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生活中最容易消除疲劳的方式,同时对身心体质也有调节的作用。冬天的时候讲究早睡早起的睡眠方式,如果在这段时间当中睡眠质量差,会使消化功能、神经系统、体力恢复等受到影响。那么大家知道冬季的时候如何正确进行养生睡眠?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家告诉我们最佳的睡眠时间在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左右,起床时间在六点左右,在这段时间入睡,百脉可修养生息,身体会很少患上疾病。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吃得太饱,若是过饱睡觉,肯定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这样身体的各项器官都得不到休息,导致我们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长时间这样下去肯定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晚上睡觉之前一定不能够吃得太饱,更加不能够暴饮暴食,否则很容易导致出现急性胰腺炎,让患者睡眠中休克,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喜欢喝酒的朋友在睡觉之前会喝点酒诱导自己入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虽然说酒精能够帮助我们入睡,但是睡得快醒来的也快,睡眠质量也得不到保障,长时间这样下去对身体也没有好处。晚饭后的这段时间不要喝太多的水。因为冬天气温比较低,我们身体出汗也不多,相对于夏天来说消耗的水分比较少。如果喝了太多的水会增加小便次数,对睡眠造成影响,许多人醒来之后会用很长时间才能够入睡。所以晚上最好是少喝一些水,尤其是肾功能比较差的朋友。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的进行养生睡眠,另外不少的人在冬天喜欢关上窗睡觉。其实这样会使空气无法流通,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对我们的呼吸道造成影响,所以最好是开着窗让空气流通比较好,这样对健康才有帮助。
一、冬季睡眠与养生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就是说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要收藏。“水冰地坼”是冬三月的天地之象,“水冰”,谁是流动的,连水这样的东西都结冰了,都开始收藏了;“地坼”,地都开始裂开了,很多东西都开始藏到地里面去,这时“藏”的明显表现。人类也与自然生态一样,冬季昼短夜长,人的睡眠时间应该相应增多。合理调节睡眠将有利于身心情志的调养。
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冬季的睡眠养生也应与自然协调统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早卧晚起,以待阳光”。可见,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是多养阴气,待日出而作。避严寒,求温暖。使人体阴平阳秘。以防外感并发他病,或引发宿疾咳喘。
冬季睡眠还要注意封藏,做到“暮卧不覆首”,以利呼吸通畅,以防鼾证;“卧勿大语,损人气力”,以防散神耗气,影响睡眠与精力。由此可见,冬季睡眠养生重保暖。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注意身暖头凉,睡眠才安。
漫长的冬季“寒凝大地”,人们外出机会减少。许多人不自觉地贪睡。有的因旧病复发而出现睡眠障碍。眼见万物凋零,易触景生情,产生抑郁情绪……适当增加室外活动、散散步、多晒太阳都是消除冬季郁闷、增强活力的良药。
同时也应注意饮食调适。冬季应该吃熟食。忌生冷黏腻。以防内受风寒,出现胃脘饱胀、大便稀薄,进而影响睡眠。桂圆莲子汤、莲子芡实汤等。最适宜冬季食疗调养睡眠。
二、冬季睡眠少穿衣
有的人觉得很冷,冬天睡觉时总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 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这个时候脱掉衣服睡觉,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相反,如果穿着很多衣服睡觉的话,就会出现多梦、失眠的情况,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此外,由于人体皮肤能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穿着衣服睡觉的话,无疑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不要穿厚衣服睡觉,以保证身体的舒适、健康。 但是一些朋友说,我很怕冷啊,怎么办?放一个热水袋在被窝里面,大家记住了,一定是热水袋,就是装热水,而不是什么电器之类的,电器之类的东西实际上都是有辐射的,经常用的话,对身体没有好处。
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劳逸结合不好,使人的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许多人失眠,因此带来了痛苦和烦恼。服用安眠药,虽能解除,但“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会有副反应。现介绍几种有助于促进睡眠的食物。
1.小米
具有健胃、和脾、安神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富含色氨酸,其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细胞分泌出一种欲睡的神经物质——五羟色氨,能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抑制,使人产生困倦感;还能促使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人体内色氨酸的量。将小米熬成粥,临睡前食用,可使人安然入睡。
2.葵花子
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睡前嗑些葵花子,可促使消化液分泌,有利消食化滞,镇静安神。
3.苹果
含有果糖、苹果酸以及浓郁的芳香味,可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生成血清素,从而有助于使人进入梦乡。
4.牛奶
睡前喝一杯牛奶,可催人入睡。对老年人尤为适用。
5.核桃
是一种很好的营养滋补食物,能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取粳米、核桃仁、黑芝麻煨成稀粥,睡前食用有催眠效果。
6.莲子
有安神养心之功效。莲子含有莲心碱、芳香甙,有镇静作用,可促使胰腺分泌胰岛素,使人入睡。
7.红枣
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用温火煨成膏。睡前食用两匙,有催眠作用。
冬季睡眠要注意做到早睡晚起:
中医认为,入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冬季养生的好方法。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
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头脑会更加清醒、反应也更机智灵敏。
但是,上班族晚起可能不太现实,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在冬天,相信很多人都有同一个感受,就是晚上不想进冷被窝,早上不想爬出暖被窝,其实在冬季,对睡眠是有讲究的。
冬季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尤其是在北方,这个时候天寒地冻,银装素裹,阴气至上,阳气渐减。在这个时候,许多的生物都进入了冬眠的状态,但人类与一般动物不同,无法冬眠,只能通过改变睡眠的方式来应对。冬季睡眠应注意4个方面。
首先是睡眠的时间。冬季来临,白昼的时间缩短,黑夜的时间增长,中医学认为,人们的睡眠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采取早睡晚起的方式。早睡能够保护人体的热度,从而养护阳气;晚起可以躲避夜间的寒冷,养阴气,这样才能使人体内部达到阴阳平衡。但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造成人们减少外面,养成嗜睡的现象。虽然,冬季是要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但是过长的睡眠也会产生副作用,如头晕、头胀等,连续长时间的睡眠还会加速人的衰老。一般平时晚上睡8小时左右,冬天可以增至9-10个小时。
其次,是起居注意的事项。冬季气温低,睡眠应以保暖为主。清石《养生镜》中指出:“冬三月,及水藏闭涩之时,最易周守元阳,以养真气。”由此可见,冬季睡眠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居室的恒温,不要过低,否则易引发感冒、咳喘等症;但也不要太高,在本来很干燥的冬天,室内过高的温度会造成人们产生内火,外出一旦遭遇风寒,易起外感发热等症。此外,最好穿着睡衣睡,这样能够保暖、抵御风寒,避免腰脊受风。
再次,睡眠与饮食也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饮食有促进睡眠的效果。冬季主肾,肾与冬相应,肾主味咸,所以冬季应食用一些咸鲜口味的食物,以益气固肾。少吃粘腻生冷的食物,避免造成胃胀腹胀、身体虚寒,导致失眠。冬季室内比较干燥,睡前要喝茶水。绞股蓝泡的茶可补充水分助睡眠,还能降三高,是种不错的选择之一。
最后,冬季睡眠养生应与运动结合。冬季寒冷,消耗体内脂肪较多,人们容易感到饥饿,所以在冬天,人们的食欲较其他时节更好一些。同时由于户外冷,从们在饱餐后往往忽略了运动,导致胃中积食,从而引起失眠。所以在冬季,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餐后应该外出活动,最好以散步的形式解决积食症,如果天气不好,可以在家采取按摩腹部的方式来促进肠胃消化,为安然入睡打好基础。
一、养生小常识:
1、早餐喝一碗枸杞黑芝麻粥,明目强身。
2、休息时做手指操,增强免疫力。
3、每天上午喝一杯蜂蜜水,促进新陈代谢。
4、午睡半小时,有利于养阳。
5、足疗四季都可以做,不过春夏的水温可以略低些。
6、五种果汁做宵夜,提前抗衰老。
7、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8、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二、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顺,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本法对春季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三、人在饮食中,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