宜太长,注意质量,并保证吃热食。 ⑤运送伤员途中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立即用火烤或用雪擦受冻部位。 (二)战士或个人防冻应做到“七勤”“六不要”即: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准备防寒物品;烤换鞋袜、鞋垫,尤其是“汗脚”的更应注意;勤活动手足,揉搓额面;勤用热水烫脚;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不要酗酒。 长期驻防寒区的部队,历年都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冻经验,只要把这些措施和经验认真重视,勇于实践,就能取得在严寒时的行动自由。
目前有很多爱美的女性都在追求明亮魅力的大眼睛双眼皮的,因为这样会使容颜更加的有气质,但是有些人的她们的眼睛天生就是单眼皮的小眼睛,这样是很影响美观的,于是就会通过做双眼皮手术来有效改善的,双眼皮手术后一般建议手术后前三天都是进行冰敷护理。
双眼皮手术后一般建议手术后前三天都是进行冰敷护理。因为双眼皮刚刚做完,皮下的软组织会造成损伤,毛细血管会有出血点的情况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进行冰敷,主要是让皮下毛细血管的出血点进行收缩,抑制出血的情况出现。减轻双眼皮手术的血肿和淤青的情况。三天以后皮下的毛细血管出血点也就基本愈合了。一般双眼皮手术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冰敷的时间太久会容易造成局部软组织冻伤。每天可以冰敷2-3次。但是冰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冰袋上面套一个保鲜袋、垫一块纱布,主要是防止冰融化以后水流出来滴在眼睛上。
手术三天以后,双眼皮冰敷就不需要了,因为皮下的血管组织基本愈合了,这个时候利用热敷,可以让眼周的血液循环加快,并且加速淤血的吸收和消肿。
注意:热敷时可以用毛巾打湿后,放在保鲜袋里面以不滴水为标准,每天建议2-3次,时间为15-20分钟,一直热敷到自己觉得肿胀基本消退即可。
以上是关于做双眼皮手术的一些相关知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好术后的护理事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