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中药材,它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非常悠久,这种药材在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广泛种植。天竺黄的药用价值极高,和其他药材相比,它的价格也很实惠。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天竺黄的作用有哪些以及天竺黄的功效有哪些。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从小编了解的信息来看天竺黄这种中药有清热祛痰的效果,当然它也有一定的凉心定惊的功效,所以如果小孩子经常夜晚啼哭或者是出现抽搐的症状都是可以使用这种药物的,但是患者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过量用药或者是用药不足都会影响药效。
天竺黄这种药材在我们国家的南方广泛被种植,它取自青皮竹或者是花色老竹的分泌液,竹子的分泌物干燥后的块状物就是天竺黄。天竺黄的高产季节是在每年的秋季和冬季。这种中药材的药用价值极高,而且安全性也非常好,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是患者朋友们在服用天竺黄的时候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人们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药物。除此之外患者用药的时候也需要忌口生冷的食物尽量的不要接触,它们容易影响药效的发挥。如果患者朋友们在服用天竺黄的时候还需要服用其他类型的药物,那么尽量的分开服用,这样可以让药效发挥到极致。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天竺黄清热去痰、凉心定惊效果特别好。这种药材广泛分布在云南、广东等地,当然它在广西的一些地方也有种植。这种药材的高产季节是在秋季和冬季,它是竹子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人们在食用天竺黄的时候一定要在医嘱下食用,而且千万不能过量,过量也容易起到相反作用。
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天竺黄的副等,要更多天竺黄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天竺黄简介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天竺黄的药用价值天竺黄的药用附方天竺黄的配伍应用天竺黄的副作用 天竺黄简介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本品呈不规则的细碎片块,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乳白色者断面平滑显光泽。灰蓝色者稍粗糙无光泽。质略轻,松脆易碎裂,吸水性强,但不溶于水。投入水中可产生气泡。置舌上有吸附性粘舌感。气无,味淡,微有清凉感。以块片状,少碎屑,色乳白,光亮干燥者为佳。
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
二药同名,但为不同之药。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竹黄为肉痤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功效镇咳化痰,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天竺黄图片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1、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神昏
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2、痰热咳喘
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3、清热豁痰
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痰涎壅盛者,可与犀角、牛黄、羚羊角研末冲服。
中风痰迷不语,可与牛黄、麝香、蝎尾研末冲服。
4、安神定惊
用于小儿惊风,症见抽搐,身热昏睡,喉中痰鸣,痰热盛者,可与黄连、僵蚕、朱砂、青黛、麝香研末冲服;痰盛者,可与胆星等同用。
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可与蝉蜕、僵蚕、郁金、山栀、甘草研末冲服。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性味】甘,寒。
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的药用附方
1、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2、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治小儿哮喘: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蜂龙汤《丁金元方》)
5、治: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
天竺黄的配伍应用
1、天竺黄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热除湿,化痰止咳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等症。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2、天竺黄配菖蒲,竹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症,疗效大增。
3、天竺黄配胆星,相须为用,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症。
4、天竺黄配朱砂,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5、天竺黄配白僵蚕,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天竺黄的副作用
体质虚寒者慎用,服用后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呕吐,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
以上就是一些天竺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天竺黄】、【】、【天竺黄图片】、【】、【】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天竺黄的别名5来源及产地6性味归经7功能主治8天竺黄的用法用量9化学成分10天竺黄的药理作用11天竺黄药典标准 11.1品名11.2来源11.3性状11.4鉴别11.5检查 11.5.1体积比11.5.2吸水量 11.6性味与归经11.7功能与主治11.8用法与用量11.9贮藏11.10出处 12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天竺黄的方剂2用到中药天竺黄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天竺黄 1拼音 tiān zhú huáng
2英文参考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tabaschir,tabashe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天竺黄为中药学,出自《开宝本草》[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天竺黄的别名 竹黄、天竹黄[1]
5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ilis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sRendle等茎杆内的伤流液自然干燥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
6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胆经。[1]
7功能主治 清化热痰,凉心定惊。治热痰壅盛,咳嗽气喘,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壅,癫痫,小儿惊风抽搐。[1]
8天竺黄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1]。
9化学成分 本品含氢氧化钾、硅质等[1]。
10药理作用 本品可抗菌[1]。
11天竺黄药典标准
Tianzhuhuang
BAMBUSAE CONCRETIO SILICEA
(2)取滤纸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滴,待干后,再加盐酸溶液1滴、水10滴与0.1%茜红的乙醇溶液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11.5.2吸水量 取本品5g,加水50ml,放置片刻,用湿润后的滤纸滤过,所得滤液不得过44ml。
因为天竺黄是一种禁药,一般人是不会买到的。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天竺黄的副作用一般来说在比较短的时间范围以内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如果说长期服用天竺黄的话,则有可能会损害到肝脏和肾脏,除了这个副作用以外,天竺黄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会对胃部造成比较大的刺激。
而且还有掺假的天竺黄,掺伪天竺黄:掺入矿物伪品,外观与真品差不多,但表面具有光泽,断面发乌,无粉性和滑感,质地较重,不易破碎,口尝舌舔不具有凉感,不粘舌。无吸湿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