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2个故事,一个讲述的是一个患有绝症的病人,被告知不做手术可能就只有半年的寿命了。但医生在手术的时候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终止手术,但告知病人手术已经成功了,那个病人满心欢喜地回家了,活了好几年没有复发。另一个故事同样也是患有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告知只有半年的寿命,要好好珍惜接下来的生活。但是这个病人心理素质差,整天处于恐惧中,害怕面对死亡,不到三个月就过世了,而就在过世后的1个月里,家属被告知是误诊的现象,白白搭了一条命。这两个故事很是生动形象,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很多人总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那么恐惧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1脑细胞衰老加速。当人恐惧时,大量的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血液中的毒素也会增加,氧气减少,对于脑细胞来说不亚于一副毒药。
2造成失眠。恐惧患者对身边的很多事都会感到恐惧害怕,还伴有焦虑的心理,这很容易导致出现睡眠质量问题,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3增加死亡率。患有恐惧症的人患上其他疾病的几率也非常大。据调查,患有恐惧焦虑症的男性大约25%患上了心脏病,而女性有23%。恐惧会提升人类的死亡率,控制不好还很容易发生抽搐和死亡。
4恐惧会伤肝伤肺。人们在恐惧焦虑的时候人体会分泌一种儿茶酚按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增加。而恐惧冲动时,呼吸会急促,肺泡不停扩张,没有时间收缩,肺部也会得不到休息和放松,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恐惧于人的危害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吧。恐惧对于女性还会引发色斑,提前衰老。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多保持平稳的心态,多参加社交活动或者户外活动,放松身心,缓解恐惧的心理压力。等有恐惧时,最好找朋友倾诉疏通下,切勿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绪。
[文] 克里希那穆提 -------------------------------------------------------------------------------- 我们是害怕事物本来的样子,还是害怕我们认为的样子?比如说死亡,我们是害怕死亡的事实,还是害怕死亡的观念?事实是一回事,而事实的观念又是另一回事。 克: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高度的注意力。而且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地探索,去体验我们探索的每个步骤,到最后,我们仍然无法免于恐惧。 恐惧是什么意思?恐惧什么?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恐惧,而我们不需要去分析每种类型。但是我们能看见,当我们不完全了解关系时,恐惧便会存在。关系并不是只存在人与人之间,而存在于我们和自然、我们和财产、我们和观念之间。而只要不完全了解关系,就一定有恐惧。生活是种种的关系。活着就要有关联,而没有关系就没有生活。没有任何事物能孤立存在,而只要心灵寻求孤立,就一定会有恐惧。所以,恐惧不是抽象的事物,它只有在和某事有关联时才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首先,要克服任何事物,必须一再地战胜它。但没有问题最终能被克服、战胜的,它只能被了解,而不是克服。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而克服的过程,只会导致了进一步的混乱和恐惧。与一个问题抵抗、主宰、争斗或筑墙防卫,只会制造更进一步的冲突。然而,如果我们能了解恐惧,逐步地进入,探究它所有的内容,那么恐惧便无法以任何的形式回来——而这也就是我所希望我们现在能做的。 我说过,恐惧不是抽象事物,它只存在于关系中。那么,我们所谓的恐惧是什么意思呢?终究,我们害怕不存在,没有改变。现在,当有害怕不存在、不进步的恐惧,或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时,可以借着决心、结论或选择来克服吗?当然不行。只有压抑、升华或替代造成了进一步的抗拒,不是吗?所以,恐惧不能借着任何规条或抗拒的形式来克服的。寻找答案,或经由知识、口头的解释,都无法从恐惧中获得自由的。 现在,我们在害怕什么呢?我们是害怕事实或关于事实的观念吗?请注意这点。我们是害怕事物本来的样子,还是害怕我们认为的样子?比如说死亡,我们是害怕死亡的事实,还是害怕死亡的观念?事实是一回事,而事实的观念又是另一回事。我是害怕“死”这个字,还是事实本身?因为我害怕这个字、这个观念,我就从来不了解事实,没有看到事实,没有和事实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当我和事实有完全的交流时,才没有恐惧。但是如果我没有与事实交流,就会有恐惧,而只要我对事实有观念、意见、理论,和事实就不会有交流。所以我必须非常清楚:我害怕的到底是字、观念还是事实?如果我与事实面对面,没有什么好了解的,事实就在那里,而我可以处理它。但是如果我害怕这个字,那么我就必须了解这个字,深入探究这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比如说,有人害怕寂寞,怕痛、怕寂寞的痛苦。的确,恐惧的存在是因为人从不真正地正视寂寞,人们从不愿和它完全地交流。当人们对寂寞的事实完全开放自己,就能了解它是什么。但是人们的观念、意见,是基于以前的知识,而就是这个观念、意见和以前的知识,创造了恐惧。所以,恐惧显然是命名、称呼、投射符号以表现事实的结果,也就是恐惧和用字是分不开的。 所以,我对事实的意见、观念、经验和知识,都会造成恐惧。只要把事实言语化——给予事实一个名称,然后认同它或谴责它——只要思想如旁观者一样判定事实,就一定会产生恐惧。 思想是过去的产物,它只能经由口语、符号、印象存在。只要思想干扰事实,就一定会有恐惧。 所以,是心灵创造出恐惧,而心灵是思考的过程。思考使用言语来表现。你不能没有文字、符号、印象地思考;这些印象是偏见、是先前的知识、是对心灵的理解,投射在事实之上,而从其中就诞生了恐惧。只有在心灵能够看清事实,没有诠释,没有命名、没有贴标签,才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那些我们有的感情、反应和焦虑,迅速地被心灵认同,并予以命名。嫉妒的感觉就与“嫉妒”一词认同。现在,有没有可能不去认同一种感情、并在没有为它命名的状况下去看待一种感情吗?为感情命名可让它持续下去,增加力量。当你为恐惧命名的时候,你就强化了它,但如果你没有命名,只是看着那种感觉 ,你会发现它离开了。因此,如果人希望完全免于恐惧,必须了解命名、投射符号、印象以及给事实命名的全部过程。也就是,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时候,才能有免于恐惧之自由。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是恐惧的终点。 克:为什么我们想要永久摆脱欲望?你称为性的欲望,别人称之为依赖、恐惧的欲望等等。我们为什么想要永久摆脱任何欲望呢?因为那个特定的欲望在烦扰我们,而我们不想被打扰。这就是我们所有的想法,不是吗?我们想要自我封闭,不被打扰。也就是,我们想要孤立,但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孤立存在的。在追寻上帝的过程中,所谓的宗教人士正在寻求完全的隔绝,从而不再被打扰,但是这种人不是真正虔诚的。真正虔诚的人是那些全然了解关系而没有问题、没有冲突的人。并不是他们不被打扰,而是因为他们不寻求确定,他们了解打扰,因此,不会因为安全的欲望而产生自我封闭的过程。 现在,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的理解,因为我们正在处理感觉,就是思想。对最大部分的人来说,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变得没有创意、害怕、封闭、阻绝了各种方向,性是他们发现的唯一能放松的事情,可以暂时地逃避。在短暂的自我放逐中,“我”与它所有的麻烦、混乱和烦恼都消失了,而产生了极大的快乐。借着忘却自我,会产生稳定感和放松感,我们在宗教、经济方面没有创造性,在其他方面也一样,因此,性变得极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是像留声机一样地记录,重复我们所学过的语句;在宗教上我们是机器人,机械化地追随神职人员;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我们被环境的影响约束、绑死了。我们能有任何放松的机会吗?显然不行;而没有放松,就会有挫折。这就是为什么性行为,是一种放松,会成为我们如此重要的问题。而社会通过广告、杂志、电影来鼓励,并且刺激它。 只要这种心灵——就是结果,是感觉的焦点——把性看作解放的方法,性一定会出问题;而只要我们无法广泛地创造,不只在某一特定的方面,这个问题就会持续下去。创造与感觉无关。性是属于头脑的,而创造力不是头脑的产物。创造力从来就不是头脑的产物、思想的产物,而性是一种感觉,也绝不可能是有创造力的。它可能会生出婴孩,但这显然不是创造力。只要我们依赖感官来解脱,以任何形式来刺激,一定会有挫折,因为头脑已经变得无法明白创造力是什么了。 这个问题不能借着任何的戒律、禁忌、社会的公告或制裁来解决。只有当我们了解头脑的全部过程时,才能解决,因为头脑是性。它是头脑的印象、幻想和影像,这些刺激使它成为性,而当头脑是感觉的结果,它只会变得愈来愈感官了。如此的心灵是无法具有创造力的,因为创造不是感觉。只有当心灵不再追求任何形式的刺激,不论外在或内心的,它才可能全然地安静、自由,而只有在那种自由中才有创造。我们已经使性进入了某种丑陋的东西中,因为它是我们仅有的私密感觉,所有其他的感觉是公开、开放的。但是只要我们以任何形式的感觉当作解脱的方法,它只会增加问题、混乱和麻烦,因为解脱无法经由寻求结果而来到。 发问者想要永久了结性的欲望,因为他有个思想是:那时他的所有干扰都会消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寻找、努力的原因。这种努力使他无法自由地了解心灵的过程。只要心灵寻求永远没有任何干扰的状态,就会封闭起来,而因此无法有创造力。只有当心灵从希求达成某事,从追求成功的欲望中解脱出来,从而没有恐惧时,它才可以全然安静。只有在那个时候才可能拥有创造力。 克:我希望你不只在听文字表面的意义,因为它们会是另一种误导,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你是真的去体验我们所讨论的事,那么它们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即使你用有意识的心灵去了解文字,如果你体验过,那么无意识的心灵也参与了。有这样的机会,无意识会显示它的全部内容,从而引发完全的自我了解。所以我希望你不只在听谈话,而实际地去经验我们谈到的事。 爱是一种感觉吗?爱是一种心灵的产物吗?你能想一想爱吗?你能想到爱的对象,但是你不能想到爱,是吗?我能想到我爱的人,我可以有个画面、人的印象,回忆我们关系中的那些感觉。但爱是感觉、回忆吗?当我说“我想要爱与被爱”,这难道不是一种思想和思想的反应吗?思想是一种爱吗?我们是这么认为,不是吗?对我们来说,爱是一种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所爱的人有一种影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思念他们、依赖他们的原因;这就是思想的过程,不是吗? 目前,思想在各方面受到挫折,因此它说:“我在爱中发现快乐,所以我必须要有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紧黏着所爱的人、为什么我们想在身体及心理占有所爱之人的原因。我们创造法律以保障我们所爱的事物,不管是人、钢琴、财产、观念或信仰,因为在占有中——与它所有的嫉妒、恐惧、怀疑和焦虑——我们会觉得踏实。所以,我们已使爱变成心灵的产物,而且装满在心中。因为心是空虚的,心灵就说:“我必须有那种爱。”而且我们借着妻子、丈夫以充实我们自己。经由爱,我们试着变成某种人物。也就是说,爱变成有用的东西,我们利用爱,当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所以,我们已使爱变成一种心灵的产物。心灵变成爱的工具,而心灵只是感觉。思想是记忆对感觉的反应。没有了符号、文字和形象,就没有记忆,没有思想。我们知道所谓爱的感觉,我们也紧靠着它。而当它失败时,我们需要相同感觉的其他感情。所以,我们愈培养感情,我们就愈培养出所谓的知识——这只是记忆而已——而爱就愈少。 只有当你了解心灵的全部过程时,才能有爱。爱不是属于心灵,而你不能思考爱。当你说“我想要爱”,你就正在想它,你正在渴望它,这是一种感觉,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你要的不是爱,而是刺激。你需要一种手段以充实你自己,不管是人、工作或特别的刺激等等。的确,那不是爱。爱只有在忘却自我,和借着认识自己以解脱自己时,才会出现。借着认识自己带来了解,以及当心灵的全部过程完全显示出来并得到了解时,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然后你会发现爱无关乎感觉,不是满足的手段。爱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结果。爱是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中,“我”伴随着对它的认知、焦虑和占有都不见了。爱不能只是“自己”的活动,不管有没有意识,它持续地存在着。所以说,了解自我、了解认知的中心是“我”是非常重要的。纽约·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八日
如果是你自己的恐惧症,你可以尝试一些方法。
但如果是别人的恐惧症,就什么都别做。别管他们,尊重他们的意愿。
当有人强迫你“克服”你所拥有的任何恐惧症时,这并不好。你有恐惧症是有原因的。有时恐惧也保护人们免受危险和伤害的方式。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不要管他们。
每个人都有恐惧症吗?
恐惧是由厌恶、真实或想象的恐惧、期望和创伤播种的。恐惧症使人普遍衰弱。在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外部帮助。我想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保留;这就是我们处理他们的方式,将保留或恐惧变成全面的使人衰弱的恐惧症,伴随着强迫症(强迫症)行为和其他伴随的病症表现;喜欢; 害怕开放或封闭的空间,人们。名单还在继续。不,不是每个人都有恐惧症。我们都有可能让我们真实或想象的恐惧变成一种恐惧。尽快将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尽早处理和消除轻度恐惧症是最好的。对轻度恐惧症保持敏感并积极应对。不要鼓励他们或允许他们进一步挖掘和路由自己,否则他们可能会持续存在并永久禁用并破坏我们需要致力于理智的生活?不要用任何形式的恐惧症来扰乱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