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江苏营养与健康报告出炉,每天最好加一个梨两杯奶

时间: 2023-07-17 11:28:50

昨天,江苏省疾控中心主编的《江苏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追踪研究》正式发布,这是该中心专家从2007年开始,对江苏省居民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的一份综合结果。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副所长戴月表示,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就是俗称的“膳食宝塔”对比发现,江苏居民水果、奶的摄入量低于膳食指南的推荐量,简单说,吃少了。江苏这次调查结果还显示,10个人有4个人体重超标,10个人有3个高血压,都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身体有所警觉。

营养

牛奶:实际摄入:28.5克 推荐摄入:300克

水果:实际摄入:71.4克 推荐摄入:至少200克

豆类:实际摄入:13.7克 推荐摄入:30克

鱼虾:实际摄入:31.9克,推荐摄入:50-100克

蔬菜:实际摄入:274.8克 推荐摄入:最低300克

油脂:实际摄入:50克左右 推荐摄入:25-30克

食盐:实际摄入:10.2/10.3克 接近推荐摄入量2倍

水果牛奶摄入太少,建议每天再加一个梨两杯奶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城乡居民水果吃得不够,平均每天水果才吃71.4克,有8%的人每天基本不吃水果。而推荐摄入量是每人每天至少吃200克水果。市场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梨子,连核带皮重量大约是200克,也就是说,江苏人每天少吃了1个梨。

江苏城乡居民蔬菜摄入量普遍较低,平均每天蔬菜吃274.8克,而标准要求最低需达300克。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18-24岁这个年龄组,蔬菜吃得少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每天少喝两杯奶,豆类摄入低

江苏城乡居民平均每天奶摄入量为28.5克,远低于标准的300克。300克奶大约是多少呢?记者在超市看到,一杯最少装的酸奶为110克左右,所以江苏人每天至少少喝两杯多酸奶。专家表示,能达到膳食宝塔推荐的奶摄入量标准的城市仅为3.3%,农村甚至只有1.1%。

与奶摄入量少一样,豆类摄入也偏低,膳食宝塔要求每天30克,江苏平均每天才13.7克。

猪肉吃太多,鱼虾摄入有点少

目前江苏居民平均每天吃肉、蛋,已经达到了56.8克和35.3克,达到了膳食宝塔推荐量。但是肉的结构不太合理,猪肉每日摄入过多。专家说,猪肉的脂肪与胆固醇含量要比牛羊肉、鸡鸭肉高,所以膳食中应加以调整。

江苏居民的鱼虾类摄入量为31.9克,低于膳食宝塔要求的50-100克推荐量。

肚里太“油”,粗粮要多来点

从调查结果来看,江苏人油盐毫无悬念地超标了。江苏城乡居民,每天油脂摄入分别达到了49.9克和50.6克,远高于平衡膳食宝塔要求的25-30克的建议量。而食盐摄入量,城乡分别达到了10.3克和10.2克,接近推荐摄入量的2倍。

至于主食谷类食品,江苏居民达到427.7克,略微超过了“250-400克”的推荐量。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江苏居民谷类摄入基本合理,但是杂粮总体依旧偏低。专家建议,适当多吃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粗粮,包括小米、高粱、燕麦、红小豆等等。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大米、白面,专家建议要适当食用加工精度低的米面,建议每天吃50克以上的粗粮。

疾病

体重:超标率44.9%

高血压:患病率37.1%

血脂异常:患病率27.9%

12年来,超重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大幅上升

江苏10个人有4个胖了

调查数据显示,江苏人群超重和肥胖达到了44.9%(其中超重率为33.6%,肥胖率为11.3%),而2002年这个数据为38.9%。按江苏7549.5万人推算,全省有3000多万人有超重或肥胖问题。专家表示,这与能量、脂肪、植物油的过多摄入,以及活动减少有关系。

10个人至少有3个高血压

调查发现,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37.1%,比2002年江苏省平均水平高出11.4个百分点,200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5.7%。专家建议,减少钠盐,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绿叶菜、奶类、豆类及制品;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鱼类摄入;限制饮酒,男性酒精量不超过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毫升,啤酒小于250毫升,或者白酒小于25-50毫升,女性减半;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

100人中有5个“糖人”

江苏地区成人糖尿病患者有升高趋势,患病率为5.1%,而江苏2002年调查患病率仅为2.6%。专家表示,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控制每天食品摄入热量,平衡膳食。

另外,江苏居民总体贫血患病率达到了26.5%。调查显示,患病率与2002年相比,没有发生改变。

10个人有近3人血脂异常

调查发现,江苏成人居民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27.9%。2002年,这个数据为21.1%。血脂异常会导致患心血管病风险增大。

专家表示,要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的原则。如果有高血脂了,那么就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肥肉、奶油和猪油的摄入量。应该多吃粗粮,因为糙米、杂豆、高粱、燕麦等食品,其纤维素含量高,有降血脂的作用。同时多饮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

习惯

烟酒:吸烟率为26.2%

饮酒率22%,平均每次饮酒为2.6两

睡眠:6-12岁睡眠不足率达74.2%

13-17岁睡眠不足率达81.1%

七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会影响学习效率

平均每次饮酒为2.6两

调查显示,居民总体吸烟率为26.2%,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7%,女性吸烟率为2.9%。被动吸烟率为48.3%,女性被动吸烟率高于男性。控烟任务任重道远。

江苏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2%,较2002年没有明显变化。居民平均每次饮酒为2.6两,平均开始饮酒年龄为24岁,饮酒以白酒为主,占44.9%,其次为啤酒加白酒的混搭方式。有研究显示,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发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越大。专家特别提醒,国外虽然有研究,少量适度饮酒能降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患病率,但是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适量程度难以控制,而且个体差异大,不建议为预防心血管病而喝酒。

青少年普遍睡眠不足,成人有一成多睡不着

200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江苏6-12岁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为8.9个小时,达10个小时的仅占25.8%,睡眠不足率达74.2%。13-17岁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为8.1小时,达9小时的仅占18.9%,睡眠不足率达81.1%。18岁以上人群中,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现象并存,分别占到16.2%和12.8%。

专家说,睡眠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降低学习效率。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的人,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也是造成心血管病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苹果和梨牛奶可以一起榨汁吗

可以。

牛奶和苹果没有太多的忌讳,就是两者同食破坏了一些氨基酸,从而降低了营养价值而已。但注意不宜空腹喝牛奶,空腹时身体处于饥饿状态,需求能量阶段。此时喝牛奶将蛋白质当碳水化合物变成热能而消耗。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很快排泄至肠道,不利于消化吸收。

扩展资料:

不宜喝牛奶一起搭配食用的食物有:

1、牛奶+橘汁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搭配没什么不好,甚至有人说不这样酸酸乳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暂且不提及其它加工牛奶的制作,单看牛奶+橘汁的组合就让人心惊胆战的了。

要知道,牛奶在酸性条件下,它的蛋白容易和胃酸产生作用,形成一种凝固物,牛奶里面的乳酸钙、草酸钙等造成沉积,产生絮状物,这种絮状物不利于胃的吸收。所以一些肠胃不好的人喝过果汁再喝牛奶,会出现腹胀。而橘子一类的水果属于高果酸果品,遇到牛奶会形成大量絮状物。

2、牛奶+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3、牛奶+鸡蛋

专家指出,牛奶加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蛋白质难以提供能量。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这其实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不好。

牛奶中含乳糖,乳糖是半乳糖与葡萄糖的二聚体,其中半乳糖就是其营养所在。鸡蛋含有很多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的吸收耗能(小肠壁上的主动运输)。此时,血液中可利用的葡萄糖较少,半乳糖就会被氧化供能。鸡蛋里的某种蛋白会和牛奶里的某中营养成分相互反应,使营养价值下降,所以不宜同食。

4、牛奶+猕猴桃

猕猴桃是最合适的减肥食品,因为它虽然营养丰富但热量极低,其特有的膳食纤维不但能够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令人产生饱腹感。因此,猕猴桃是减肥与兼顾营养的最佳选择。

但是,猕猴桃性寒,因此不宜多食。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应慎食,腹泻时不宜食用。另外,由于猕猴桃中维生素 C含量较高,易与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块,不但影响消化吸收,还会使人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因而食用猕猴桃后不要马上喝牛奶或吃其他乳制品。

参考资料:人民网_牛奶和四种食物一起吃等于“服毒”

_牛奶苹果汁

每天吃梨有什么好处?

好处:

1、预防骨质疏松:梨富含人体必需矿物质之一—硼,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这种维生素可以强化骨骼,防止衰老。

2、对抗过敏反应:梨是适合婴儿食用的水果首选之一,因为它属于中性食物,含天然抗组胺药槲皮素,因此不易引起过敏反应,需要经常服用槲皮素以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人不妨多多食用。

坏处:

1、从营养角度来看,可能是因为梨的膳食纤维多,容易使肠胃不好的人感觉不适。

2、空腹吃梨容易拉肚子,因为它是凉性的,本来胃在饿了的时候是虚的,这时再受凉,长此就会发生吸寒的,容易拉肚子,水果一般还是饭后半小时吃比较好,要是肠胃不好的有可能会拉肚子。



扩展资料

五类人不宜多吃梨:

1、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

2、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3、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4、血虚、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5、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慢性肠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

人民网-秋季吃梨好处多 但这五类人不宜多食

人民网-三种方法吃梨更润肺 一次不宜多吃

人民网-吃梨好处多,但有一种人不适合!健康吃梨有4个讲究

人民网-吃梨好处多?一天一个梨?医生也远离?外媒揭示吃梨多重健康功效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吃一个梨,好吗?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梨可以生吃,也可以蒸,还可以做成汤和羹。但是梨性寒,一次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和血虚者,不可以多吃。

梨子可以煮着吃吗 梨子煮熟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梨子是市面上常见的水果之一,通常我们在购买梨子后大多是直接生吃,但实际上梨子的吃法有很多种,有不少人会将梨子煮熟了吃,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梨子可以煮着吃吗?梨子煮熟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梨子可以煮着吃吗
梨可以煮熟了吃。吃煮熟的梨有养胃,润肺的作用,还能有效的降低梨的寒凉之气。梨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作用,对于治疗咽喉炎、肺热咳嗽等疾病有非常好的辅助调理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食品。梨煮熟后能够减少果酸的含量,能够消除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加强肠胃的功能,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梨子煮熟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将梨榨成梨汁,或加胖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许,煮饮,对天气亢燥、体质火旺、喉炎干涩、声音不扬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

2、把梨煮熟,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闻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的,对患肺热久咳的病人有明显的疗效。

梨虽然是佳果,但也不宜多食,过多则伤脾胃,助阴湿,所以风寒咳嗽、脘腹冷痛、脾虚便溏者以及产妇都要慎食。另外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梨。梨含果酸多,胃酸较多的人,不可多食。梨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也不要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

梨子可以做成哪些美食
1.和猕猴桃一起榨汁,将猕猴桃洗净去皮,梨洗净去核去皮,再将猕猴桃和梨切成小块,一同放入榨汁机中,开启榨汁机。一杯好喝健康又清甜的梨猕猴桃汁就做好了!

2.冰糖雪梨,冰糖雪梨是我们日常生活比较常见的,甚至有厂家还将冰糖雪梨加工为饮料,但是不可避免地外面卖的饮料为了贮藏时间长,还是会下一些不太利于健康的添加剂之类的东西,因此还是自己制作的冰糖雪梨最好和健康。将梨洗净去皮切块放在碗中,加入冰糖,用保鲜膜把碗口盖住,放在锅里小火蒸40分钟,也可以放在炖盅里隔水炖一段时间,最后取出放凉即可揭开保鲜膜食用。

3.梨味虾球,将梨和虾洗净,梨去皮和去核,虾去壳和虾线,将虾头也一并去除,将虾仁用盐姜和白酒混合加入生粉腌制,将甜辣酱和番茄酱以一比三的比例并且加入少许鸡精加入水和生粉调成秘制酱料进行备用。将梨挖成梨球,黄瓜切片装盘,起锅烧油姜葱爆香后炒虾仁,放入梨球一起翻炒,将调好的酱汁倒入锅中,再翻炒一会便可以出锅。

梨子可以蒸着吃吗
可以。蒸的能最大程度的锁住水分,也是因为蒸气在汽化的时候不会过于的流失,只是呈现空气的感觉,蒸的比较好。 当然蒸的好,煮的话很多水的,就不会那么好吃,效果没那么好的,蒸的话我都给它盖上盖子,那样水就不会进去那么多了。很多人爱吃冰糖雪梨,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在于比较的爽口,而咳嗽就是嗓子难受,吃一点就能缓解。梨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梨子的水分是很多的,对于一般的干性皮肤,吃一点梨子能很好的帮助皮肤进行修复,冬天食疗保证皮肤的滑嫩还是很有用的。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