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洪水之后如何保护水源保护水源的办法

时间: 2023-01-06 16:56:37

洪水之后如何保护水源保护水源的办法

洪水是一种多发性灾害,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洪水过后如果没有保护好水源,那么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出现,那么洪水之后如何保护水源呢?

洪水之后如何保护水源

1、沙滤围堤

洪水过后,因为水源被污染,因此不能直接饮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水平面相对静止的水体岸边挖滤沙池,滤沙池距水边三米以上,池底和四周最好铺上碎石和沙子,这样可以净化水源。

2、做好饮用水消毒

保护好水源是预防肠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因此灾区民众需要对饮用水做好消毒工作,并且最好饮用开水。常用的饮水消毒剂是漂白粉粉剂,漂白粉粉剂消毒后可以保证饮水的安全。

3、不要在水源附近建造厕所等设施

洪涝灾害后,如果想要保护水源,那么在安置灾民以后,不要在干净的随缘变修建厕所,家禽畜牧要远离水源圈养,生活污水的排放也要远离水源,干净水源的附近也不能堆放垃圾。

4、改变饮水习惯

当洪涝灾害过后,自来水会明显变得浑浊、有异味,因此建议灾区人民最好饮用桶装水或者使用净水器净化水,有关部门会及时处理好自来水污染的问题。

结语:洪水之后如何保护水源,洪水过后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净化水源,以减少群众接触污水的机会。普通群众接触污水的几率增加,就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出现,因此应该是源头切断传染源。想了解更多暴雨水灾后的健康安全知识,推荐阅读:洪水过后为什么有瘟疫被暴雨淋了要注意什么

如何做好洪水期间的饮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做好洪水期间的饮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的方法:

1、在洪水淹没的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2、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制止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3、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地受到破坏或污染严重时,应立即按要求选择新的水源地,建立新的取水口。

4、分散式供水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

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源的污染具有如下特征

1、浑浊度高,含有多量泥沙;

2、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当人口密度大时,问题更为突出;

3、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高温气候时,水体易腐败;

4、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并可能有有毒物质存在。

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是洪涝灾害期间影响饮水卫生的三大主要因素。

怎样保护水资源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

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

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

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源。

3、调水工程。

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

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5、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它卫生器具,每年因马桶水箱漏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