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通过血液检查来预测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者是否会发病的方法,这一方法为该病的预防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主要通过母乳喂养、输血或者性接触感染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日本长崎大学研究员岩永正子和东京大学教授渡边俊树率领的研究小组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以全国43处医疗机构中的1218名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血液检查,调查他们的细胞感染率,即淋巴细胞中感染了病毒的t细胞比例。
在调查期间,有14名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者发病。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发病者的细胞感染率都在4%以上,平均值为10.3%,远远超过没有发病的感染者平均1.56%的水平。渡边俊树指出,这项研究表明,感染者的细胞感染率可以成为发病风险的指标,即细胞感染率较高的感染者其发病风险也比较高。
白血病困扰人一大问题,现在随着免疫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白血病的病理又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对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有哪些?下面请相关的专家介绍下:
白血病的主要病因包括,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物,病毒等:
在病毒和辐射以及化学物质的影响下,细胞发生癌变导致了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衰老死亡都是有基因决定的,虽然细胞的恶性转化也必然与基因的某种改变相关联。癌基因的激活细胞癌基因一场激活转化为癌基因,是通过基因DNA结构的改变和调控失调获得的,这些包括:1、点突变2、染色体重排3、基因扩增
今年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内存在这能够抑制肿瘤形成的基因,称为抑癌基因。迄今报道的人类抑癌基因有RB,P53,P16,WTI等进十种。由于基因的突变,缺失可致抑癌基因的异常失活,结果往往使细胞癌基因过度表达而发生细胞转化。
病毒是导致白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很多的病毒可以诱发和感染细胞,导致细胞的衰减。诱发动物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病毒几乎都是C型逆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和DNA多聚酶作用下合成了双联前病毒DNA,并进一步整合进宿主细胞的DNA中。关于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指导下的细胞主动性自我消亡过程,它是正常胚胎发生过程和成人组织器官发育中细胞清除的基因调控,促进凋亡的基因有Fas,Bax,ICE,P53等。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有哪些?经过专家的详细的介绍后,大家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吧!白血病与病毒和化学物质以及刺激性的物质有关,平时应该尽量的远离这些环境,才能减少白血病的发生
随着现在医学的不断进步,白血病也不再完全是不治之症,总体的实际治愈率在30%,比理论值要低,这是因为病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如心态不好,怕吃苦等等。白血病的理论治愈率目前按照分型和年龄层来确定的,实践中这样的预测往往比较准确;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有分两种,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3三型,治愈率儿童普遍优于成人(白血病治疗中,界定10岁以下称为儿童)。儿童急淋拥有高达90%以上的缓解率,以及75%以上5年无病生存。5年很重要,5年内不要复发,白血病就基本宣告断根了。儿童急淋不主张移植,移植一般选第二次缓解期(CR2).成人急淋只要没有不良的核型改变(如t(9,22)请区别于慢粒pH染色体,两者断裂带不同,mRNA转录的大小也不同),缓解率可高于50%,但5年无病生存率低于20%,因此有条件者可在CR1时选择骨髓移植。急非淋白血病目前分为M0~M7一共8种型号。其中M3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中国医生的指导下,已经有望全体治愈!中国医生在治疗该病时不断创新,首先应用了全反式维甲酸(RTRA),这对M3病人的缓解率带来了质的的飞跃:有90%以上的患者通过口服ATRA能完全缓解;对于不能缓解和复发的患者,中国医生又率先采用了亚砷酸(有效成分砒霜)静脉滴注,又有90%以上的ATRA应用无效的患者获得缓解,而且缓解周期比使用ATRA快了近14天!对于复发的患者,亚砷酸依然有卓越的疗效:超过50%的患者在大剂量该药物的使用下,再次缓解!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化疗,M3患者除极少外,全部能缓解,5年生存率高达85%,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这个数字还在上升。这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典型突破。急非淋细胞分型治愈率高的有含有t(8,21)的M2、含有t(16,16)的M4Eo、含有t(15,17)的M3、以及所有正常核型。其他的急非淋分型化疗治愈率也低于30%,骨髓移植也是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的首选。慢性白血病,为大家熟知的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现在医学应用干扰素使得缓解率大为提高,目前一种叫做格列卫的慢粒新药已经应用到临床,具体的治愈情况尚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白血病如慢淋、巨细胞白血病等,少见,对于治疗也比较保守,缓解后应当立即移植。另外成人T细胞白血病,被证实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具有传染性,但不通过常规途径,患者的配偶要格外注意,此类患者目前也只有移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