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制的埃博拉疫苗可为恒河猴提供10个月的有效保护。这种疫苗已开始在美国进行人体测试,如证实安全有效,将为控制当前疫情蔓延提供有力武器。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和意大利等国同行一起,对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及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联合研制的这种疫苗进行了测试。他们首先给4只恒河猴注射了一剂疫苗,这些猴子在接受注射5周内均对埃博拉病毒产生了有效免疫反应。
这种新疫苗基于黑猩猩的一种感冒病毒研制,其中含有两种类型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与苏丹型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是当前西非流行的病毒,致死率可高达90%。
为增强免疫效果,在首次接种疫苗2个月后,研究人员又给其中两只恒河猴注射了第二剂疫苗,其中使用了制作天花疫苗需要的牛痘病毒。结果发现,接受“增强免疫”注射的恒河猴可在长达10个月时间内免受埃博拉病毒感染。
基于这一动物实验结果,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已开始对这种疫苗进行临床试验,第一期试验主要是研究疫苗是否安全,能否引起足够的免疫反应。英国以及西非国家冈比亚和马里也将于近日开展临床试验。
根据世卫组织4日发布的疫情通报,截至8月31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3685例,死亡1841人。尼日利亚共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1例,死亡7人。塞内加尔出现1例确诊病例。
几乎所有病原体都有一个自然宿主。自然宿主就是带着病毒但是不会出现症状的动物。自然宿主内有该病毒的抗体因此可以和病毒一起生存并把他传播给别人。因此,许多病毒找到了自然宿主就可以从中提取出这种病毒的抗体这对疫苗研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埃博拉的疑似自然宿主是“果蝠”也有的说法是猴子
一般支持治疗
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液体疗法
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补液应以等渗液和盐液为主,常用的有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等。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恢复期病人血清治疗
如给早期病人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病人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抗体治疗
PNAS:抗体治疗让灵长类动物抵抗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
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军事科学家们首次证实基于抗体的疗法能够成功地保护猴子免受致命性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感染。此外,甚至是感染后两天进行抗体治疗,这些猴子也得到全面的保护。迄今为止,这一成就不是任何抵抗这些病毒的实验性治疗方法所能比拟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在PNAS期刊上。
属于线状病毒的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导致人患上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病死率高达90%。它们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且被认为是潜在性的生物威胁因子。当前,还没有获得批准上市进行销售的疫苗或疗法用于人类治疗,这就使得开发这些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让一些猴子接触致死剂量的丝状病毒,然后从存活下来的猴子体内提取抗体。这些存活下来的猴子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来抵抗这些传染病。研究人员从它们身上收集血清,进行抗体纯化,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病毒中和活性测试,然后开展进一步实验。
在第一项研究中,感染马尔堡病毒的猴子在感染15到30分钟后用抗体进行治疗,然后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8天再进行治疗。这些猴子完全得到保护,没有表现出任何疾病症状,而且在它们的血液里也不存在可检测到的病毒水平。再者,所有猴子对马尔堡病毒产生免疫应答,而且当这种病毒再次侵袭时都能够存活下来。
在接下来一系列实验中,猴子感染上埃博拉病毒或者马尔堡病毒,在感染2天后对它们进行抗体治疗,然后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8天再进行治疗。抗体延迟治疗同样保护这两组猴子(一组感染埃博拉病毒,一组感染马尔堡病毒)免受侵袭。在每组中,三只猴子中有两只在治疗后没有表现出临床疾病症状,而第三只猴子在完全康复后产生轻微的症状。
在过去将近十年里,丝状病毒研究科学界因为大量尝试利用抗体保护猴子免受丝状病毒侵袭的实验都遭遇失败,因而不重视基于抗体的疗法。用于人类的抗丝状病毒疗法提供新的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