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英国科学家认为多吃鱼睡得香

时间: 2023-07-17 16:06:14

英国3月6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服用鱼油胶囊或食用富含脂肪的鱼肉能提高儿童睡眠质量,这是因为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上升,会让儿童在夜间较少醒来,睡眠时间更长。

研究人员选取了352名年龄在7~9岁之间的儿童。研究人员让他们要么服用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的营养补充剂,要么服用只含有安慰剂的胶囊,持续4个月。研究人员在睡眠质量较差的43名儿童身上安装了腕式传感器,连续5个晚上监测了他们在床上的活动。结果显示,与食用了安慰剂的儿童相比,每日服用欧米伽3脂肪酸胶囊的孩子睡眠时间会多出58分钟,每晚醒来的次数也少了7次。

发表在《睡眠研究期刊》上的这项成果表明,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助眠。因此,为减少儿童的睡眠障碍,学者建议孩子每周至少吃鱼两次,最好是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鲑鱼等。

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鱼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食物,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含量较少,能增强人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功效,以下来了解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1一、吃鱼抗忧郁 科学家指出,美国有5%的人群患有较严重的精神忧郁症,而日本人患有较严重精神忧郁症的仅为0.1%,是美国人的1/50。研究表明,上述差异跟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中食鱼多少有关。

研究发现,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与人体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它有缓解精神紧张、平衡情绪等作用。不吃鱼或少吃鱼的人,“开心激素”水平往往较低,美国人不常吃鱼,因而患忧郁症的人就多。

二、吃鱼防哮喘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因而长期以来,许多人把吃鱼视为引发哮喘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一直忌讳吃鱼。但有关专家新近研究发现,经常吃些新鲜的鱼,不但对哮喘病人无害,而且有益于预防哮喘病的发作。

为什么吃鲜鱼能减少哮喘病的发作呢?因为新鲜鱼肉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阻止或减少人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哮喘病的发作正是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一定的减轻气管炎症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预防哮喘病的发生、复发或减轻哮喘病的症状程度。

三、吃鱼少痴呆 加拿大科学家通过对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和健康老人的研究发现,健康老人血液中DHA脂肪酸的成分远高于痴呆症的老人,表现有痴呆症状者的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健康老人少30%~40%。科学家认为,DHA是大脑细胞活动和保持活力必需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改善神经的信息传递、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鱼,可减少痴呆症的发生。

四、吃鱼防中风 科学家通过比较发现,同是经济发达国家,日本患中风的人大大低于欧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原因在于日本人食用鱼较多。多吃鱼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饮食中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成分越高,则高血压的发病率越低。

鱼类蛋白质含有丰富的蛋氨基酸和牛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它能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使尿钠排出量增加,从而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专家建议,中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服三四克鱼油。

五、吃鱼防衰老 德国历史上有位很出名的宰相叫俾斯麦,他长年暴饮暴食,又过量吸烟,在他68岁时,身体已衰弱不堪,满脸的皱纹,眼珠混浊无光,好像死神在向他招手。可是后来他听了医生的话,每天食用鲱鱼,不久,奇迹出现了:他皮肤红润、眼睛明亮、精神饱满,一直健康地活到83岁。

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2优化人体新陈代谢。这会让人的皮肤变得更好,睡眠质量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由于宝宝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好的睡眠有助于宝宝茁壮成长。

上学的孩子们则可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适当多吃鱼可以让大脑中的灰质增多,而灰质是负责记忆和处理信息的一种神经组织。

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会逐渐变得迟钝,认知出现衰退,适当多吃鱼还可以让头脑变得更加敏捷。

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据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杂志《神经病学》报道,每天的饮食结构中增加20克蛋白质的摄入(但不可超过100克,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脑中风的发病风险最高可降低26%。南京 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鱼肉中的蛋白质不仅能够补脑,还能够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保持心脏、肝脏、动脉健康。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都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甘油三酯过量,囤积于皮下就会使身体肥胖,囤积于血管壁会造成动脉硬化,囤积于心脏就会导致心脏肥大,囤积于肝脏则会造成脂肪肝。

鱼肉中富含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缓动脉中斑块的形成,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加强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保护你远离心脏病,大大降低心率失常的风险。

帮助身体吸收营养。鱼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B2和D,磺、磷、钾、镁、锌、钙、铁,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其中,维生素D可以帮助身体吸收不同的营养。

有助于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比如I型糖尿病,吃鱼比不吃鱼的患病率要低。

有助于抵抗抑郁。吃鱼的人比不吃鱼的患病率要低,可能是因为吃鱼能提高体内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这两种化学元素能让心情变好。

虽然吃鱼的好处多多,但是凡事过而不及。吃过量的鱼,意味着摄取的OMEGA-3 不饱和脂肪酸也会过多,会导致血液稀释,这对于服用血液稀释药物和容易出血等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每天吃鱼最危险的是会引起汞中毒。汞也叫水银,汞中毒可以导致儿童神经功能缺陷,引起儿童发育迟缓。急性汞中毒会引起震颤、失眠、虚弱、头痛和肌肉萎缩。成年人汞中毒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儿童一旦中毒,带来的伤害是永久性的。

吃鱼对人体有什么好处3 吃鱼的5个好处

1、不易发胖

鱼肉的脂肪含量较低,每100克鱼肉的脂肪含量不足2克,比起100克香肠的脂肪含量低约80%。有人会说像三文鱼这种较脂肪较多的深海鱼,热量应该不低吧?其实,三文鱼的热量比猪扒要低一半哦!所以,如果你正在减肥或者想保持现有的苗条身材,在饮食方面,鱼肉是很好的选择。

2、蛋白质丰富

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且容易被人体吸收,100克的鱼肉即可满足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总量的一半。

3、补充矿物质

鱼肉之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钠元素为主,也包含碘、硒、氟、镁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人体很重要,比如缺碘会引起甲亢,但每天吃100克鱼肉就能满足人体对碘含量的需求;又如缺镁会让人感到抑郁,所以常常吃鱼肉,有利于改善情绪哦。

4、安胎

孕妇食用鱼肉,对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较好的疗效。另外,鱼肉还含有防止胎儿畸形的叶酸哦。

5、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

鱼肉的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海鱼和淡水鱼都含有丰富的磺,还含有磷、钙、铁等无机盐。鱼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鱼肉有如此丰富的营养物质,平时在饮食中应该多食用。

但要注意的是,食用鱼肉也有讲究的哦。

1、要吃新鲜的鱼

由于鱼肉蛋白质含量高,容易变质,所以在食用时要注意尽量选择新鲜的,并且不要隔餐或者隔夜吃,以免导致腹泻腹痛等疾病;

2、注意鱼的种类

鱼肉营养虽丰富,但不是什么鱼都适合食用。体形较大的鱼生命周期较长,所以积聚在体内的汞含量也相对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人体汞含量超标导致中毒,损伤人体脑组织和肝脏等器官,儿童体内汞含量超标会影响发育,所以应尽量避免食用大型掠食性鱼类,包括鲨鱼、旗鱼、金鲭。

3、尽量避免生吃

有的人会认为,鱼肉生吃能保持最鲜、最原始的味道,但要注意,鱼从捕捞到被人食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鱼肉造成污染,而且鱼类生存的环境也有可能被污染,导致鱼类体内含有较多细菌甚至是病毒,生吃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中毒。所以,鱼肉应该经高温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再也不怕「熬夜、、24小时不睡觉」,工作一样有效率,全靠这些方法!

(source: google)对于超级爱睡族来说,睡觉绝对能算得上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啦!很多的人都会在抱怨:虽然有时候一天下来都睡得很饱满,可是还是会有觉得精神不佳、无精打采的时候。那么有整天都让人不犯困的方法吗?

1. 起床后锻炼5分钟,不仅为身体充电,而且能加倍燃烧卡路里。

很多人误认为晨练必须5点钟爬起来跑上几公里,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太现实的。你只消花5分钟,做做俯卧撑和跳跃运动,使心率加快,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对着镜子冲拳100下,感受那种能量积蓄的过程。

2.养成喝水习惯

处于缺水状态的你,会时常感觉衰惫。清早起来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内清洁,也为五脏六腑加些“润滑剂”;每天至少喝进去一升水,不过也不是多多益善。

3.讲究吃早餐

美国有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身高体重比(BMI)偏高,也就是体重超标,还爱犯困,做事无精打采;讲究吃早餐的人则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对匀称。最营养健康的西式早餐是:两片全麦面包,一块熏三文鱼和一个西红柿。全麦面包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西红柿的番茄红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保健,并且对前列腺疾病的预防很有好处;三文鱼中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质对身体更加有益。 (source: google)

4.十点加餐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前一天储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没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时间仍像刚充完电,这时就必须加加餐。一块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几块饼乾,补充能量以外,还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饮暴食。 ?

5.午后喝咖啡

午餐后,身体的睡眠因子(一种能引发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此时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当然喝茶也行,随你喜欢!(source:? google ) 6.多倾诉多纾解

性格也能调节疲惫。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内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这是因为爱跟人交谈的人善于发现乐趣,把自己的烦恼.压力及倒霉事一股脑说出来,就不会觉得累和无聊,相反地,喜欢安静.独处.不爱社交的人缺乏这种纾解压力的渠道,时间长了,必然感觉不堪重负。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耸肩腆肚,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干的表现。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反而会觉得更疲劳。不管是站还是坐着,应当收腹立腰,放松双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觉。

8.张驰结合

工作中碰到难题,一时半会儿又没法解决,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换换脑筋,然后接着干。累得快透不过气来时,深吸一口气(数3下),然后呼出来(数6下);或者翻翻体育杂志,上网浏览娱乐八卦,找谁聊几句,说不定灵感在不经意间就来了。

9.站起来接电话

站着打电话借机舒展舒展筋骨,一边深呼吸,使富含氧气的血液流进大脑。这个简单的变化能让你几个小时都精两倍旺。

10.边沐浴边唱歌

淋浴时大声唱歌促进身体释放内啡呔,从而产生一种快乐与幸福的感觉,减轻压力。你越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越要唱出来,至于好不好听,跑没跑调,你管它呢!

11.交乐观的朋友

乐观、精力旺的朋友或同事人见人爱,他们积极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不仅要和聪明有才华的人交往,更要和那些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人交朋友;跟一个悲观.喜欢抱怨的人一起呆上30分钟,你的能量就会被间接耗尽

12.大事化小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不要总想着把某项大工程一气做完,结果自己累得趴下了。不妨把大工程拆成若干个小工程,一样一样地做,时不时休息一下,这样,既保持体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还能加快工作进度。

13.锻炼背部

你有没发现“背多分”型的男人往往受到殊遇,不仅如此,强壮的背部能让你工作起来比别人更轻松,不觉得太累。锻炼背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划桨器,注意姿势要正确;脚放平,膝盖微曲,双桨恰到好处地停在胸部。

14.打坐

早晨睡眼惺松,先不忙爬起来,舒舒服服地坐在床上坐着,挺直后背,闭上双眼,快速地用鼻子呼气和吸气,嘴巴微闭。(这个胸部练习应当像拉风箱一样,快速而机械地进行)(source:? google )

15.每天运动

哪怕你再忙,也要坚持锻炼,或跑步或键步走或游泳。你要是对自己体力过于自信,以为年轻就是本钱,不会那么轻易倒下,有人也许会跟你急。

16.午睡20分钟

20分钟左右的小憩是最理想的,它其实跟午睡一小时的作用没什么两样。一个小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长了,睡得太沉,晚上可能睡不好。

17.补铁

如果你体内铁的储存太低,身体就不能制造血液中运载氧气的血红蛋白,人就容易觉得累。最好的补铁办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食物疗法:含铁质丰富发热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和豆类。

18.开车多吃纤维食物

男人很少吃零食,你可以在车里放些花生和葡萄乾,这些东西含有大量的钾,你的身体需要钾将血液中的糖转化为能量;坚果也不错,它富含碳酸镁,缺乏碳酸镁会使身体产生大量乳酸,而乳酸易使人产生疲劳感。(source:? google )

19.芳香疗法

放些香料在家里,尤其是迷迭香.薄荷和姜,可以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并且能治疗头痛偏头痛。

20.多看喜剧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锻炼面部肌肉,改变你的面部循环,从而提高注意力。英国科学家近日公布的研究表明,尽管快乐不像俗语形容的那样能挽留青春,但每天保持愉悦心情的人确实更健康,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风险更低。

21.提前1小时上床

多睡60分钟的提神功效等于喝两杯咖啡。这是指你每天早睡一小时,而不是周末拼命睡懒觉。否则生物钟被打乱,总感觉晕乎乎的。

22.和阳光玩游戏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表明,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在冬天比较多,而夏天比较少。晒太阳能提高大脑血清素的含量,改善心情,为身体充电。不妨争取一切能晒太阳的出差或旅行机会。

23.控制酒量

酒精让你产生濛濛睡意,但是睡前喝酒反而会因兴奋影响睡眠,虽然闭着眼,眼球却在不停地转。你得牢记睡前两小时不喝酒,晚餐啤酒最多只喝一两杯。

24.调整健身时间

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健身族下班后去健身,浑身酸酸地,回家洗个澡睡个好觉,起来后犹如获得新生,无独有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认为,晚上锻炼能增加XXXXX素的水平,这对能量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25.睡沙发

假如你和爱人吵架,你不得不睡沙发,你不用内疚或怎么样。知道吗,偶尔睡睡沙发对治疗失眠有奇效!很多人都说失眠跟自家的卧室有关,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72%的男人在沙发上睡得不错,只有27%的人说在老婆或女友身边睡的还可以。(source:? google ) 今天向你推荐这25种不易疲倦的方法,这么多种方法中总会有你最适合和最喜欢的!把文章分享出去给更多人看吧~

原文出处:生活知识网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