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维持着生命体的正常运转,一旦心脏停止跳动,那么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此保证心脏的正常跳动,才能保证人们生命的正常运转。正常人的心跳次数为50~60次/分,如果过低或过高都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吃什么药物才能治疗心脏过缓呢?
1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心跳过缓。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不用进行治疗。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运动员、或者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年轻人,都有可能出现心跳过缓的情况。因为这些人员长期处于运动量大的环境下,心跳慢的话,可以使心脏得到休息。从而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的不适。这种情况,不需要服用进行治疗。
2如果患有脑血管疾病,可能因为颅腔内的压力大而出现的心跳过缓的症状。这种情况可以吃些降血压的如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服用维脑路通、复方阿斯匹林等药物来降低血液粘稠度。
3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不全、脑垂体功能减弱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心跳过缓的症状。这种情况可以用补充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甲状腺激素,来维持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
4患有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人可能有心跳过缓的症状。这种情况可以去医院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也可以服用心宝丸、稳心颗粒等来缓解症状。
如果出现心跳过缓的情况,我们也不能过于惊慌。一般情况下低于或高于正常心率10次/分,都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心跳过缓,且伴有病痛,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另外,还要保持体重,如果过于肥胖,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不利于心脏的健康。
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
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心脏在我们的身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而心脏的健康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有些人会出现心率过缓的问题,那么心律过缓是怎么回事呢?阅读本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1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如果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或者是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甲状腺机能减退、血钾过高、低温以及各种合适症状的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生活也要调理自己的生活习惯。
心律过缓怎么治疗
心率过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造成了身体供血不足的表现,引起了胸闷的,现在情况可以通过提高心率,就可以改善的。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开一些可以提高心率的药物来调理,另外生活中也要做好各种调理的工作,要学会静心,适当的去运动一下,其实这样也是对心脏是很有好处的。还要注意不要有剧烈的运动。
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2 心率过缓的危害
1、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心跳速度一般维持在每分钟60次左右,如果出现了心率过缓的现象,就会导致患者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低于50次,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的症状。并且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会出现精神不佳的状态,这些症状表现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2、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经常出现心率过缓的现象之后,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发生,出现这种情况后,就会直接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健康。
3、出现休克的现象
心率过缓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因为在心率过缓的情况下,会导致身体的肌能也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而且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的休克。在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这样就有可能引发死亡。
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一般心率都比较慢,由于经常锻炼,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射出的血液量多,你如果没有异常感觉,属于正常现象。
正常人为窦性心律,成人为60~100次/分。心率在60次/分以下为窦性心动过缓。
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为:
1、生理原因——当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时,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青少年与运动员较多见。窦性心律的频律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现心动过缓。
2、病理性原因——常见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窦房结;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
心动过缓在40~60次/分时,如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的话,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若心率低于40次/分,则会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
。
你经常运动,平时心率在50~60次/分左右,偶测44次/分,无心脏症状,多为平时运动,迷走神经张力相对增高所致,你可再自测几次心率或脉率,数脉搏时,至少数半分钟,这样可减少误差,如多次在40多次,则应检查有无病理原因存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