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会口渴口感
1、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
2、因糖尿病引起的口渴
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协调人体内水、盐的代谢。一旦这种激素的平衡遭到破坏,它就会引起经常性口渴。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就会使其尿量猛增。这时,尽管大量饮水,仍会感到口渴难忍。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口干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3、人体内缺水导致口渴
当天气炎热、做重体力劳动、失血、烧伤、呕吐、腹泻、因高温(中暑)而大量出汗的时候,人们都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人体内严重缺水而导致的口渴。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舌燥、面容憔悴、眼窝塌陷、皮肤干瘪而不能舒展等症状。还有人会因为当天吃的食盐过多,从而引起口渴症状。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黏,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吃干性食物(如饼干)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间可因口干而致醒。专家解释,干燥综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欢小量多次喝水。这与糖尿病的口渴不一样,糖尿病的口渴是由于血糖增高,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缺水,患者需要大量喝水补充水分。
5、用药不当引起的口渴
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吃药后,就会感到口干舌燥,这是用药不当引起的口渴,因为有些药物使用不当可以导致机体水与电解质失衡。另外,就是某种特殊的药物引起的口渴。如:服用降压药就会引起口干,这是因为有些降压药减少口腔腺体的分泌的缘故。
二、经常口干口渴吃什么好
1、多吃新鲜蔬果,如苹果、梨、黄瓜、西红柿等。它们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经充分咀嚼方能下咽,而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或者经常在口中含酸味水果,如山楂,也可使口干舌燥症状减轻。有胃病或胃酸分泌过多的老人不宜采用此法。
2、莲子芯水可防治口干舌燥:将莲子芯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二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脑觉昏沉等。同时还可治疗咳嗽。
3、吃拘杞子治夜间口于症: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但应指出,对长期口干的老年人,应进一步检查,例如有人患癌症, 也有口于的现象,请万万莫大意。另外,对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尤其在夜间,可将拘杞子洗净备用,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
4、蜂蜜加米醋治咽干舌痛: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开水,连续喝几个月就会好转,同时对大便异常也可得以恢复正常。
5、饮食宜清淡。尽量多喝些汤水,烹调菜肴应偏淡些,不宜过咸过甜。还要戒烟戒酒,不吃辣椒、花椒、咖喱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三、怎么治疗口干
辨证施治
1、外感风热
证候:口干而饮水稍多,伴发热恶风,脉浮,多见于外感温热病得初期,津液损伤较轻。主方:银翘散加减。
2、胃火炽盛
证候:口干而喜冷饮,伴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发黄,面红,舌红,脉实有力。主方:白虎汤加减。
3、阴虚
证候:口干而不多饮,伴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弱。主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4、湿热
证候:口干而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脉滑数力可。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5、痰饮内停
证候:口干不喜饮,或喜热饮,但饮水不多,甚至口干欲饮水,水入即吐,舌胖质淡苔润滑,脉弦无力,或沉迟,或沉缓,或沉弱。主方:补中益气汤合理中汤加减。
6、瘀血内停
证候:口干,但仅漱水润口而不下咽,舌紫暗有淤斑或瘀点,脉涩。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7、寒热错杂
证候:口干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脉弦。主方:乌梅丸加减。
预防保健
适当饮水,宜少量多次。在了解自身的体质和口干的原因后,针对性的指导日常饮水,如外感风热、胃火炽盛和阴虚的患者宜多饮水,而湿热型、痰湿型、瘀血内停型及寒热错杂型口干则需要适当饮水甚至少饮水。平时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不宜过干过咸。
四、口干会引起哪些疾病
1、糖尿病
60多岁的林老伯前两年开始觉得口干舌燥,需要反复喝水,心情也变得烦闷不已。由于半夜睡觉时因口渴要多次起身喝水,导致睡眠质量和健康严重受影响。后来到医院一查,林老伯竟已患上糖尿病,而口干则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多尿包括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数增多,每日总尿量可达3-5升,甚至可多达10升。而由于多尿,体内失去大量水分,因而口干、多饮。饮水量与血糖浓度、尿量和尿中失糖量成正比。
口干是不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常常被人们忽视,以致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旦出现了“三多一少”症状,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
2、干燥综合征
50岁的刘婆婆老是口干,吃点干的东西一定要用水咽,当糖尿病查了四五年,血糖却总是正常的。前段时间她眼睛干到哭都没眼泪,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自己得了“干燥综合症”。其实刘婆婆的双手皲裂,摸上去像盖了一层粗糙的膜,一搓手皮屑直掉,这已经可以看出干燥综合症的端倪。
干燥综合症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造成腺体无法正常分泌相应的唾液和泪液。该病若不及时控制,会引发龋病、牙齿脱落,还会导致消化道、关节、血管、肾脏等受损。
很多病人会把干燥综合症当糖尿病治,结果越治病情越重。在这里提醒,4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如果出现口干、眼干并伴有关节疼痛时,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到医院风湿科检查诊断。
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
40多岁的严阿姨在近一年来老师感觉口干舌燥,到医院做了血糖监测,却不时糖尿病,于是放下心来不再理会。没想到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多汗、怕热、皮肤湿润、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再次到医院检查,揪出的“元凶”竟是甲亢。
口干是甲亢的典型症状之一。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能量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多,散热量也加速。人体所需水分也随之增多,患者因此常感觉口干舌燥。甲亢起病缓慢,多数患者记不清确切起病时间,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若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容易得到明确的诊断。患者如果出现口干多汗、怕热,皮肤湿润且温度升高,甲状腺肿大,突眼,要警惕是甲状腺出了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诊断。
口干渴怎么引起?口干渴发病原因?
热炽气分口渴与热入营血口渴:二证虽同为里实热证,但应分辨邪热之在气在血。前者多因热邪入里,阳明气分大热。其特点为大渴引饮,兼见大热、大汗、脉洪大;阳明腑实证又必兼大便不通,脘腹胀满疼痛。而热入营血,虽亦口渴,但程度大减。且初入营分。由于热邪煎灼血中津液上蒸,虽口舌发干,反不甚觉渴。即使是口渴,饮亦不多。兼见入夜烦热。或躁动不安,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热在营血的症候。对这类里热口渴证,当清其热则渴自止,不必专事生津止渴。热炽气分者,治宜清热泻火保津,方选自虎加人参汤。阳明腑实者用大、小承气汤治之。热入营血着,当清营凉血,选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湿热蕴蒸口渴:多在湿温或署湿中出现。但杂病中亦不少见。一般湿温病证,因湿为阴邪,伤津不重,故多不渴。但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者,可出现口渴身热等症。其临床特点是:口渴不喜饮,或饮亦不多,或喜热饮,且伴湿邪阻滞之象,如身热不扬或午后身热,胸脘痞闷。身重头蒙,便溏不爽,苔黄腻等。治疗宜清热化湿并举,根据湿热轻重,分别施治。热重于湿者可用三石汤、连朴饮,湿热并重者可用黄苓滑石汤、甘露消毒丹加减。湿热口渴因其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又当同热入营血相区别。热入营血必有营分热证(如神昏谵语、斑疹),与湿热证表现迥异。
水饮内停口渴:由于痰饮内阻。阳气不能敷布,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致口渴。其特点为口舌干燥但不欲饮,或饮后不适。或水入则吐。并兼见水饮内停之腹满身重,水肿,心下悸或脐下悸动,小便不利,舌苔水滑等。治宜温阳化饮法。饮停于心下者,苓桂术甘汤主之;饮停于下焦者,可用五苓散。
肺燥津亏口渴与阴虚火旺口渴:前者为外感燥邪灼伤肺津,或久咳不止肺阴受损。肺为气道,主津液之敷市,又主皮毛,下合大肠。故其症表现为口渴,鼻干咽燥。干咳无痰,肌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后者或因热病后期阴津被耗,或因慢性久病阴血亏损,阴虚生内热。故不仅口干咽燥,夜间为甚。且有失眠,头目眩晕,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乏津等阴虚火旺之症。肺燥津亏者宜清肺润燥生津,方选清燥汤或清燥救肺汤;阴虚火旺者宜养阴生津,方选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
总之,见有口渴的病证颇多,以上就其最常见的证候加以论述。临证时应着重注意欲饮与否,饮多饮少,喜温喜凉,并可参合脉证舌苔,仔细分析。辩其在气、在血,阴亏阳盛,是虚、是实以及何脏何腑,分别诊治,不可一概以里热论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