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健康新知:春季食补养生的宜与忌

时间: 2023-07-17 13:15:18

春季是养生的好季节,春补对健康体强的人有益,久病体虚和外科手术后气血受损的病人,以及体质虚弱的儿童更需要春补。春补不可恣意而行,要遵循以下原则,方能顺应天时,符合机体需要。

宜温补阳气

阳,是指人体阳气,阳气与阴精既对立又统一。阳气泛指人体之功能,阴精泛指人体的物质基础。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是说,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以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所谓春季饮食上要养阳,是指要进食一些能够起到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

因为肾藏之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所以在饮食上养阳,还包含有养肾阳的意思。关于这一点,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其根而培养之。”这里的“从其根”就是养肾阳的意思,因为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春天、夏天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却显得不足,故应多吃点培养肾阳的东西,如谚语“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是指此意。

宜多甜少酸

唐代药王、养生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季六节气之际,人们要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鉴于此,春季六节气在饮食上的另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少吃点酸味食物,以防肝气过于偏亢;同时多食甜味食物,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如大枣、山药等。

宜清淡多样

油腻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胀感,妨碍多种营养的摄入,饭后使人出现疲劳、嗜睡、工作效率下降等,它是“春困”的诱因之一。春季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春季膳食要提倡多样化,避免专一单调,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如主食粗细、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荤与素、汤与菜的搭配等,只有这样才能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较完备的营养,使人精力充沛。

宜多食新鲜蔬菜

人们经过寒冷的冬季之后,普遍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冬季常见人们患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这是吃新鲜蔬菜较少造成的。因此,在春季六节气一定要多吃各种新鲜蔬菜,以弥补冬天吃菜少造成的营养不足。

宜补充津液

春季多风,风邪袭人易使腠理疏松,迫使津液外泄,造成口干、舌燥、皮肤粗糙、干咳、咽痛等症。因此,在饮食上宜多吃些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常见的有柑橘、蜂蜜、甘蔗等,其补充标准以不感口渴为度,不宜过量。因为不少生津食品是酸味的,吃多了易使肝气过亢。

宜清解里热

所谓里热,即指体内有郁热或者痰热。热郁于内,春季,机体被外来风气鼓动,就会向外发散,轻则导致头昏、身体烦闷、咳嗽、痰多、四肢重滞;重则形成温病,甚至侵害内脏。

体内郁热的形成是由于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往往穿起厚厚的棉衣拥坐在旺旺的炉火旁边;喜欢吃热气腾腾的饭菜,热粥、热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经常喝点酒。这些在冬季看来是必要的,但使人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

清除郁热的方法很多,最好是选用一些药膳。

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

春季肝气亢伤脾,损害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黏硬、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本来就不易消化,再加上脾胃功能不佳,既生痰生湿,又会进一步加重和损害脾胃功能。

春季的饮食进补原则主要是以上七点,但具体运用时,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职业、疾病、所在地区等不同情况来处理。如糖尿病患者即使在春天也应以不吃甜食为佳。阳盛体质的人,大可不必补充阳气,因为体内阳气本来就偏盛。阴虚有虚火者补阳也须慎重。总之,上述饮食进补原则是根据一般情况提出来的,在应用中还必须因人、因地、因病制宜,这样才有益于健康。

春季养生的健康知识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下面为大家带来春季养生的健康知识,快来看看吧。

一、春季养生健康之路

方法一:坚持锻炼

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强体防病。

方法二:注意养肝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方法三:顺应气候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方法四:宜甘减酸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二、春日食补应以性味甘平的食品为主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所以,春令时节可以多食以下食物:

   1、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具有健脾补胃,补虚弱的作用。

2、春笋: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鲜食尤佳。

3、豌豆苗:时令性蔬菜,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榨取鲜汁饮用,最为适宜。

4、韭菜:温中行气,温肾暖阳。对腰膝酸软、阳痿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早韭和即将下市的韭菜最好。

5、香椿叶:具有消风、解毒、健胃理气之功。春令时菜,食其嫩叶,入馔甚香,常作凉拌豆腐、炒鸡蛋食用。然而香椿叶又是“发物”,有宿疾者勿食。

其他如扁豆、菠菜、菜花、芫荽、大枣、蜂蜜、豆、奶制品,禽蛋、瘦肉及水果均适宜春季食用。

三、春季养生宜喝3款汤

春季养生汤:鹌鹑党参淮山汤

用料:鹌鹑1只,党参10克,淮山20克,油盐适量。

制法:首先将鹌鹑剖开,去掉内脏,洗净后切成块备用;党参、淮山分别洗净,与鹌鹑一起放进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继续煮1小时,最后加上调料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

春季养生汤:黄芩猪肺汤

用料:酒黄芩15克,苏子6克,生姜10克,猪肺500克,食盐、大蒜、葱段、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猪肺洗净,放人沸水中氽去血水,切成块备用;酒黄芩、苏子、生姜用布包好,一同放人砂锅中炖煮,至熟烂后,加入调料即成。

功效:滋养肝肾,补益脾胃。

春季养生汤:楞子牡蛎鸡肝汤

用料:鸡肝2副,瓦楞子10克。牡蛎25克,油盐适量,姜。

制法:将鸡肝和瓦楞子、生牡蛎分别洗净,与姜片一起放进砂锅内,加清水后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个小时,最后加调料就可直接饮用。

功效: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四、春季饮食养生注意5个要点

首先一定要保证日常的饮食的.营养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且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清淡

此时,饮食宜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平时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养肝

春天这样暖和的季节特别适合养肝。因为春季养阳就是重在养肝。而且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就更加应该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

同时,如果春季养生不当,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

养阳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补阳”,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抵御邪气侵袭。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

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多喝水

春天的气候会很干燥,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因为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少酸多甜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之品,如红枣、蜂蜜等,忌酸涩。

春天忌吃什么?

春季养生宜与忌:
民以食为先”,如果饮食得当,就如同有了一个保健医生,所以,春令时节可以多食:
1、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具有健脾补胃,补虚弱的作用。
2、春笋: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鲜食尤佳。
3、豌豆苗:时令性蔬菜,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榨取鲜汁饮用,最为适宜。
4、韭菜:温中行气,温肾暖阳。对腰膝酸软、阳痿、以初春早韭和即将下市的韭菜最好。
5、香椿叶:具有消风、解毒、健胃理气之功。春令时菜,瘦肉及水果均适宜春季食用。
6,枸杞:初春枸杞长出嫩苗,嫩苗又称枸杞或枸杞苗,略带苦味,门冬氨酸、精氨酸等,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依据中医理论,春季也有些应忌食的物品。如春三月忌吃羊肉、狗肉、鹌鹑、荞麦、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及辛辣物等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