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蚕豆的品种
崇礼蚕豆:强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00~110天,分枝少,花白色,有效分枝2~3个,株高80~100cm,单株荚数一般8~10个,单荚粒数2~3粒,百粒重120g左右。籽粒窄圆形,种皮乳白色。籽粒含蛋白质24.0%,脂肪1.5%,赖氨酸1.55%。该品种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喜肥喜水,丰产性好,一般亩产150~200kg,最高产量达280kg。
临蚕5号: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分枝一般为2~3个,百粒重180g左右,种皮乳白色。具有高产、优质、粒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应于高肥水栽培,根系发达,抗倒伏,一般亩产350kg左右,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临蚕204: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分枝2~3个,结荚部位低,百粒重160g左右。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一般亩产为350kg左右,最高亩产达420kg。是出口创汇的优质品种。
临夏马牙:春性较强。甘肃省临夏州优良地方品种,因籽粒大形似马齿形而得名。全生育期155~170天,性晚熟种。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70g,籽粒蛋白质含量25.6%。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平均产量350kg/亩,最高可达500kg/亩。适宜肥力较高的土地上种植。是中国重要蚕豆出口商品。
临夏大蚕豆: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7.9%,平均产量250~300kg/亩。喜水耐肥,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在海拔1700~2600m的川水地区和山阴地区均能种植,1981年开始在甘肃省大面积推广。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青海3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4.3%,脂肪1.2%。根系发达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达400~450kg。
青海9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特大粒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200g左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茎秆坚硬,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440~480kg。春蚕豆区推广品种。
湟源马牙: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属大粒种,是青海省优良地方品种。湟源马牙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高而稳。分布在海拔1800~3000m的地区。一般水地产量250~350kg/亩,山地150~200kg/亩,是中国主要蚕豆出口商品。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日本吋蚕:春播蚕豆品种,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引进。生育期为120天左右,花白色,结荚部位低,结荚多,分枝少,单荚粒数一般为4~5粒。不易裂荚。百粒重150g以上,种皮乳白色,一般亩产300kg左右。抗逆性强,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品蚕D: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小粒,耐旱耐瘠的特点。分枝一般2~3个,单株荚数18~29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50~60g,种皮乳白色,种子蛋白质含量28.36%,种子单宁含量少,不含蚕豆苷等生物碱,株高115~156cm,一般亩产300kg,高者达350~400kg,是一个粮饲兼用的好品种。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推广种植。
二、蚕豆栽种的注意事项
苗期管理措施:在苗期根据苗情以控水或灌水达到墩实的壮苗,做到苗齐、苗匀、苗壮。胶沾泥豆田,播种后要及时盖草保温保湿。
中期管理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危害,做好水分管理。进行田间整枝间苗,拔出瘦弱植株和病株,保证群体健康生长。
后期管理措施:保证灌浆期对水份的需求,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低于18—20%,必须立即灌水;高产田块和迟熟田块,终花散尖期进行打顶摘芯,利于通风透光,增粒重,促早熟。
注意事项
蚕豆忌 连作,连作使植株生育不育,根瘤菌数目少,活性低,结荚少,发病多,种蚕豆就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蚕豆适应稍粘重而湿润的土壤,但是栽培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为好。
适期播种:蚕豆具有较强的耐寒性,种子在5-6℃时即能开始发芽,但最适发芽温度为16℃。幼苗能忍耐-5℃左右的低温,-6℃时易冻死。生长的适温为20-25℃。可于阳历10-12月隔年的1-3月播种,播种前深翻土壤并适当施基肥,做成1米宽的 平畦。每畦种两行,在畦内挖穴,穴深3-5公分,穴距20公分左右,每穴点播种子2-3粒,搂平畦面,长期无雨则要灌溉保苗。
适时采收蚕豆嫩荚,可分次采收,采收自下而上,每次大概7-10天,后期采收老熟的种子,可在蚕豆叶片凋落,中下部豆荚充分成熟时收获,晒干脱粒贮藏。
三、蚕豆的饮食安全
蚕豆中含有有毒的β-氰基丙氨酸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β-氰基丙氨酸是一种神经毒素,中毒后出现肌肉无力、腿脚麻痹等症状。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是“蚕豆病”的致病因子,病症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多为儿童,食后5~24h发病。通常加热烹制可消除其毒性。
制作指导
蚕豆的 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后剥去种皮作炒菜或汤。
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
蚕豆粉是制作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 豆沙,制作 糕点。
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 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
蚕豆可以生吃,新鲜刚采摘下来的嫩蚕豆可以生吃,尤其在长江南部地区生食居多。
蚕豆去壳:将干蚕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内,加入适量的碱,倒上 开水闷一分钟,即可将蚕豆皮剥去,但去皮的蚕豆要用水冲除其碱味。
四、蚕豆在栽种期的保存
播种期: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即: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10月5日—15日播种;海拔1750—1900m的豆作区10月10日—20日播种;海拔1950—2200m及以上地区在10月15—25日播种。
合理密植,规范条点播种:在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播种基本苗1.2—1.5万株/667m,株行距为15—18×750px;在海拔1750—1900m豆作区播种基本苗1.8—2.2万株/667m,株行距为13×650px或16×500px;在1950—2200m及以上豆作区播种基本苗2.3—2.8万株/667m,株行距为13—15×450px。播种方式采用条点明豆。
合理施肥:播种后亩盖优质厩肥1500—2000kg/667m或盖适量稻草;在豆苗2.5—3台叶期施普钙30kg/667m,硫酸钾10—15kg/667m;在洱海湖边区的大理市、洱源县,为减少对洱海等湖泊的污染,以减少 磷肥用量,播种时用0.5—1kg/667m土壤磷素活化剂(昂力素)拌种,豆苗2.5—3台叶期施普钙15—18kg/667m。
灌水:在整个生育期间应及时灌好现蕾开花水、盛花结荚水、灌浆鼓粒水等3—4次。
1 新鲜蚕豆如何保存
2 剥了蚕豆吃不完怎么办1、首先买一定量的蚕豆,当然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想要多吃多准备一些无妨。
2、把蚕豆皮去除,剩下蚕豆肉,剥的时候可以将坏子都挑出,用冷水反复冲洗干净。
3、将洗干净的蚕豆放入锅中,倒入大量的水,因为蚕豆比较轻会浮在水上,所以要有充分的水尽量不要接触的锅的底部。
4、把火调至最大把,锅不需要盖上盖子,直到锅中的水微微开始冒泡,那么就好了,不需要完全煮沸。
5、准备一个不锈钢筛子,塑料得不好。把筛子放在一个空锅上,可以直接过滤蚕豆上的水。
6、直接把锅中的蚕豆倒入筛子中,因为筛子的作用,蚕豆中的热水一滴都不要留,不然会把蚕豆焖熟颜色无法保持鲜艳。
7、迅速把蚕豆用冷水翻复冲洗,直至蚕豆没有一点热气,这个动作和刚才的用处是一样的为了保持颜色。所以要一气呵成,不要过一段时间再冲洗。
8、把冷却的蚕豆直接放入冰箱那么就可以新鲜的把蚕豆保存下来了。过几个月如果想吃,直接从冰箱中拿出直接炒,口感仍旧新鲜。
3 什么样的人不能吃蚕豆
患有蚕豆病的儿童绝不可进食蚕豆。
1、蚕豆的功效与作用
⑴延缓动脉硬化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
⑵降低胆固醇
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⑶防癌抗癌
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一定作用。
⑷益气健脾
传统医学认为它能益气健脾,利湿消肿。
⑸健脑
蚕豆可以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⑹促进骨骼生长
蚕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⑺预防心血管疾病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
2、蚕豆的食用方法
⑴蚕豆可以煮着吃、炸着吃、炒着吃,但是蚕豆性滞是不可以生吃的,应将生蚕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进行烹制。不可多吃,以防胀肚伤脾胃。
⑵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
⑶蚕豆粉是制作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制作糕点。
⑷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
新蚕豆的储存方法冰箱冷冻保存或者是常温保存。
1、冰箱冷冻保存
将蚕豆的外壳去掉,并将蚕豆清洗干净之后晾干,用保鲜袋将蚕豆密封,锁住水分,直接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吃的时候取出适量即可。
2、常温保存
将蚕豆清洗干净并晒干,不要去壳,直接放到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即可。
选购蚕豆的方法
蚕豆以新鲜剥皮、豆厚身坚为好。买新鲜蚕豆时,一定要剥开蚕豆看一下,要挑选筋是绿色的,那种蚕豆是新鲜的。如果筋的颜色变黑,那就说明这蚕豆不新鲜了,而且皮厚肉硬,口感不好。
蚕豆分白皮豆和青皮豆。大多数人认为白皮豆好吃,细嫩有点甜,而青皮豆感觉要老一些还有点涩,这是对于同样条件而言的,也就是与当天的蚕豆相比较。但是也有人认为,青皮豆好吃有嚼劲。其实,各有所好。白皮豆偏小,粒数相对也较少;青皮豆外观大而粒数较多,故产量较白皮豆要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