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季多风,气候转温,人容易患外感。要预防和治疗感冒,首先必须明白自己患的感冒是哪一种,切忌病急乱投医。在中医的角度,如何预防和用药呢?辨证下药从中医角度,感冒分风热、风寒、暑热三种。在春季,感冒以风热、风寒为主,因用药不同,且同一方法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功效,所以不可一概而论。多发生于春季的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袭表,肺气失和所致。如果平时吃太多带有热气的食物,人的体质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脾胃湿热或胃肺积热症状,这样的体质一着凉,便会患上风热感冒。除此,劳累和经常熬夜也是病因之一。风热感冒的症状多为吞咽口水时有异物感、咽痛、喉干、鼻干、皮肤干、大便干涩、小便偏黄等。其治疗一般以清热利咽、辛凉解表为主,切忌服用温性或温补食物,而应常用桑叶、菊花、薄荷等中药。建议冲饮疏风清热茶。将3钱连翘、3钱射干放入保温杯的茶隔内,注入500毫升热水,盖上杯盖,泡30-40分钟,然后放入5钱金银花,再泡5分钟,待闻到花香便可饮用。三药共饮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舒缓感冒诱发的喉痛不适。风寒感冒一般发生在秋冬两季,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与风寒感冒相反,其一般症状为受寒、发热、头痛无汗、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舌苔发白等。用药以辛温解表最为适宜,如防风、苏叶、麻黄等散寒中药。平素体质虚弱易受凉的人,则较易感染风寒。发病初期有少许鼻水或鼻塞,但吞咽口水时无异物感,没有喉痛;常伴有怕冷、大便易泻及小便清长等症状。因此,切忌服用凉性或生冷食物。不同体质的人都有可能出现风寒感冒。若在感冒初期,发现自己的感冒症状与上述风寒感冒的特征吻合,则推荐冲饮驱寒生姜茶。取生姜3片,葱白1段,防风3钱,将所有材料剪碎,洗净,放在保温杯的茶隔内,注入500毫升热开水,盖上杯盖,泡15-20分钟即可饮用。三药合用可解表散寒,即能使机体发汗,表邪随汗出而解。暑热感冒,发生于盛夏暑热季节,一般症状为发热不退、心烦意乱、口渴微恶等。常用藿香、佩兰、苍术、茯苓、薏米等入药,以芳香化浊、清暑化湿为宜。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人群,儿童、成人及老人因体质不同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儿童的肺、脾和肾都会偏弱,且身体抵抗力较差。除了要注意保暖,儿童应养成吃早餐的习惯,食用粥、米粉等有米气的早餐以养脾胃,保持大便通畅,平日可适量食用黑木耳、鲜淮山及鲜百合等食材。建议家长可一周两次煲南瓜红枣排骨汤给孩子增强体力。比起儿童,成人的身体对天气的适应能力较强,较少有患上伤风感冒的机会。寒冷时节可取南北杏仁、鲜百合、圆肉、茯神、蜜枣、猪展,将所有材料洗净,加清水煮约一小时即可服用。其中,圆肉补血安神、滋养心脾,百合能滋肺润燥,茯神有健脾安神的作用,加入南北杏仁可养肺止咳、润肠通便。年过四十的人,阴气自半,随着年纪渐长,气血不断减弱,脏腑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外感。建议应调理脾胃,注重补益。平日可取乌鸡、党参、田七、北沙参、玉竹、无花果,把所有材料洗净,加清水煮一到两个小时即可。党参补益气血,田七活血化瘀,配合北沙参及玉竹能达到滋补强身的作用。同时,市面有很多中成药可供选择,但在未经中医诊断,患者就服用中成药易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有时患者会同时服用多种中成药,以致服药量太大,适得其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医师,对症下药。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发烧的现象,那么,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医方法
1、拔火罐法
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病毒性感冒。
2、刺络拔罐法
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病毒性感冒。
3、耳针法
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4、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病毒性感冒。
5、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病毒性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6、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病毒性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病毒性感冒的有效防治
1、多喝水
孩子得了病毒性感冒,容易出现发热、呼吸加快、咳嗽、气管中分泌物增多等现象,这些都会使得体液丢失,从而导致孩子缺水。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多让孩子喝水,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并且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利于痰液咳出。
2、多吃蔬果
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抵抗力。孩子患病毒性感冒时,体内维生素的消耗增加,血中维生素的含量降低,所以家长要注意在孩子的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深绿色、橙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
3、正确用药
孩子生病,一般还是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若自行给孩子用药,最好选择一些副作用少、口碑好的药物。病毒性感冒可选择双黄连口服液、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等,若孩子伴有发烧,要注意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则要服用退烧药。
4、多休息
充分的休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家长要保证宝宝有足够卧床休息的时间,感冒期间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即使处在恢复期,症状减轻了,也应该适当限制宝宝的活动。
5、室内通风
室内要注意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康复,另一方面也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若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度左右即可。
病毒性感冒发作的因素
一、因寒而起。
即平时大家所说的冻病毒性感冒了。这是最常见的一类,也是在人们印象当中最深的一类。轻症称为伤风;重症即为伤寒。
二、风热而起。
即平时所谓的热伤风。这类病毒性感冒在临床上见症也不少。大多是由周围的环境过热及空气流通不畅所致。轻症即可宜辛凉解表;可用银翘散治疗,重症仍亦辛凉解表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此是前人迄今之辩证施治的法则,似乎存在着不能简化之难。
三、疲劳过度也可以成为病毒性感冒的诱因。
有时候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病毒性感冒症状。既没有冻着,也没热着,可是却全身酸痛,还伴有鼻塞、流鼻涕、微热等,自己感到很纳闷。其实长期的紧张疲劳,也可使你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体内已有的病毒便大量繁殖,这就成了病毒性感冒。那么劳累造成的病毒性感冒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好好休息。使生活规律化,大量饮水,合理膳食。
猜你喜欢:
1. 病毒感冒初期怎么治疗
2. 病毒感冒吃什么药好
3. 病毒性感冒吃什么药
4. 病毒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5. 什么是病毒感冒的意思概念
为了感冒早日痊愈,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疲劳、吸烟、喝酒,要适当休息,适当喝水,保持环境通风。感冒时要注意调整菜单成分,一般不要吃烧烤、辛辣油炸等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感冒也需要注意根据个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通常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其中病因治疗是关键。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咨询医生。首先要注意休息,还要及时用药,还要注意饮食,才能让感冒尽快好起来。感冒常用中医辨证治疗,风热感冒的患者主要的症状有发热较重、怕冷较轻,鼻塞、流黄鼻涕、咽痒、咽痛、口渴、喜欢喝水、头痛、有汗、咳嗽、痰黏或是黄,还有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者微微有点黄,可以给予金花清感、莲花清瘟等等清热解毒治疗。
风寒感冒的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怕冷、发热、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头痛、咳嗽、咯吐白稀痰,口不渴,或者口渴喜欢热饮,舌苔是薄白的,可以给予感冒清热颗粒疏风解表治疗。
还有一种是暑湿感冒,怕冷、发热、头胀痛、口淡、没有味、腹痛、腹泻、舌苔白腻等,这类感冒一般发生在夏季,应该以清暑、去湿、解表为主,治疗可给予藿香正气水。
得病以后消化功能会减退,要避免吃油炸、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如蔬菜、瘦肉粥、西红柿鸡蛋面条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香蕉、苹果等,以及小白菜、空心菜、莴笋叶、菠菜等。还要注意休息,多喝水,老年人要少量多次饮水。
寒性感冒
单纯的寒性感冒,通常分:感寒邪或感风邪。
对应的证分别为:寒邪犯肺证与风邪犯肺证,以六经辨证论即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
对治的方分别为麻黄汤与桂枝汤。
麻黄汤(麻黄、桂枝、北杏、炙甘草)。
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一个主治的方,为什么还要作药物加减?
因为患者个体差异不同,则面对致病因素反应也有所不同。
比如,同是寒邪犯肺证,兼证各有差别,或兼有咳,或兼有喘,或兼头痛,或兼鼻塞,或兼内热等,这就需要在主治的基本方上,根据具体情况作针对性的药物加味。
以大青龙汤为例。大青龙汤由麻黄汤+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大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兼里热。
其中麻黄汤发散风寒,宣降肺气以治病之本(外感风寒);
兼有里热,则另加石膏清里热;
加生姜、大枣,一来轻助麻黄汤解表;二来与汤中的炙甘草合养脾胃,防止石质又性寒凉的石膏伤脾胃。
麻黄汤、桂枝汤证的随症加味
头痛:
前头痛,属阳明经:+白芷。
后头痛,属太阳经。
遇风寒加重,+羌活;
颈项有强硬紧张感,+葛根;
后头近巅顶痛,+藁本。
偏头痛,属少阳经:+川芎、柴胡。
川芎上行头目,张元素在《医学启源》里提到:“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顶巅痛,用藁本,去川芎。”所以与柴胡合用可借其引入少阳经止偏头痛。
头痛遇风加重:+川芎、天麻、白蒺藜。
身痛:
身痛轻用防风;中等程度用羌活,或可再加独活;重者可用细辛,因其善驱沉寒痼冷。
鼻塞:
常用:辛荑花、苍耳子、细辛、白芷、葱白。
有时见师傅用石菖蒲与通草。因其(石菖蒲)虽为开心(神)窍之药,却也能通耳、鼻之阻塞,更能开舌窍治疗舌强语謇;
通草能于水中通气,鼻塞涕多,正是气在水中不通,以通草通之。
咳嗽:
生姜与干姜、细辛、五味子这铁三角组合。除此外,还可用紫菀、款冬花、白前等。
喘:
常用苏子,或麻黄配杏仁、杏仁配厚朴(如桂枝杏仁厚朴汤)。
咳与喘:
亦可用旋转胸中气机的方式来解,常用桔梗配苏梗,或桔梗配枳壳。
痰白:
最常用是二陈:陈皮、陈半夏;另外旋覆花时有见用;如果二陈不够力,用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痰白清稀,给力的还是干姜、细辛、五味子这组合。
失音:
可选用蝉蜕、木蝴蝶、凤凰衣。
兼湿:
见头身困重、苔腻等,+羌活、藿香、香薷等,也可直接改用羌活胜湿汤或藿香正气丸(汤)。
备注:如果是桂枝汤证,选药需谨慎发散性过强,分量也可减轻。因该证本就汗出,发散风邪需有度。
热性感冒
风热感冒,底方为银翘散或桑菊饮。
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桑菊饮(桑叶、菊花、连翘、杏仁、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如果是湿温兼表证,就用三仁汤(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加防风、藿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