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吃什么?民间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老北京大寒吃“消寒糕”,广东人吃糯米饭,南京人喝鸡汤……具体大寒节气吃什么?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大寒节气的四大饮食习俗。
大寒节气吃什么?
1、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2、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3、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4、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养生之道网提醒,大寒节气饮食上应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这类食物包括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还有羊肉。中医专家认为在温热食物中,羊肉性价比最高,可以用山药、当归、胡萝卜、芡实搭配,佐以生姜、大葱等调料,每周吃一次,这样更有利于冬季养生。
大寒节气吃八宝粥、糯米饭、年糕等传统食物。大寒代表寓意: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食糯即在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大寒节气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
大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天气寒冷、湿度低。
大寒的风俗有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吃的传统美食有糯米粉、八宝粥、鸡汤、年糕、八宝饭等。八宝饭: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年糕,北京人会大寒这天吃年糕,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鸡汤: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
大寒吃八宝饭的原因
八宝饭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
大寒吃鸡汤的原因
不怕寒冷:无论是天气变冷前或寒冷时,适时增添衣物固然可以保暖,但这时来碗热腾腾的鸡汤,一喝瞬间身体就会变得较温暖,比较不怕冷。有些补汤如_母鸭、十全大补汤比较燥热,体质偏热的人吃恐会有反效果,而鸡汤属于温补会比较适合。
资料扩展
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1、喝腊八粥
古人在大寒之日“食糯纵饮”,即吃糯米制作的食物,尽情饮酒。东汉蔡邕也曾记录:“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用美食美酒温暖自己的身体,也借此节气让家人朋友其乐融融,共聚一堂。今天大寒,也是腊八节。
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各色糯米加各种干果杂粮,五彩缤纷十分养眼,热气腾腾一大碗,配上一杯温的米酒,喝完胃暖身舒、心满意足。而大寒之日补气血养五脏也是中国人的养生之道。
2、大扫除+贴窗花
古人会在今日”除尘糊窗“,即大扫除和贴窗花。家家户户扫去家中的灰尘、清理屋内的杂物,用新纸裱糊窗户,将红纸剪出各种吉祥的图案,贴在窗户上。民间有谚语:“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 大扫除的时候要默默无语,寓意着闷声发大财。
而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环境变好了,心情也舒畅,运气自然提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式各样的电脑打印的窗花图案都有地方购买,巧手的人儿依然会选择自己剪窗花。
因为最好的生活是自己创造,最好的家是自己布置。人们相信窗户代表家运,把窗户布置得漂亮,自然好运滚滚来。
3、采购年货与结婚
古人大寒“趁墟赶婚”,即到市集上采买年货、置办或参加婚礼。墟日是民众约定俗成的日子,无论是弯弯曲曲的小路,或平整宽阔的大道,人们都会早早起床到集市上,购买新春佳节需要用的物品。无论这天日子多冷,风雪多大,都不会改变人们出门采买的心愿。
进入腊月,每天都是好日子。结婚自然都是吉利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越过越好。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时段,借着小年的喜庆,搭上大年的热闹,置办酒席嫁妆最合适不过,所以也是民众最喜欢赶婚凑热闹的日子。
4、备腊味、贴年红
古人说:”大寒迎年“。最好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便是备腊味和贴年红了。腊味品种丰富,有腊鸭、腊肉、腊肠、腊鱼……风味迥异充满地方的特色。家家户户阳台厨房挂满腊味,而腊味也为过年餐桌上添上喜庆的色彩。
贴年红包括: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米缸,用传统的汉字加红纸,寄托新生活的美好期盼。一些南方地区,大寒到除夕前都会操办”尾牙祭“,现代企业的年会也是”尾牙祭“地传承。
以上内容参考?-大寒
大寒节气有吃糯米饭的习俗。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多数年份和一些沿海地方,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安徽安庆则有大寒炸春卷的习俗。
大寒节气的风俗。
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