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大便变成绿色的原因,可能是因消化不良所致

时间: 2023-07-17 13:54:10

不知道大家在上厕所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大便变成绿色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与身体病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希望大家要重视这种症状的发生。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大便会变成绿色的,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导致大便变绿色的原因都有哪些吧!

1、吃了太多的绿色蔬菜

如果大家在大便的时候出现的粪便呈绿色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在生活中吃了太多的绿色蔬菜而引起的。因为绿色蔬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叶绿素,而且经常吃这类食物也很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在排便时容易出现绿色粪便的情况。

2、消化不良

绿色粪便的发生与消化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吃油腻性并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影响人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最终加重肠胃的负担,使人在排便的时候出现绿色粪便的症状。如果是因为消化不良而使大便变成绿色的,大家可以通过多运动的方式来促进消化,并减轻疾病症状。

3、肠胃功能异常

人之所以会出现大便变绿色的情况,与肠胃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肠胃功能异常的发生会使人出现肠胃蠕动减慢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因此人在排便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绿色粪便的情况。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大便变绿色的原因都有哪些了吧!上述文章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导致绿色粪便形成的三个因素,除此之外,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腹部着凉的情况,那么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出现绿色粪便的情况。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以免使腹部着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绿色粪便的发生。

为什么大便是绿色的?

最近不少网友咨询 南昌肛肠医院 大便是绿色的相关介绍。 大便绿色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成年人大便绿色主要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性失调等疾病引起,如急性肠炎或是痢疾患者,排便时就有绿色脓状便,但是有些人是由于吃了大量蔬菜或肠道内环境酸性过高,也会排出绿色大便。成人大便墨绿色的具体原因大概有: 大便酸性时,内含胆汁遇空气氧化成绿色。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素,被它染色后粪便即呈黄色,胆红素经过氧化后变为胆绿素,从而使粪便呈绿色。 另外,因双叉乳杆菌的作用,肠内已呈酸性,大便在肠内已被氧化,变成绿色排出体外。因此墨绿色便不是异常便,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而担心。墨绿便一般可能会是消化不良。可以调整膳食再观察大便的改变。专家建议:大便经常呈绿色需做肠镜检查也可以 咨询在线专家 了解有关大便绿色的原因 婴幼儿大便绿色则是腹泻 ,一般为水样、稀糊状、泡沫多,还有酸臭味,是常见的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的症状。 正常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也可以偶尔呈浅绿色。如果宝宝的大便食深绿色,那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现。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妈妈吃了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过凉的食物,另外母亲的情绪紧张、焦虑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大便情况。 大便酸性时,内含胆汁遇空气氧化成绿色。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素,被它染色后粪便即呈黄色,胆红素经过氧化后变为胆绿素,从而使粪便呈绿色。排出的粪便在尿布中遇到空气中的氧,胆红素便氧化成胆绿素,使粪便的表面呈绿色。 另外,因双叉乳杆菌的作用,肠内已呈酸性,大便在肠内已被氧化,变成绿色排出体外。困此绿色便不是异常便,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而担心。

为什么屎是绿色的

屎是绿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饮食因素,当人体吃了大量的绿色蔬菜时,比如菠菜、油麦菜,残留的蔬菜渣会随大便排出体外,导致大便呈现绿色。

2、因双歧乳杆菌的作用,肠内已呈酸性,大便在肠内已被氧化,变成绿色排出体外。

3、大便酸性时,内含胆汁遇空气氧化成绿色。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素,被它染色后粪便即呈黄色,胆红素经过氧化后变为胆绿素,从而使粪便呈绿色。

4、肠炎,如果绿色大便还伴随腥臭味或者不成形,则可能是肠炎导致的。

5、消化不良也会引起大便呈绿色。

判断大便是否正常的方法

1.大变量,正常成年人在一般的饮食条件下,每天的大便量通常会保持在100~300克之间,经常吃肉食,可能大便会比较少,经常吃蔬菜,大便量会比较多。

2.颜色和形状,成年人正常大便通常是黄褐色,并且为圆柱形软便,婴儿的正常粪便为浅黄色以及金黄色。

3.气味,正常粪便通常有明显的粪臭味,食用肉类较多的人群,粪便气味较重,素食者粪便气味较轻,并且在正常粪便里会有已经完全消化或不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