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部受伤的原因
急性腰背部扭伤
1.无准备活动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各项竞技活动 如果在正式开始前能对脊柱及四肢进行由慢到快、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的准备活动,则不易发生损伤(包括腰背部扭伤)。反之,在无准备活动情况下突然开始加重脊柱负载量 则甚易引起扭伤及韧带撕裂,严重者甚至可发生骨折(以横突骨折多见),特别是在平日无暇体力劳动及体育锻炼者。
2.姿势不当 各项运动均有其十分科学的训练程序,教练及运动员均应重视并按程序操作 从而可大大降低腰部损伤的发生率但在日常劳动中,尤其是在平日难得有机会进行重体力劳动的家庭妇女或脑力劳动者当遇到一较重物体需搬动时,往往不习惯按先将身体向前靠拢、屈膝、屈髋,再双手持物,并在抬起(举)的同时使膝及髋关节逐渐伸直这一正常步骤,以致用力不当,将腰背部扭伤。
3.劳动方式不当 除由于不同劳动条件所造成的被迫劳动体位而难以纠正外,某些劳动者不能自行掌握正确的劳动方式,例如操纵接送患者的推车时,如果不是采用“推”而是采用“拉”的方式,则由于椎旁纵向肌群用力较大而易引起腰背部扭伤诸如此类的动作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十分多见。
4.相互配合不当 两人以上共同参加的劳动或体育运动项目比赛中,如其中一方动作不协调,则由于重力的偏移而易引起另一人的腰背部扭伤或其他部位损伤 尤其是在精神和体力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5.其他原因 包括自高处跌下、平地滑倒、交通意外或生活意外等均可引起腰背部扭
二、背部受伤的发病机制是
脊柱为承重的支柱结构。在胸椎,有肋骨与胸骨所构成的胸廓在其两侧及前方起保护作用,因此胸椎不易发生扭伤。而在腰椎 由于无其他骨骼支架支撑,前方为松弛的腹腔,因此腰椎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与肌肉维持。假如肩负重物时,由于路滑、跳跃或跨沟等突发因素使身体失去平衡,则沉重物体通过脊柱的杠杆作用产生强大的拉力或压力,使腰椎所附着的韧带 筋膜、肌肉、关节囊遭受损伤。通常是在韧带、筋膜附着的骨骼处引起撕裂伤 此时大部或一部分纤维断裂,局部有出血、水肿及渗出等病理改变。
另一方面,从生物力学的观点观察,腰背部的任何活动均受力学关系的制约与协调,在保持腰背部内、外平衡的同时完成各种动作。例如,在提携重物时,如果物体的重量提物方式及用力程序均相适应,则易于完成:反之,物体重量或体积过大、提物时距中线过远、未采用膝关节先屈曲的方式等 则不仅增加了胸腰段及腰椎的负荷,且椎旁肌组织亦易扭伤。
三、背部受伤的症状有
1.被迫体位
最为多见,且程度轻重不一,其中严重者可卧床不起。一般腰背部扭伤的病例虽可起床下地活动,但由于患侧肌纤维痉挛而使患者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并呈现向患侧屈曲的被迫体位。这实际上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以保护患侧肌群免受拉应力的继续作用。
2.疼痛
由于大多为突然损伤,因此患者自觉局部疼痛多十分剧烈,并随着局部活动、振动而加剧,平卧后则可减轻。其痛点均较固定,并与肌肉撕裂的部位相一致,以髂后上棘及胸腰段棘突旁为多见,亦可见于椎旁横突处。压痛点明显局限,有时可从此痛点向大腿后部放射,并随腹压增加而加剧。传导叩痛多为阴性,并与下肢抬举(卧床检查时)无明显关系。局部封闭后疼痛可缓解。
3.活动受限
腰背部活动因可使损伤组织的拉应力增加,导致疼痛加剧而明显受限,尤其以向健侧的侧弯、旋转及前屈为甚。向患侧弯曲时,由于可使损伤组织放松,故仍可做小范围活动。
4.肌肉痉挛
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发生反射性的痉挛,用手触摸呈条索状,一般均较明显。处于痉挛状态下的肌肉,由于肌肉纤维频繁地收缩,而使其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可使疼痛加剧,并再度促使肌肉痉挛,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设法将其阻断。
四、背部受伤的诊断
许多腰背部扭伤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治,而且即使暂时治愈,复发率也相当高。所以腰背部扭伤要比其他疾病更折磨人,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庞大的健康保健资源,而发病原因却常常搞不清楚。致使许多人不断遭受持续或间歇性发作的腰背部扭伤的困扰,从而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相关检查
X线平片上主要显示下胸及腰椎理前凸消失生及侧弯征,一般不伴有其他改变,MRI检查可显示肌组受损范围及程度,可酌情选用,CT检查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诊断
1.外伤史
腰背肌扭伤一般有外伤史。但除了明显的外伤易被患者注意外,某些轻微外伤,例如床上翻转时的用力不当、由坐位或蹲位站立起来时用力过猛或自高处取物时姿势平衡失调等,则易被忽视或遗忘,因此应注意询问。
2.临床表现
包括前述的被迫体位、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及腰背肌痉挛等,均应认真检查,并加以判定。
3.封闭试验
用0.5%~1%普鲁卡因10~20ml对痛点进行封闭。注射后局部疼痛(包括大腿后方的放射痛)立即明显减轻或消失者。
4.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上主要显示下胸及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及侧弯征,一般不伴有其他改变。MRI检查可显示肌组受损范围及程度,可酌情选用。CT检查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