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纹肌溶解症治疗方法
横纹肌的病因十分复杂,国外有人研究指出获得性病因就有190余种,遗传性相关的病因40余种,常见的原因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常见的遗传相关因素如:肌酸磷酸化酶缺陷,肉毒碱软酰基转移酶II缺乏等病因。在病理生理学机制上主要有缺血损伤和ATP耗竭、肌浆网钙调节受损、低钾、组织氧化应激。其中肌红蛋白对于肾脏的直接损伤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最直接原因。
治疗原则
(1)早期血透。
(2)迅速纠正酸中毒。
(3)及时恢复血流,减少肌肉损伤,纠正低血容量,预防感染。
(4)控制感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碱化尿液,活血化瘀,保护肾脏,应用止血脱水剂。
(5)有局部性肌肉坏死的,切除坏死肌肉组织。
二、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方法
1.1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24h的输液量一般以500ml为基础补液量,加前1日的出液量。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补液量是否正常。如病人无皮下水肿或脱水现象,体重不增加,血钠浓度正常,血压不高,胸部X线片血管影正常,说明补液正常。如果补液过多,容易引起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1.2高血钾的护理由于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及酸中毒,细胞钾释放,而体内全部钾离子又由于少尿或无尿不能排出,使钾在体内蓄积引起高血钾,故应密切监测并记录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以判断治疗效果,为决定是否血透提供客观依据。严格控制含钾高的食物摄入,如橘子,香蕉,红枣,蘑菇等。禁输库存血。
1.3心理护理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一般都表现为焦虑及恐惧,我们在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理解及关心体贴的情况下,适时介绍疾病的起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方法及预后。使其消除紧张及恐惧,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
1.4保证患者休息对伴有肢体抽搐及高血压的患者,床头应备有压舌板及开口器,按医嘱给镇静降压药,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及抽搐情况,保持患者安静。各项护理操作有计划地集中进行,避免不良刺激。
三、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方法
诊断
确诊:对于有明确病因,根据以上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不难诊断。
1.高度怀疑
(1)有典型病史(包括可疑病因、肌肉表现及尿色改变);
(2)尿常规有“血”,但镜检无红细胞或少量红细胞;
(3)血清肌酶高于正常值5倍,通常肌酸激酶(CK)>10000U/L,乳酸脱氢酶等也升高,但无明显心脏疾病或同功酶也升高提示为骨骼肌来源。
2.确诊有赖于血或尿的肌红蛋白的测定
(1)免疫化学法最敏感。
(2)放免法正常水平:血肌红蛋白为3~80ng/ml,尿为3~20ng/ml。
(3)尿肌红蛋白浓度≥250ug/ml(对应于约100g肌肉损伤),则尿液颜色明显改变。
(4)部分病例血或尿中的肌红蛋白增多并不能被及时检测到,因为横纹肌溶解后肌红蛋白释放早,肾功能正常时清除快,即亚临床型横纹肌溶解。
折叠鉴别
应注意与其他导致肌无力的疾病鉴别。如:非坏死性急性肌病、严重疾病性肌病、皮肌炎、周期性麻痹、格林巴综合征等疾病。
四、横纹肌溶解症的检查方法
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固定姿势压迫肌肉、过度运动、高压电电击、全身性痉挛、毒虫咬伤、烧伤或被重物压伤,以及部分药物不良反应等都有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可见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受累的情况,亦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的表现,尿外观: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尿。因本病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当急性肾衰竭病情较重时,可见少尿、无尿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
检查方法
1.血液检查
生化检查示血清肌酶及其他肌酶(肌酸激酶,转氨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等)增高;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升高,高钾、高磷,代谢性酸中毒;可伴血小板减少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液系统异常;肌红蛋白血症。
2.尿液检查
肌红蛋白尿,尿常规:常有蛋白尿;尿沉渣:无红细胞或少量红细胞、颗粒管型,尿肌红蛋白升高,尿二羧基酸排泄。
3.肌肉检查
(1)骨99TcMDP显像受累肌肉高摄取。
(2)MRI检查受累肌肉肿胀且T1、T2相均为高信号。
(3)肌电图受累部位肌源性损伤。
4.心电图
重点检查高血钾对心肌的损害。
1、肌肉溶解是因多种毒理学原因或机械刺激,引起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发生破裂。当骨骼肌被破坏时,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它会被肾脏滤过。由于肌红蛋白可能堵塞肾脏组织,导致急性管状骨疽、肾衰等病变。
2、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
3、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固定姿势压迫肌肉、过度运动、高压电电击、全身性痉挛、烧伤或被重物压伤以及部分药物不良反应等都有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又称肌球蛋白尿症,是指尿中出现大量的肌肉蛋白肌球蛋白。以及球蛋白本身会对肾小管的表皮细胞造成直接的伤害,会引起肾脏血管的收缩。主要症状是全身的肌肉酸疼。
横纹肌溶解症又称为肌球蛋白尿症,是指尿中出现大量的肌肉蛋白、肌球蛋白。肌球蛋白本身会对肾小管的表皮细胞造成直接性的伤害,也会造成肾脏本身的血管收缩;此外,当处于体液不足或酸性环境之下,肌球蛋白容易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并进而阻塞肾小管,因此横纹肌溶解症容易造成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酸痛。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当今体育运动中人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可引起该病的因素很多,常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词被提及的越来越多,说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率不容低估,需要引起重视。不是,一个热爱健身的女人最近因为这个病住进了医院,受了不少罪。一天晚上,温女士在健身房遇到了几个朋友。登上几套“自行车”后,她汗流浃背,遇到朋友吃小龙虾当晚饭。但谁知道,温女士在吃了那六斤小龙虾后,当晚感到背部肌肉和大腿疼痛难忍,被紧急送往医院,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到底是什么?原因很多,除了各种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运动过度。我们的肌肉主要分为三类,即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由于肌纤维的特殊排列结构,心肌和骨骼肌被称为横纹肌。
过度运动后,肌肉纤维被拉伸、挤压、收缩等。,并且大量横纹肌细胞已经受损。当然,并不是横纹肌细胞受损,所以被称为“横纹肌溶解症”,而是因为受损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变化,许多有害物质通过细胞膜溶解到人体内部环境中,对人体其他部位造成了毒性作用。首当其冲的是难以忍受的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很快出现肾损害,出现“酱油尿”的临床症状。
所以我们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突发奇想做大量的运动,这样很容易导致肌肉劳损,有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也有人说这种病和吃大量小龙虾有关,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目前的推测可能和小龙虾的一些溶蛋白酶有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