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选对时间养生效果翻倍:丑时保肝 寅时养肺
有民俗说“早晨的生姜暖胃肠,晚上的生姜如刀枪”、“早晨的盐汤如参汤,晚上的盐汤赛砒霜”……这些民俗道出了 养生秘诀。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中医也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卫人委中医处处长廖利平指出,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因此,每天十二个时辰养生也要遵循规律,而丑时和寅时是养好肝和肺的至关重要时辰,一定要睡好觉,才能养好肝和肺,才会精神百倍,容光焕发。
丑时:(1时―3时)
时辰特点:气血运行到肝经。
廖利平指出,许多人满面红光,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精力充沛。有些人刚好相反,气色晦暗,眼神无光,手足无力,没精打采。从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 看出这个人肝气旺不旺、气血足不足。“人家肝养得好,就能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实现了肝的藏血、排毒功能,看起来血气充足,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视力清楚 (肝开窍于目),当然就显得特别的年轻漂亮。”相反,一个人到了开始养肝的时刻不养,丑时(1时―3时)还要去应酬、搓麻将、看电视……不好好休息,就不 能养出好血供应能量。所以,到点了,一定要好好睡觉,顺应时辰,好好睡眠,才能养好肝。
养生秘诀
一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值夜班的女士们、先生们,第二天单位一定要安排他们好好休息,让肝脏有个代偿过程。
二是经常敲拍足厥阴肝经,位于腿的内侧中线,可以疏通经络,代谢废物,有利于养肝。
三是要有个好心情。怒伤肝,影响肝疏泄的功能。做到“三不”、“三乐”,即不过度忧愁,不与人争吵,不妒忌别人;乐于助人,知足常乐,一生求乐,心情愉快,有利于养肝。肝郁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服中成药逍遥散,疏肝理气。
四是少饮酒。酒为湿热之邪,易伤肝。特别是勾兑的洋酒,如:ox、龙舌兰、白兰地、伏特加、马丁尼洋酒等,不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五是饮保健茶。可用中药白芍3―5片浸泡15―20分钟后饮之,有柔肝护肝等作用。
寅时:(3时―5时)
时辰特点: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肺经旺。肺朝百脉,所有的组织器官都由它来供血,主宣发与肃降等功能,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寅时,对健康的人来说,这时应该是熟睡状态。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过程,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气血能量物质,这个时辰心肺功能负担最重,对于危重病人最容易引起心肺功能衰弱,也是病人多死于这个时辰的原因。
养生秘诀
一要睡好觉,是养肺经的最好方法,这样才会让肺充分工作。熬夜、应酬、娱乐、蹦迪、打麻将不能超过这个时辰。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这个时辰的睡眠有利于生长素、退黑素等激素的分泌。
二是保健方法,平时可拍打手太阴肺经,它位于手的内侧的前缘。
三是介绍百合煲粥:百合(润肺清热)10g+粳米50g煲粥,可以养肺阴。
四是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加肺活量。
五要戒烟限酒。
六是少吃燥热、辛散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这些辛辣、煎炸、油腻之品,易伤肺阴,尤其是在秋季,更要注意。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丑时(1时―3时)、寅时(3时―5时)这两个时辰,对于养好肝和肺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凌晨1时―5时(丑、寅时)一定要睡好觉,才能养好肝和肺,你才会精神百倍,容光焕发。
卯时(5时―7时)
时辰特点:气血运行到大肠经。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中医常称“五更泻”,在5时左右拉肚子,这个毛病表现为大肠虚弱,主要由于脾肾阳虚所致。针对脾肾阳虚病情较重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可选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如四神丸: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它具有温补肾阳,涩肠止泻的功效。
养生秘诀
一是要利用这个时辰好好地清理肠道。早晨,先空腹喝300毫升―5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同时,早上用2―3片生姜泡杯温开水250―300毫升,加上一勺蜂蜜,效果很好。生姜有温中、保护脾胃的功能,蜂蜜有润肺、滑肠、通便的功能。
二是拍打手阳明大肠经,它位于手的外侧前缘。
三是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是补,逆时针方向是泄。顺序是右手在下,贴近腹部,左手按在右手上,灵活运用右手掌的大小鱼际,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肌 30次。顺时针方向从右下腹往上推,是升结肠的部位,然后横向往左推,是横结肠部位,再往左下方推,是降结肠部位,可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排除体内垃圾;
四是晨练。适当运动,如游泳、打太极拳等都有利于肺活量,肺的肃降作用可以推动胃肠的蠕动,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辰时(7时―9时)
时辰特点:气血运行到胃经。胃经旺,有利于消化,是吃早餐的时候。
民俗谚语:“早晨的生姜暖胃肠,晚上的生姜如刀枪”。按照阴阳学说,白天为阳,为养阳最佳时间,夜晚为阴,是最佳养阴时间。廖利平指出,辰时吃 生姜温中暖胃,是有利于胃肠道腐熟水谷,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在晚上吃生姜那是不符合养阴的,是逆时而作,因为生姜是助阳升发的,晚上吃会伤及肺阴,形容 “如刀枪”这么厉害。
养生秘诀
一是充分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一天进食量的比例,我认为:早餐,约占一天食物的50%;中餐30%,晚餐20%,比较合理;有利于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所以,早餐不仅要吃好,还要吃饱。坚持用早餐,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拍打足阳明胃经,它位于腿的外侧前缘。
三是煲中药粥,如:茯苓、白术、沙参等补胃气,养胃阴;稀粥本有养胃气的功能。
四是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胡椒以及油炸、肥腻食物,以防伤胃阴。
1、增加1小时睡眠
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早睡早起,通过睡眠调整身体状态,以适应秋季特点。
2、多喝水
体内水分充足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感冒病毒难以迅速繁殖。营养科学家建议:每日饮水量按体重算为40毫升,老人需饮更多的水。最佳饮料为:水、混合饮料(矿泉水或苏打水和苹果汁混合而成的饮料)、果茶或药草茶。要少喝咖啡、含酒精的饮料和酒。
3、每天咽津
秋天天气非常的干燥,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教大家一个咽津的方法,可以滋阴养肺。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4、睡前泡泡脚
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治百病。养生先养脚,脚上有很多穴道,这些穴道通过人体的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所以晚上睡前泡泡脚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晚上9点泡脚对肾好,这个时间段是肾经气血最弱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泡泡脚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热量,帮助行气活血。睡前泡脚还能助眠,泡完脚后,做几分钟的脚底按摩,让身体充分放松,可以帮助你快速入眠。
5、食物润肺
秋天的饮食强调滋阴润肺。可适当多吃一些白色润肺的食物,比如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润肺。
6、咀嚼鼓漱
晨起和睡前,作上下颚运动。然后闭嘴,舌抵上腭,扣齿咀嚼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咀嚼时,胃肠血流量增加,可抵御秋季凉气对胃肠的损伤。
7、滋阴润肺多喝粥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多喝粥可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
8、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9、巧搭配摄粗粮
秋季气候干爽,汗液减少,睡眠时间增长,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机体会积极地储存脂肪,因此一不小心就会发胖。体内脂肪的积累不仅有碍美观,而且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这对本身肥胖者来说更加危险。为了保证体重正常,应注意作息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润肠通便。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热量少的粗粮,如玉米、红薯、土豆、薏米和豆类。
10、适时添减衣物
处暑过后天气会慢慢转凉。老年人和儿童适应能力差,容易受感染,极易伤风感冒,同时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专家提醒,这个季节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物。中医认为,“春捂秋冻”其本意是让体温在秋天时不要太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可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适当地“冻一冻”,但早晚一定要注意保暖。
11、多吃酸味食物
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这样养肺的效果就很好。
1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还可以清除呼吸道“浊气”。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氧气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应的养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锻炼应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这是因为,长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经过冬季之后,一旦身体没有完全放松就进行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损伤。其次,切忌盲目追求运动量。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发感冒。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14点到20点是健身的最佳时间段。如果条件允许,运动前可以饮用一杯温开水,以帮助身体及时补充水分。
2、夏季:夏季补水要适量,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两杯水。如果是户外运动,一定要带上水瓶,还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盐,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饮水时,一次不能饮用太多,应尽量通过增加喝水频次来补充水分。二是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室内运动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秋季:面对昼夜温差越来越大的秋季,我们更需要保护自己。秋季晨练前,应先喝点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当然,还要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热身。
4、冬季:冬季应该更多地选择室内运动,这样不仅能防止疾病的侵扰,还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不要超过原有基础的10%。一旦运动量太大或运动速度太快,极易发生腱炎、肌肉拉伤等问题。
拓展资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从中医讲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不同的季节对人,对生物也不一样,叫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进补,本处所说的“补”,主要包涵有修补、补充、补益和滋补的意思。不论哪个季节的进补,都可根据季节的特点,并结合人的体质和食物、药物的性味等实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复动态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补各有侧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长,秋须守其收,冬务保其藏。
1、春三月,此谓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2、夏三月,此谓蕃秀,阳气旺盛,万物繁茂。
3、秋三月,此谓容平,阳气开始收敛,万物开始静止收获。
4、冬三月,此谓闭藏,阴气极盛,万物生理功能低下,阳气、精气内藏等。
参考资料 人民网?春夏秋冬 四季锻炼小常识
凉水锻练
适度开展一些耐低温锻练,做些有氧运动减肥,如爬山、徒步、打太极拳、骑单车、舞蹈等。适度的凉水锻练对防止风寒、发烧感冒、流鼻水、急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因而平常能够冷水洁面、冼脚、浴鼻等,精力旺盛的人还能够洗冷水澡等。
多喝汤
宜:多吃蔬菜、新鲜水果,能填补身体的体液,有生津解渴燥、清热解毒润肠的作用;还可多吃些纯蜂蜜、百合花、莲籽、红萝卜、藕、梨、白芝麻、黑木耳等清补之品。多摄取含蛋白、镁、钙丰富多彩的食材。醒来喝一杯温开水,能够淡化血夜。大白天能够多喝清茶,坚持不懈每日喝二三杯茶汤,对心血管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忌:少吃辛辣食物油炸性热和辛辣食物的食材和调味料,及其炸鸡等油炸的食材。
不必太早多穿衣服
依据天气变化和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状况,立即调整衣服裤子,防止外感风寒。不必迫不得已“多穿衣服”,留意耐低温锻练,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秋冻”。
2、火锅店以白汤为主导
热呼呼的火锅店,麻辣火锅、涮涮锅、海鲜锅等各式各样火锅店竞相发售,要怎样吃一份营养成分零压力的身心健康火锅店是有窍门的!在肉类食品挑选上,能够以适当火锅店猪瘦肉片、羊肉、嫩牛肉、海蛎子、水豆腐等为主导,配搭小量火锅底料。
3、秋天少摄取植物油脂
姜母鸭、牛肉炉也是秋冬季食补的佳品,高植物油脂为其相互特性。在服用这种特色美食之时,若可先去掉鸭皮、绵羊皮及赘肉部分再服用,喝粥时去除顶层漂油再喝。这般,一个动作,能够降低许多 植物油脂的摄取量。
实际上光服用姜母鸭、牛肉炉是很不平衡的餐食,能够天赋加点白米饭及烫青菜来平衡一下,更提议再加一些蔬菜,以提升化学纤维质的摄入。此外,姜母鸭、牛肉炉是高植物油脂、高高蛋白的食物,对风湿病、尿酸高病人、糖尿病患者、高血脂、肥胖症等病人,提议适当服用,勿暴食暴饮。
4、酒少喝
酒,许多 场所免不了它,冬季也是免不了它。一般而言,酒精含量成分愈高之酒水,其所含的发热量则愈高。且乙醇经消化吸收以后会被新陈代谢成乳酸菌,乳酸菌会危害到血尿酸的代谢。
因而,糖尿病患者、高血脂、肥胖症、风湿病、尿酸高等病人,针对酒精类健康饮品浅酌就可以,干万勿乱喝。秋冬季最好是的健康饮品应该是温开水或茶。
5、多以蔬菜水果来提升饱腹感
严寒的秋冬季时节,通常会令人胃口暴增,再加上运动量降低,增加体重常以较大 获得。因而,健康保健之道在平衡的饮食搭配、适当的健身运动、留意营养减肥。平衡的饮食搭配则必须在营养成分与美味可口中获得最好之均衡点,于美味可口饮食搭配中摄入充裕但是量的营养成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