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腘窝囊肿不治疗的危害是什么,导致腘窝囊肿的病因是什么

时间: 2023-07-17 09:11:23

一、腘窝囊肿不治疗的危害

较大时可妨碍伸屈活动,甚至可影响腘窝的静脉回流,出现局部水肿

没有特效口服药物。可以说口服药物是无效的,主要为穿刺抽取囊液后向囊内注入1%利多卡因,得宝松7mg混合液4~8ml,每周1次,多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腘窝囊肿。是因为膝关节积液,屈膝时腔内压力增高,迫使滑液后移,形成掴窝囊肿。引起膝后部疼痛和发胀,并可触及有弹性的软组织肿块。建议最好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邱-医-堂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二、腘窝囊肿手术后为什么容易复发

腱鞘的结构是密闭的,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内层薄而软。可是,每个人不一样,有的的人腱鞘天生的某个部位外层薄弱,或者因为外伤、劳损等等。这样,在肌腱活动的时候,滑液压力增大,腱鞘内部在长期的压力下,会从某个薄弱的部位连同内层鼓出来,形成一个突出于腱鞘表面的包,这个包就是腱鞘囊肿。

由于腱鞘外层很致密,而其薄弱部位往往面积又很小,所以,囊肿形成后在薄弱的突出部位不会扩大,而是突出后在人体的皮下扩张成囊,这样突出的部位就成为一个狭细的颈部,类似哑铃。

可见,囊肿外表是松软而薄的,包绕着腱鞘的内层,而且与腱鞘内部通过颈部相通。腱鞘囊肿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人体的腕背部,这个部位腱鞘多,有6个,而手腕的活动度又大,所以好发,但其他部位如脚脖子等,脚背也可以发生。腱鞘囊肿因为以上特性,所以有以下特点,就是好发手腕背,用力挤压可以消除,因为滑液被挤入腱鞘或者囊肿破裂,不痛不痒,唯一让人烦的是,有碍观瞻,所以,女孩,总是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腘窝囊肿的病因

病因

又叫“Baker's囊肿”,是腓肠肌内侧头的滑膜囊肿。腘窝囊肿是腘窝内滑液囊肿的总称。

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可由滑囊本身的疾病如慢性损伤等引起,但有一部分患者是并发于慢性膝关节病变。

老年人发病则多与膝关节病变和增生性关节炎有关。

最常见的腘窝囊肿系膨胀的腓肠肌、半膜肌肌腱滑囊,该滑囊经常与后关节囊相通,临床上多见于中年以上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导致机械性伸膝和屈膝受限,疼痛较轻,紧张膨胀感明显。患者主诉往往以腘窝区逐渐发生肿胀为特点,伴膝后疼痛。偶尔囊肿可以压迫阻碍静脉回流,引起小腿水肿。

腱鞘囊肿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手背、手腕内侧及足背最易生长。开始表现为逐渐长大的肿物,多不与皮肤黏连,表面光滑,肿物长大后压迫周围组织,可有关节酸胀感。

四、腘窝囊肿的症状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囊性肿物,主要致病原因有慢性损伤致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和结蹄组织粘液退行性变两种。而生长在膝关节后方的腱鞘囊肿又叫腘窝囊肿。

腱鞘囊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腘窝囊肿多发生于儿童与老年人,儿童发病为先天导致,两侧对称。老年人多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软弱、关节后部疼痛等。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甚至可影响腘窝的静脉回流,出现局部或膝关节以下部位水肿。但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则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

体格检查:在腘窝部可触及有弹性的波动性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

X线检查:将空气注入囊内拍摄X线片,可发现滑囊与关节相通,以此则可确定诊断。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