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老中医延长寿命的秘方,中医经验的治疗法

时间: 2023-07-17 04:39:05

一、老中医延长寿命的秘方 

1、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众所周知,只有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才能享受到营养饮食、良好的医疗条件以及丰富的业余生活。英国学者研究发现,富人体内DHEA-S激素水平高于平均或低收入人群。这种激素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记忆力,延年益寿。

2、多与女性相处

有相关研究显示,多和女性朋友都接触的男性寿命比较长,而且你知道吗,幸福的婚姻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延缓衰老的。

3、结婚

一项针对5亿名男性的调查研究发现,已婚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单身汉长10年。而已婚妇女较未婚女性平均寿命长4年。而婚姻对男性来说尤其有利。

4、营养膳食合理膳食绝对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步。此外,研究还发现,被喂食油腻食物的老鼠其后代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老鼠更高。

5、适量饮用红葡萄酒

红葡萄果皮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该成分对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病症均有防治作用,还能延缓衰老。

6、合理夫妻生活

在接受调查的众多中年男性中,夫妻生活正常的男性,其平均寿命是其他人的两倍。

二、中医经验的治疗法 

从肝论治

决明子12g,密蒙花10g,白芍药10g,枸杞子10g,菊花9g,熟地黄12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9g,泽泻9g,茯苓9g。滋补肝肾,清肝明目,填精益髓。

用生地黄10g,五味子10g,何首乌10g,山茱萸10g,白芍药10g,桑椹子10g,覆盆子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石斛10g,泽泻10g,密蒙花10g,黄芪15g,丹参10g。滋补肝肾。

菟丝子20g,旱莲草15g,枸杞子20g,女贞子15g,知母15g,黄柏12g,山药20g,熟地黄15g,山茱萸20g,麦门冬15g,甘草6g。治疗更年期及绝经期女性干眼症。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药、川芎、夏枯草、麦门冬、天门冬各15g,石斛18g,沙参、菊花、女贞子、决明子、桑椹子各15g,甘草10g,制成水丸,10g/次,3次/日。

从肾论治

熟地黄、枸杞子、当归、枇杷叶、木贼草水提纯沉淀后,制成水丸,如桐子大。12粒/次,2-3次/日。

枸杞子15g,熟地黄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石斛10g,珍珠母30g,佛手10g,郁金10g,栀子10g,水煎2次,浓缩取液,100ml/次,3次/日外用清润液:菊花10g,白芍药20g,黄芩10g,千里光15g,薄荷5g。蒸馏浓缩取汁用消毒纱布湿敷眼部20min。

中药保健茶方

1.枸杞决花茶可用菊花、枸杞子用热水冲泡,可以使眼睛明亮,消除眼涩,及熬夜出现的黑眼圈。

2.决明子茶取决明子20克,炒香后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待续水多次茶色变淡后更换。长期服用能养肝明目,增强视力;还能降脂减肥,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症;又能润肠通便。

三、中医的偏方巧治病 

感冒、头痛

1、把双脚泡在温热的姜水中,姜水最好漫过脚面,以水浸到脚踝为适宜。泡脚的时候还可以往姜水中放少许的食盐和醋,然后不断往里面加入热水,一直泡到脚面变成红色为止。

2、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偏头痛

1、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

2、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面部暗疮

1、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

2、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

1、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

2、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

1、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

2、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牙周炎

1、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

2、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

口腔溃疡

1、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

2、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头皮屑

1、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

2、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

四、老中医推荐多款养发秘方

一、乌发秘方有哪些

原料:核桃仁200g、大杏仁100g、红枣400g、葡萄干100g、蜂蜜600g。

做法:400g大枣去核加刚到枣肉一半的水,盖保鲜膜微波炉大火5分钟,拿出再加一半水再5分钟就得到枣泥,因为是做蜜膏所以不要去掉枣皮。黑芝麻、核桃仁、大杏仁分次放进料理机里打碎。最后打枣泥跟葡萄干。

我们将一层果仁料、一层枣泥葡萄干泥分成几层装到罐子里面,最后再加入所以的蜂蜜都均匀的用开水冲开之后做成茶喝。

功效

(1)黑芝麻150g——性味甘平,有补血、祛风、润肠、生津、补肝肾、养发等功用,能改善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头晕耳鸣等症。常吃芝麻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神经衰弱、贫血、早年白发、末梢神经炎等病症。科学家还发现,芝麻中所含的维生素e是一种长寿因子,它不仅能促进毛细血管的增生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过氧脂质沉淀在血管上形成血栓,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延缓细胞衰老,使人精力充沛,耐力持久。芝麻还是保持皮肤细腻的美容食品,每天坚持吃黑芝麻皮肤就会呈现出光泽,曾经是粗糟干裂的皮肤就会变得细腻柔软更有弹性。

(2)核桃仁200g——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可防止细胞老化,不但不升高胆固醇,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核桃仁含有大量维生素E和亚麻油酸,是人体理想的肌肤美容剂,经常食用有润肌肤乌须发、补肾润肠强壮身体的作用。

(3)大杏仁100g——富含蛋白质、植物纤维、维生素E,也是钙铁锌等各种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大杏仁有降低胆固醇、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还能帮助身体抵御氧化损害。

(4)红枣400g——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药物之一,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大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常用为滋药,治泻痢、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等症;枣泥又可做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能。常吃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且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

(5)葡萄干100g——能改善直肠的健康,因为葡萄干含有纤维和酒石酸,能让排泄物快速通过直肠,减少污物在肠中停留的时间。葡萄干中含有的白黎卢醇,能有效地防止细胞恶变或抑制恶性肿瘤的增长。

(6)蜂蜜600g——蜂蜜性平,味甘(甜),常作引药用,它富含维生素A、C、D、E、B、氨基酸、矿物质,能促进消化吸收,镇静安眠,提高机体抵抗力,蜂蜜几乎含有蔬菜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在冬季每天喝上3—4汤匙蜂蜜,既补充营养,又补中益气。

二、黑发的食疗方法

1、将黑豆淘洗干净并经反复蒸、晒后,贮于瓷瓶内,每日食2次,每次食6克,嚼后淡盐水送下。同时,每天再吃鸡蛋1个,大核桃仁2个,坚持服用,必有疗效。

2、取大核桃12个,剥去外壳及肉上衣膜,将核桃肉炒香切碎备用,另取枸杞子、何首乌各60克,小豆或黑大豆240克。先将枸杞子与何首乌加适量水同煎,至汁浓后滤去渣,然后将炒香切碎的核桃肉和黑豆一起投入汁中,再同煎至核桃肉稀烂、汁液全部被黑豆吸收为度。最后取出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6~9克,早晚空腹或饥饿时随时服用。

3、将鲜桑椹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然后加水再煮,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后,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为粘稠时,加蜂蜜300克煮沸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饮用,每日2次。

4、取核桃仁1000克,放冷水中浸泡3天,取出后去掉皮尖,然后将适量白糖放入锅中,待溶化后倒入桃仁中搅匀,冷后即可食用。每日吃2次。每次10克。将黑芝麻、鲜桑椹各250克捣烂,再加入蜂蜜少许调匀置瓶中,每次1汤匙,用白开水送服,每日3次。

5、糯米泔水发酵搓洗法,将淘糯米滤下的泔水,沥取基底层存放3日,待其发酵变酸后,用其擦搓头发,后清洗净,每日1次。经久使用,能促使白发变黑,而且有润发、使头发乌黑发亮的功效。

6、大豆煎,用米醋、大豆,以米醋煮豆至烂,去豆煮稠,涂发,能乌须黑发,使白发变黑。

7、黑豆250克,白果30粒,研碎炒熟,黑芝麻100克,何首乌150克炒熟,四味混合后放入瓶中,每天早饭后服用30克。

中医有好多很有疗效的秘方你怎么看?

从小学起就开始踢足球,后面进了大学以后踢过飞利浦大学生联赛(暴露年龄了)、李宁杯大学生联赛。我们学校在湖北,但是没有体育专业生,是传统学生组强队,训练很辛苦,强度跟专业队没差别。但是我们是普通学生,身体素质也是比普通人稍好而已,这样大运动量加上在人工草坪上练,成绩是出来了,但是后面70%队友都有伤。我在大三时候就确诊有髌腱炎,两个膝盖严重伤病,在武汉体院校医院都看过,针灸、打针无数,十多年来光买药、护具的钱就好几万了。
后来到了深圳,因为喜欢踢球,所以带伤踢,一直不停,本来也是对它不报希望了。有个朋友在一个中医那里治好了,也是髌骨的问题,推荐我去。去了以后,医生检查以后,就说不是大病,是筋的问题,就坚持去推拿。第一次去的时候,走路都走不动,一拐一瘸,两个膝盖很硬,后来按了几次后按开了,整个膝盖就舒服多了,也不会有咔咔响的声音,恢复了5成,至少我下雨时候不会疼了。


按摩一共六次,第六次的时候,医生给了我一小瓶药水,还教了怎么用,告诉我前面我朋友也是用了这个药水才好的(他现在可以正常踢球了,那个时候伤的很重,走路都有困难)。我就随便调侃说你这个药水是神药啊,可以搞个专利的。他不无遗憾的说:这个药,估计现在都没有了,我家里就剩一点了,因为你跟XX医生是朋友,跟你聊得来,就送你一点,算大家缘分了,以后其他病人我不送了,自己用。我就说:这个药水很难做么?他回答:这个药水,是我老婆(XXX医生的表妹)3年前去广西一个县里面(横县还是藤县当时听不清楚),偶然机会听说有个老中医有种药酒很好,打听以后就去买了。很贵,一瓶酒1000毫升左右,花了2000多,那个老中医家里也很远,70多岁了,没有孩子,只有几个远房亲戚照顾他,不知道他还在不在?那里也没有电话,如果他不在了,可能这个方子就没哟了。我今年过年回在去看看,这些年靠这个药,最少治好了20多个病人,都是严重的骨科病,你这个病其实算轻的,你用2个月后就会好。

我当时感觉非常幸运,连连道谢,也送他点礼物。(医生治病如果不给钱,病人的病也很难好,这个是我们这里的规矩,估计也是医药界的规矩吧),这个药水一直在用,伤情已经恢复了75%,实际上比我在读书时候的状态还好,已经不疼了。

故事2:
我妈妈从93年起,就被误诊有肝炎,然后吃了十多年的肝病的中草药。我妈是中医院毕业的,懂医术,加上其他人给的方子(确实是好方子,治好了不少人),吃的方子是没问题的,但是因为你其实没病啊,所以这个药反而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02年我爸带她去医科大检查,结果大吃一惊,我妈都傻了,医生说你肝病早好了,或者以前根本没有,现在主要是胃窦炎,然后你这些年吃药太多,肝现在负担重,反正有炎症,你停了药就好了。后面停了药,人反而好了,但是就有了胃病。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机缘巧合,也让她治好了胃病。
后面我也就这个事情说过我妈,为什么不多去复诊,然后这些年为什么不去检查?早检查其实可以避免这个乌龙的。后来我爸说,当时广西很多地方流行肝炎,当时你妈工作单位好几个甲肝乙肝的,他们一起外出吃过饭,所以当时就怀疑有这个病。后来去县医院检查,果然是呈阳性的,就验证了我们的怀疑。。。,这个不多表了,以前医学检查落后,现在发达了,大家有病还是多检查,不要乱吃药,我妈妈懂医学治肝炎倒是有几手,但是她自己不去检查,是最大的错误,一生的教训。
人有什么病,他自己就会想法去治。就像我有膝盖伤病,我就一直攒钱要去做手术(跟电视上的球员一样),或者打听哪个医院骨科好。我妈妈就天天打听哪里有胃病的方子,她还是很相信中医的,西医的药她吃太多了,胃bi治 四大叔之流的,我们家的纸盒都可以卖好多钱,她就说这个药刚刚吃的时候可以,后面其实不治本。
终于有一天,她从一个壮医那里得了方子,具体细节她没有说,只是说那个人也是说了四个字:机缘巧合。。(这些神医、秘方的人都喜欢神神叨叨的,我刚刚开始还这样说,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也才理解,因为这个东西其实非常珍贵,可能是祖传很多代,经过很多人验证的灵验的东西)。然后回来就去找药了,那段时间我不在老家,爸爸电话里面说:那个方子吃了几次了,妈妈的病好了很多,但是头痛的是,好几种草药只在我们老家深山有,而且长的慢,非常难找。因为长的慢,收的人少,也没药农愿意种。今年春节的时候,妈妈很高兴的告诉我,病好了,原来不能吃辣的,现在没有忌口。就是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劝她少吃点。然后我舅妈的胃炎,也是被我妈治好了。包括以前采药认识的几个家里很穷的老人,他们也有胃病,各种各样的胃病,都来找我们拿药,也都治好了。

故事3:
其实我家认识有医术的人还真不少,有户人家有白发转黑的秘方,也是药酒的,这个事情也就我家和他家至亲知道,后面有亲朋去拿过药,第一次效果不错,变黑了,第二次第三次就差了,感觉药酒变淡了,然后效果就没有了。他家其他药也是这样,但是他孩子的病,同样的药,很快就好了,其他人就不行。

看过以上几个故事以后,大家有什么感觉?
我始终相信中医有他独特的地方,我也不想陷入中医西医谁好这个辩论里面。我从小接触中医,西医是标准化生产人才可以相对快的成才,中医要培养一个好医生真的很难,需要他有对人体经络、中药药性、甚至对易经和宇宙规律有一定理解,中医和西医治疗方式上不同,仅此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中医秘方没有流传下来?有几个原因:
1.没有人去收集整理这些方子,民间流传下来的方子非常多,我们就谈谈疑难杂症的方子吧,去过广西很多县城,每个县城这样的奇方起码有1-2个,整个广西就有几十个。但是目前真正能流传保存下来的,不到一半,随着老中医人身老去,这些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就跟他们一起故去了。我了解到没有人在做收集整理这个工作,中医学院医科大都没有认真在做这个事情。

2.没有人知道谁有这个方子。真正有用的方子,不在大药铺,而是在民间。这个是最神秘也是最核心的地方,很多好的药方,只被老中医本人拥有,而且只针对最最亲密的人,或者很小的圈子里面使用,外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比如故事3,他家的药方,只给至亲用,外人拿的效果就不好。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啊,你是一个中国人就懂的!!

3.需要有人去验证优化。中医的药方是根据不同人情况变化的,所谓很多秘方,也有的是糟粕,因为古人有的东西的认识是迷信的,或者干脆就是错的。今人继承了药方,不去整理验证和优化,就没有好效果,没效果,大众怎么信你?年纪大的中医不去做这个工作,以后年轻人也不会去做,更不知道怎么做。

中医现在信的人也开始多了,深圳这里的中医馆,比广西很多地方都多。我们家那里的中医,属于壮医,是中医的一个流派吧,壮医有很多瑰宝,但是现在日渐式微,大家总以为是边边角角的东西,或者冠以偏方的名称。虽然轮不到我等操心,,偶然想起,也是很难过。

你见过最神奇的中医治病案例是什么?

不说最神奇,就说自己亲历的事,88年大儿子不足一岁,有几天拉肚子,食苞米也完粒拉出来,附近几个乡村卫生站都诊断急性肠胃炎,可就是打针吃消炎药没有效果,村中老人也建议用一些草药煅烧泡水喝也没多大改善,那时自己对中医知识也懂点,就是不敢用药,光着急,看着小孩一天天瘦弱下来,无精打采的样子,我这个新爸爸那种心痛是无可言状的。心痛归心痛,医生还是要看的,最后一次再找我村出名的村医(听说是韶关医学院进修过的)看病,诊病过程中我问他,X医生,小孩拉稀,完谷不化,是不是胃中无火?他说中医是这样认为的,我再问,中药有个理中汤(丸)是不是扶胃火?他也说中医是这样认为的。我得到他的确定,自己有点信心要尝试一下。于是找借口到另一个村医生处买了三丸理中丸,小孩对腊丸难吃,我用开水把半丸泡烂灌服,隔三小时服一次,过一天,小孩拉的便便开始成条状,胃口也大开,于是我把那些西药药散停了,坚持吃完这三丸,小孩精神,胃口都换了一个人,完谷不化的情况基本没有了,回复了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分享这个情况,说明中医药的神奇体现出来,

本人亲历:小时候眼睛患复视,一个东西看成两个,西医打针服药一个月不见效,姥爷领着去见一老中医,开了三付药,服了两付药即痊愈了。

一生中见到最神奇的中医治疗法:
小时候我师傅不论任何病患,基本上是没有开口服中药,都是采用各类适应患者土草根或叶,煮汁热肤推擦熏洗推按,效果都不错,这个也可是中医行业的神奇疗法吧。
诊断也是特别法:看指甲,观气色,闻声音,擦肤质,揉肉感,按筋,摸骨感,查穴位等,集合各症状才给于综合解释。这也是较为少见的现象吧。
啰嗦多了,只是怀念前辈的经验,值得记忆。

我从今往后故意不答这些问题了!!

中医治疑难怪病本来是家常便饭,倒是今天的一些人,不是怀疑就是抹黑,有的人承认中医的奇妙,却往往遭人非议。

我本来是行医50年的中医,我都不想谈这些问题了?!

我在河南原阳有个李姓老师,四代家传的接骨,粉碎性骨折也就是两个月治愈,完好无损,不留任何后遗症,这算不算典型案例?

我们这边,豫北最大的医院,外科手术多的很,往往有一两个伤口不愈合的。

这时候医生就推荐去本地找一个老中医去治疗,这个老医生也是家传秘方 专治伤口不愈合

我的亲身经历。

大概是1984年,一位退伍军人的左腿被巨石压伤,有名的大医院建议截肢,可家人不愿顶梁柱少只腿,也没有那笔开销。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心态找来了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草药老郎中试试。

这位“郎中大人”架子不小,酒足饭饱之后要求邻里把病人弄出来给他看看。三个精壮好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病人架至堂屋,他趁人不备一拐仗打在病腿上,然后十分敏捷地用接骨连伤的手法接骨和包草药。换药几次后就可以扔掉双拐了,后来恢复的非常好,干农活几乎无大碍,至今还是一位的老玩童。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中医的博大精深。他不用繁杂的诊前检查化验,望闻问切便知来拢去脉。花钱少,见效快,但没证[捂脸][捂脸]

膀胱癌血尿,一剂见效,三剂尿清亮尿。

我儿子五.六岁还经常尿床,当时带他去看中医,哄他喝了一个星期中药,效果非常明显,只偶尔尿一次,隔一段时间时又喝了一个星期中药,从此彻底告别尿床。后来我儿子感冒发烧咳嗽我全部给他喝中药,效果也都非常好,三四天基本就好,一点不比西医差。

治倔眼一夜就好。口疮四小时以内就好。

感动!老中医行医80余年,逝世后把秘方刻在墓碑上,秘方是什么?

医生本身并不具备超能力,他们依靠自己的毕生所学和赤子真心抢救每一位病人。老中医袁淑芳便是其中之一。

一入医门无回头,行医济世八十载

袁淑芳老人出生于河南省平县芦庙乡盘龙村,家族世代行医济世。袁淑芳在家人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从16岁开始,她便研究学习中医医学,学医本就是众多专业中难度极高的,建国初期更是艰苦。袁淑芳学习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每当油灯燃尽时,便借着夜晚的月光继续研读医书。刻苦和努力让她收获坚实的医学基础和炉火纯青的医术。

袁淑芳一生行医80余年,拯救3万多患者的生命。她在当地的袁氏妇科坐堂出诊,凭借自己研究的药方和一颗济世救民的仁心救治了周边的无数百姓,大家都很尊敬和信赖这位医术医德并举的医生。她的侄子曾夸赞袁淑芳几乎不会被什么病情难倒,能够迅速判断病情且对症下药。不仅悬壶济世,袁淑芳还对自己的医术研究总结归纳,编写成册然后出版。

家族世代行医者,公开药方刻墓碑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袁淑芳的丈夫王鸣周同样出身于中医世家。她的影响和教导下,儿女们也从事着与医学相关的工作。大儿子王泰升曾经在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一职,由于优秀的工作表现被评为“华夏医魂”优秀人物。她的女儿也在医学上颇有成就,算是继承母亲衣钵。由此看来,袁淑芳和家人们都与医学有着奇妙的世代缘分。

2006年,身体状况愈发糟糕的袁淑芳,考虑到家族医学的传承问题,尤其是自己用于医治病人的药方难以留存的现实情况。她支撑着年迈的身体将80年的行医经验和药方都总结成文,药方涵盖内容极广。临别之前,袁淑芳将子女们召唤至床前,交待儿女们在自己逝世后把药方都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以便后代医学者们借鉴学习。

公开家族内部和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需要多么无私和宽大的胸襟,袁淑芳可是冒着家族医学事业立足的风险做出的决定。作为一个无私伟大的医者,她最为牵挂的始终是每一位需要救治的患者,药方是帮助病人的,而不是帮助医生获得荣誉和地位的。“医者父母心”,真正的医者考虑的都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08年清明节,长子王泰升特意从北京赶回老家河南,完成母亲的遗愿。他请到一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母亲的药方全部刻在墓碑上,整整耗时一个多月。同时,为歌颂母亲的高尚医德和无私大爱精神,墓碑上还刻有两副缅怀对联。

袁淑芳老人的事迹广泛流传开后,中国各地的同胞们纷纷到老人墓前祭拜,有远道而来为生病的朋友或自己摘抄药方的,也有许多前来祭拜的医学教授和学医的同行,将袁淑芳老人的药方抄录成册,进行学习和借鉴。老人的药方不仅治愈许多求药的普通百姓,也对中国医学界尤其是中医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老人的墓前依旧人来人往,有专程祭拜并表达谢意的,也有初次拜访抄写药方的。袁淑芳不仅受到患者们的尊敬,更加难得的是同行们的赞赏和爱戴。每年扫墓时节,人群络绎不绝,老人的“造福世人,惠及后世”的初衷也未被辜负。

袁淑芳老人留给世人的不仅仅药方,更多的是大爱无私的情怀和悬壶济世的医者精神。她的至善至美将影响她的后代以及无数的行医者,让医者的爱和奉献永远地传承下去。

医生当之无愧“英雄”称谓,无论何时,他们都是时代和人民的英雄,依靠平凡的双手缔造无数的奇迹。袁淑芳是老一代英雄,后面还将有无数英雄纷沓而至,在时代长河中点燃希望,照亮每一个人的内心。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