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黑木耳是否越黑越好,消费者应通过辨色闻味等方法仔细鉴别

时间: 2023-07-17 08:37:23

黑木耳被誉为“素中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专家提醒消费者,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使用墨汁将普通地耳染黑冒充黑木耳,因此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消费者应通过辨色、闻味等方法仔细鉴别。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极高。同时,黑木耳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成分,具有很强的吸附 作用,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谷壳、头发、沙子等异物具有溶解和氧化作用。因此,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涤肠的作用,特别是对从事矿石开采、冶 金、棉纺毛纺等空气污染严重工种的工人来说,经常食用黑木耳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此外,我国有调查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每天吃3克黑木耳(干)烹制的菜肴,便能将脑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危险减少1/3。宋新介绍,这是因为黑木耳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降低血凝的作用,与肠溶阿司匹林的功效相当,所以被人们称为“食品阿司匹林”。

但山东省有关食品专家介绍,一些不法商贩为欺骗消费者,经常使用普通地耳染色冒充黑木耳。据了解,普通地耳是用锯末、秸秆撒上地耳菌人工繁殖 的,有时在潮湿的地方自己也能生长,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成本很低,一斤地耳的产地价约为十多元,但经染色后就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丰富的“黑木耳”,每斤 能卖出近五六十元。造假者通常将地耳倒入盛满热水的铁锅里,放入一定量的墨汁,就可将原本黄褐色的地耳变成黑色的“黑木耳”。目前,这种假冒的黑木耳在网 上销售较多,而销售真正黑木耳的网上商城并不多,仅有“山货吧”等少数几家商城。

同时,由于黑木耳的吸溶性很强,很多其他物质,包括糖、盐等都能吸收进去,一些不法商贩还常使用化学制剂硫酸镁浸泡以增加黑木耳的重量,这样一斤黑木耳能长“胖”两三斤。但作为一种化学制剂,硫酸镁也可作为泻药用,是严禁添加到食品中去的。

专家提醒消费者,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消费者可通过辨别颜色来区别真假。真正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背面是灰白色的,而地耳是黄褐色的,用硫酸镁浸泡过的木耳则两面都呈黑褐色。同时,黑木耳味道很自然,有股清香味,而掺假的木耳有墨汁的臭味。把经过“加工”的“黑木耳”泡在清水中,很快水就会变成墨黑色。此外,真木耳嚼起来清香可口,而经过硫酸镁浸泡过的木耳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木耳好坏怎么鉴别 木耳鉴别好坏的方法与技巧

1、看颜色。好的黑木耳呈深褐色或近乌黑色,色泽均匀;掺假的黑木耳则为黑灰色,并伴有白色的附着物。

2、看外形。优质的黑木耳耳瓣卷曲紧缩,叶薄且无完整轮廓;掺假的黑木耳形态膨胀、肥厚,卷曲少且边缘较为完整。

3、看质地。一般好的干黑木耳体质轻、坚挺、有韧劲,不易被捏碎。掺假的黑木耳脆而易碎。

4、闻味道。现在的黑木耳大多数是从木屑当中培育出来的,所以优质的黑木耳闻起来有一种木屑的味道。如果闻上去有霉味、刺鼻的味道或其他异味,很可能是加工保管不当或经过化学制品加工的。

木耳好坏怎么鉴别 木耳谨防假冒

市面上的木耳品质参差,许多商家甚至会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想要发挥出木耳的功效,首先就要学上几招帮助我们挑选出优质的黑木耳。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木耳好坏怎么鉴别?
木耳好坏怎么鉴别
一、摸一摸

1.泡发前

在泡发前摸手感,其实摸的就是木耳干的干燥度,木耳干的干燥度对它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光影响着木耳干的品质更加会影响木耳购买回来之后的保存,干燥度不够的木耳干在品质上不如干燥度高的木耳干,保存起来也很困难,容易变质。优质的木耳干摸上去表面干燥,没有粘稠感,这说明木耳干的干燥程度好,捏起来虽然很干但是片瓣坚挺充满了韧劲,不会轻易被捏碎,松手展开之后,木耳干能够很好的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如果木耳干摸上去表面滑腻有粘稠感,这说明木耳干干燥度低,这样的木耳干会容易发霉,不利于保存;如果摸起来表面干燥,但轻轻一捏木耳干就碎掉了,片瓣没有韧性那就说明是劣质的木耳干,这样的木耳干也是不建议大家选购的。

2.泡发后

泡发后的木耳干在手感上有很大的区别,优质的木耳长在泡发之后用手摸起来质地柔软,但捏起来却十分有弹性,轻扯时不容易断裂,这样的木耳干的口感比较好,自然品质也更加优秀。如果摸起来手上有较明显的黏腻感,一碰就碎没有弹性这说明这种木耳干存放的时间较长,已经不再新鲜或者因为保存不当木耳干已经受潮,这样的木耳干有变质的风险,如果食用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担,不建议购买。

二、尝一尝

优质的木耳干在入口之后并没有奇怪的味道,仔细咀嚼之后能清楚的感受到木耳口感变得软糯可口,滑溜溜的十分弹牙,还能略微感受到木耳的的淡淡甜味,没有什么异物感,口感十分细腻。如果在尝味道的时候,舌头感受到明显不舒服的刺激感和辣味,这就说明这样的木耳干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应该立即停止食用,这样的木耳吃进去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在通过尝味道来辨别木耳的品质优劣的时候,优质的木耳尝起来没有刺激感和辣口感,木耳软糯可口滑溜弹牙还带有淡淡的木耳的甜味,口感细腻;如果在品尝时感到口感粗糙,没有软糯Q弹感,尝起来有苦味或者酸味,这都是品质低劣,或者是经过化学处理过后的木耳干,是不建议购买的。

木耳买什么样的好
1、良质黑木耳:呈深黑色,有光泽,耳背呈暗灰色,无光泽,朵片完整,无结块,干的黑木耳用手握易碎,无韧性,用舌轻舔无味。

2、次质黑木耳:色泽与良质耳相同,朵片基本完整,有少许杂质。

3、劣质黑木耳:色泽呈浅棕色,有少量互相沾裹的拳头状木耳和薄片状木耳。

4、掺假黑木耳:用手握不碎,有韧性,同一重量掺假的比正常木耳数量少,用舌舔发甜、咸、涩、苦,用水泡发肉质软,无弹性,有糟烂现象。

木耳没熟会中毒吗
一、黑木耳中有一种叫嘌呤核苷的物质,称为黑木耳多糖。它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注意的是,黑木耳经过高温烹煮后,才能提高膳食纤维及黑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于吸收利用,所以黑木耳一定要煮熟。

二、木耳本身无毒,但是长时间泡会变质产生生物毒素,或滋生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其症状就跟误食蘑菇中毒一样,常以急性肝、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吃木耳的禁忌有哪些
1.黑木耳含有一种物质叫嘌呤核苷,高温烹煮后,才能提升对高膳食纤维和黑木耳多糖的吸收。

2.血脂有异常的人一星期吃2-3次黑木耳即可,不能天天吃。

3.出血性中风的患者一定要谨慎,不能乱吃黑木耳。

4.黑木耳不是越黑越好,真正好的黑木耳是黑褐色的,背面是灰白色。如果木耳的颜色太黑的话,尤其是两面都是黑褐色的话要警惕是经过硫酸镁浸泡过。

5.新鲜的黑木耳不能直接食用。因为新鲜的黑木耳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物质,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因此需要经过暴晒处理后,才能食用。

如何分辨真假黑木耳

1、看颜色。好的黑木耳呈深褐色或近乌黑色,色泽均匀;掺假的黑木耳则为黑灰色,并伴有白色的附着物。

2、看质地。一般好的干黑木耳体质轻、坚挺、有韧劲,不易被捏碎。掺假的黑木耳脆而易碎。

3、闻味道。现在的黑木耳大多是从木屑当中培育出来的,所以优质的黑木耳闻起来有一种木屑的味道。如果闻上去有霉味、刺鼻的味道或其他异味,很可能是加工保管不当或经过化学制品加工的。

4、水浸泡。优质黑木耳放入水中后,先漂在水面,然后慢慢吸水。泡发后,叶体肥厚,均匀悬浮在水中,棕黄色偏黑,大而鲜亮,质地细腻,有光泽、有弹性。

扩展资料:

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真正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的,而背面是灰白色的,用硫酸镁浸泡过的黑木耳则两面都是黑褐色的。同时,黑木耳味道很自然,有股清香味,而掺假的木耳有墨汁的臭味。

把经过“加工”的“黑木耳”泡在清水中,很快水就会变成黑色。此外,真的黑木耳嚼起来清香可口,而经硫酸镁浸泡过的黑木耳又苦又涩。

人民网——五招辨别好木耳

人民网——选木耳不是越黑越好 真正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

如何鉴别木耳的好坏?

怎样鉴别木耳的好坏
黑木耳按生长方式可分为三类:   在森林朽木上自然生长的野木耳:由于人的行踪已经遍布森林的每一个角落,野木耳生长的几率和数量日趋减少,价格最高,市场很少见得,一般在100元左右;
  在椴木上生长的段木黑木耳:将树截成一米左右长的木头,在上面种植木耳,因为是一段一段的,所以叫椴木木耳。由于保护森林的需要,禁止乱砍滥伐,且伐木成本较高,椴木木耳也日趋减少,因和天然木耳品质相近,故价格较高,市场价一般在每斤50~90多元;
  在塑料袋中生长的袋料木耳:将木屑或秸杆粉碎,装在塑料袋中培植出的木耳,产量较大,质地较差,市场较为多见。
同等生长方式下的黑木耳按以下方式鉴别: 第一步:先看颜色:   颜色自然,正面黑而似乎透明,反面发白,似有一层绒毛附着在上面的,是好木耳;正面和反面都非常黑,颜色近乎一致的,是质量差的木耳;
  颜色黑的发光,并且洗不掉是有毒木耳;水能洗掉的是加色木耳;
第二步:用手抓,感觉一下: 又厚又硬,象木头块,是人工处理过的木耳。如:糖木耳、盐木耳等,份量较重;
又薄又脆,手抓易碎的是好木耳,份量较轻;
第三步:加水浸泡: 水发黑:是技术处理过的染色木耳,含有毒和致癌物质,不可食用;
水发清,尝一下水味:
  1)、水咸-----盐水浸泡后的木耳。目的:增加木耳重量,结果:吸水量小,泡不出数; 2)、水甜-----糖水浸泡后的木耳。目的:增加木耳重量,结果:吸水量小,泡不出数; 3)、尝干木耳,辨别以上两中味道也可; 4)好木耳无味,重量较轻,加水浸泡,吸水量大,能泡出数。 第四步:炒菜、炖菜后木耳有腐烂现象,发脓原因:木耳中含有防腐剂,纤维素已被破坏;好木耳纤维素完好; 第五步:食用:好木耳口感光滑、柔软,质地细腻;质地差的木耳,口感粗糙、生硬、难吃;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