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髓炎的基本知识
牙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牙髓变性、牙髓坏死与坏疽。急性期,疼痛剧烈难忍,有“牙痛不算病,一痛就要命”的谚语。其特点是自发痛、阵发痛、夜间加重。到了晚期,可出现持续性跳痛、放散痛,可放散至耳颞部与偏头痛相似。疾病发作患者坐卧不安,非到牙科治疗不可。牙髓炎明显影响病员的睡眠、工作和学习。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点和时间,多见对温度、化学、机械压力的刺激,可激发牙痛发作。急性牙髓炎得到引流或治疗后,可转为慢性,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最后导致牙髓坏死。
为什么牙髓炎会出现疼痛,而且疼痛的程度难以忍受?
牙髓位干牙齿的中心位置,外层由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包绕着,仅在很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联系。牙髓的神经来自三叉神经,髓腔内的神经纤维应激阈值较低,它对压力的感受性较强,而且牙髓组织本身的组织压本来就比其他器官的组织压高。
当牙髓发炎时先是动脉血管扩张、充血,造成牙髓腔中的内压增高,使根尖孔处的静脉受到压迫,导致静脉淤血,从而使渗出液聚集,因通过狭小的很尖孔与外部联系,使引流不畅,供血不良,因而造成牙髓的营养障碍,可引起牙髓坏死。坏死组织又释放出更多的致炎产物,使更多的血管渗出增加,髓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加之牙髓被封闭在无弹性的硬质腔中,即由于牙髓组织的四周为坚实的牙体组织,髓腔的空间容量是恒定的,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增高的压力压迫牙髓神经,就会产生剧烈疼痛,随着牙髓腔内压力的增加,疼痛进一步加重,因而这种疼痛确实是难以忍受的,多数患者都有牙疼简起来痛苦万分的切身经历。
牙齿不疼了,是牙髓炎好了吗?
曾有患者一直饱受牙疼的困扰,经常食不香寝不安,可因为害怕会拔牙,忍着没去医院看牙病,只是自己吃点药物。没想到过两天牙齿不疼了,他猜想自己的牙病可能慢慢变好了。牙齿不疼真的是牙齿变好了吗?专业口腔医生却不这么看。
牙疼源于牙髓有病
牙疼有可能是因为牙髓有了炎症,牙髓就是人们俗称的牙神经。牙髓炎多由龋病引起,但是患龋齿在开始时是不会感到疼痛的。当龋齿发展到接近牙髓时才会疼痛,但往往是在遇冷热酸甜食物后引起疼痛。当龋齿发展到引起牙髓炎时,疼痛非常剧烈。牙髓炎疼痛有几个特点:一是自发性疼痛,在无任何刺激下发生疼痛。二是牙髓炎常夜间疼,夜深人静时疼得无法入睡。三是牙髓炎疼不定位,病人说不清楚是哪个牙痛,往往是一侧或一片。
牙髓炎并不会自行消逝
牙髓一旦发生炎症是不能往好转发展的,牙髓炎发展可引起牙髓的死亡,医学上称牙髓坏死。有的病人在牙痛时服用抗菌素、消炎药,这是无济于事的。牙髓炎疼痛一定要医生进行牙齿止痛的处理。
有的病人经过数日牙疼后又觉得牙不疼了,以为好了,实际上可能是牙髓炎往牙髓坏死方向发展,不能简单以为牙不疼了,牙病就好了。
无论牙髓炎或根尖炎,都有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疼痛剧烈,急性期可转向慢性期,疼痛会缓解、减轻;慢性期又可转向急性期,疼痛又剧烈发作。
二、导致牙髓炎疼痛的原因分析
牙髓一旦发生炎症是不能往好转发展的,牙髓炎发展可引起牙髓的死亡,医学上称牙髓坏死。有的病人在牙痛时服用抗菌素、消炎药,这是无济于事的。
牙髓炎引起的牙痛发生于夜间,疼痛剧烈以至于不能入睡,当开髓减压后,剧痛会骤减。
牙髓组织位于牙髓腔中,通过狭窄的根尖孔使牙髓与机体的其它部分相联系,除根尖孔外牙髓被坚硬的牙本质壁所包围,所以发炎时不易建立引流,使炎性渗出物积聚,而牙本质壁缺乏弹性,限制了炎性组织的膨胀,髓腔内压增高,感染极易扩散至全牙髓,而增高的髓腔内压力,压迫神经而产生剧烈的疼痛,所以一旦穿通髓腔,压力下降,疼痛便会骤减。
引起牙髓炎的原因有细菌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特发性因素。
细菌因素:牙髓炎可以说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细菌是牙髓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引起牙髓感染的途径有经牙体感染、牙周感染和血源感染三个方面。龋病、外伤性牙折及钻磨牙体时意外露髓、楔状缺损露髓、老年人严重磨耗露髓、畸形中央尖折断或磨损露髓、畸形舌侧窝或畸形舌侧沟的底部无牙釉质覆盖时、牙隐裂深达髓腔时细菌均可直接感染暴露的牙髓,如覆盖于牙髓组织上的牙本质很薄,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可穿过牙本质小管到达髓腔而引起牙髓感染;细菌通过牙周组织也可由牙周袋到根尖,通过根尖孔进入牙髓腔引起逆行性感染,这种经由牙周感染牙髓所引起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通过血源感染引起牙髓炎十分少见。
物理因素:急性牙齿外伤,如交通事故、运动竞技、暴力斗殴使牙齿受到猛烈撞击或进食中突然咀嚼到硬物,以及医疗工作中的意外,如进行牙列矫治时用力过猛、移动牙齿过快、拔牙时误伤邻牙根周、刮治深的牙周袋时损伤根尖血管等引起的机械性创伤,创伤性咬合、充填物或其他修复体过高引起的慢性咬创伤牙合等机械性创伤。
化学因素:极端的温度刺激,如高速、持续的钻磨牙齿,银汞合金充填深洞时未垫底,外界反复的温度刺激及少见的电流刺激。
三、牙髓炎的分类情况
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可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而来。
依炎症发展过程,急性牙髓炎又可分为浆液期和化脓期。
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常为牙髓充血的继续发展。病变范围局限在冠部牙髓为局部性浆液性牙髓炎。病变波及根髓时,则为全部性浆液性牙髓炎。
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病程较短,在牙髓炎短暂的浆液期中,渗出的白细胞不断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即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临床症状不典型,有些病例可没有自发性痛。若侵入牙髓的细菌毒力低,而机体的抵抗力较强时,牙髓组织的炎症多半表现为慢性过程。若急性炎症的渗出物得到引流,但炎症未能彻底消除时,也可转化为慢性炎症。反之,若机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引流不畅,慢性牙髓炎又会转化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chronic closed pulpitis)
牙髓尚未暴露,但多可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去净腐败坏死物质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如果细菌的毒力没有增强,外界又无新的感染侵入时,被包绕的病变暂时不会向外发展,所以,慢性炎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临床上没有明显的自发痛或有偶发的钝痛,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chronic ulcerative pulpitis)
牙髓组织已暴露,表面形成溃疡。一般没有明显的自发痛,但当食物嵌入患牙洞内时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患者由于怕痛而长期废用患牙,以至大量软垢、牙石堆积。患者常有自发痛的病史,另一典型症状是当冷、热刺激激惹患牙时,会产生剧痛。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chronic hyperplastic pulpitis)
多发生于年轻人,牙髓已暴露,由于经受轻度而持久的刺激,引起增生反应。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蘑菇”形状的肉芽组织牙髓息肉,可充满整个洞内并达咬合面,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一般无自发痛,有时进食时患牙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因此,长期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由于长期的废用,常可见患牙及其邻牙有牙石堆积。
四、牙髓炎的饮食注意事项分析
生活中因饮食不当导致牙髓炎发生的人,比比皆是。这些牙髓炎患者除了到口腔诊所就医外,还需要注意饮食,以免加重病情。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什么是牙髓炎?牙髓炎不宜吃哪些食物
什么是牙髓炎?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成为口腔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
牙髓炎不宜吃的食物如下:
1、冷热甜酸食物。牙髓炎的发生大多是龋齿穿髓或其他部位炎症波及而致。牙髓炎发生时,牙髓内血管扩张,血液充盈,或有浆液状的渗出物和炎性水肿,这时牙髓对刺激特别敏感,每遇冷热甜酸等刺激,便引起剧烈疼痛,有时使病人难以忍受。
2、辛辣、油腻食物。在牙髓炎症发展过程中,髓腔内组织和根尖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使血流加速。若再吃进辛辣、煎炒食物,能使病变局部充血加重,渗出增多,加重局部水肿,压迫和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加剧。
3、忌吃粗糙、坚硬食物如芹菜、芥菜、大头菜、甘蔗、核桃、松子等,易损害牙齿,刺激牙髓,使症状加重,故应忌食。
4、忌喝酒及兴奋性饮料酒能刺激神经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