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肝血虚证如何护理,怎么治疗肝血虚证_

时间: 2023-07-18 05:49:01

一、肝血虚证的护理方法

肝血虚证的护理

1、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所以,应该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

2、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要学会科学生活,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3、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更要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

4、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花生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5、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可用党参15克、红枣15枚,煎汤代茶饮;也可用麦芽糖6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还可食用首乌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补血养血的功效;贫血严重者可加服硫酸亚铁片等。

二、肝血虚证的治疗

肝血虚证一般治疗

(一) 口服铁剂

1.口服铁剂

⑴ 硫酸亚铁 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 /L(正常200~400μg /L)。

⑵ 富马酸铁 0.2 g/次,3次/日。含铁量较高,奏效较快。

⑶ 枸橼酸铁铵 常配成10%溶液内服,10ml/次,3次/日。为三价铁,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剂。

⑷ 力蜚能 为铁配体复合物。

⑸ 速力菲 为琥珀酸亚铁。

2.注射用铁剂

有胃肠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铁供应者可选用。

⑴ 右旋糖酐铁。

⑵ 山梨醇铁: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应同右旋糖酐铁。

(二) 纠正缺铁病因

1.防治寄生虫病,如驱除钩虫等。

2.治疗慢性胃肠疾患。

3.积极治疗慢性失血。

4.给易感人员以预防性铁剂治疗。

肝血虚证辨证论治

二、肝血虚证中医治疗

肝血虚证的治疗,以养肝补血为法,常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当归补血汤。若见肝阴虚证,可选一贯煎等;若见肝风内动,可选补肝散、补肝汤、养血胜风汤之类。

方药 补肝汤化裁

当归、熟地、首乌、阿胶、白芍、元肉,紫河车等。

三、肝血虚证是哪些病因引起的

肝血虚,为中医证型。是以肝血的濡养功能减退或失常为主,以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头晕眼花,两眼干涩,视物模糊,或月经量少或闭经,皮肤瘙痒,舌淡,脉弦细等为常见证候的病证。临床多见于眩晕头痛、痹证、痿证、痉证、脱发、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皮肤瘙痒症等病症。治疗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主。肝血虚证病因:

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肝血来源于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时又化生于肾精。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运化失常,生血之源不足;或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肝血;或肝脏有病,耗伤肝血,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均可损伤肝血,导致肝血不足,出现肝血虚证。

本证以肝血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肝血不足不能儒养清窍,故见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亏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则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淡;肝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血虚不能滋养筋脉爪甲测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脉细;肝血虚冲任失调则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

四、肝血虚证的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

1.日常保健

肝血亏虚是血虚证的一种,日常的保健也应按照血虚证。饮食方面应该多食用补血补肝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羊肉、花生等,平时也要多食用桑葚、红枣、桂圆等水果。因血虚容易导致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故在精神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血得养,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尽量不超过晚上11点入睡,以养肝血;凡事宜量力而行,不可过度劳累,以免耗气伤血。肝开窍于目,目久视则伤血,故平时需要注意眼睛的调养,不可过长时间的注视电脑等,需要给眼睛休息一下,注视下绿色的树等植物。

2.食疗保健

(1)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①原料当归1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羊肉500克,大枣5枚,葱、姜、料酒、味精各适量。②制法羊肉洗净,当归、黄芪、党参、大枣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与葱、姜、盐、料酒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可。③服法食肉和汤。可早晚各食一次。④功效养血补虚。⑤适宜人群血虚体质及病后、产后体弱,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人群。⑥禁忌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者不宜食用。忌用铜器焖炖,忌食南瓜。

(2)韭菜木耳炒猪肝①原料猪肝200克,水发木耳30克,韭菜30克,蒜、姜、料酒适量,其他调味料适量即可。②制法把猪肝用水浸泡20分钟洗净,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放入料酒、水淀粉上浆;木耳去硬根,洗净切丝;韭菜择洗后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锅中放油烧热,倒入猪肝迅速滑炒至变色,盛盘备用;锅中接着放入蒜片、姜片略煸,下入韭菜、木耳翻炒几下,再放入猪肝、生抽、盐、糖、胡椒粉再炒片刻,点入少许水,加味精、香油炒匀即可。③功效滋补肝血,温阳散寒。④适宜人群冷虚证人群,主要表现为腰部以下发冷,以冬天为甚,肌肤粗糙等。

(3)牛肝炖胡萝卜①原料牛肝200克,胡萝卜200克,葱、姜适量,其余调味料适量。②制法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牛肝用水浸泡20分钟,洗净切薄片,用开水焯过。锅中放油烧热,下入胡萝卜片煸炒至略变软,倒入沙锅中,再放入牛肝片,加大料、葱段、姜片和花椒,添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将肝炖至酥烂,放入盐、味精调味,撒上香菜末、淋上香油即可。③功效补肝养血明目。④适宜人群肝血亏虚所致面色无华、唇指淡白、两目干涩、远视夜盲等。

肝血虚的症状,请懂行的中医帮我开点中yao调理一下。

肝血虚说的就是主要症状是血虚的症状,血虚的部位是在干部,所以叫做肝血虚,导致肝血虚的原因有不同,比如脾胃失和,造成营养不良,或者外伤出血,再或者是肾血亏虚。
中医认为肝血是来自脾胃水谷运化而来,吃的不好,营养跟不上,必然肝血虚
症状方面:
血虚的症状都会有,比如面色白,手脚冰凉,头晕、多梦等。由于肝脏和眼睛相互对应,所以也会导致眼睛干涩。
另一个方面,肝血虚往往肾也亏,肾脏对应耳朵,往往会出现耳鸣的病症。
具体的症状你百度一下就有很多介绍
至于吃药还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我这边就不好多说了,不过您可以吃些猪肝等进行食补,中医治疗思路往往也是补肝脏,补血的方式,我认为可以吃阿胶、桂圆肉,补血可以吃当归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点见解,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肝血虚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

肝血虚证是肝血不足所产生的病证。以肝血的调节功能失常及相关脏器失养为特征。

多因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过多及慢性病耗伤肝血所致。常常是全身性血虚证中有关肝的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谈或经闭,唇舌淡,苔薄,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血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肝血不足不能儒养清窍,故见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亏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则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淡;肝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血虚不能滋养筋脉爪甲测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脉细;肝血虚冲任失调则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若肝血虚得不到及时纠正则血虚症状加剧,肝血的儒养功能进一步减弱,可变为血虚生风证。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血虚相辨别,两者均有血虚的临床表现,可从各自的脏腑定位症状加以鉴别。本证还当与肝阴虚作辨别,本证以血虚为特征,肝阴虚以阴虚为特征,表现为虚热之象。

辨证注意点:具备一般血虚的临床表现及具备肝的定位症状。
治疗
养血柔肝或补血养肝
方药 补肝汤化裁
当归、熟地、首乌、阿胶、白芍、元肉,紫河车等。
中文名称: 羊肝汤
功效: 补肝阴,养肝血。
来源: 圣济总录
出处: 中华药汤谱
简介
Title 简介
用 料 羊肝1具,羊脊肉100克,枸杞根500克,豆豉汁20毫升,葱白7根,食盐5克,味精适量。

制 法 用水煎枸杞根(枸杞30克亦可),反复煎3次,取药汁约2000毫升。将羊肝、羊肉洗净,去筋膜、切细,连同豆豉汁倒入煮沸的枸杞根药汁中煮熟后,再加葱白、食盐、味精即成。

用 法 日服3次,早、中、晚空腹食之,连服3日后,减量隔日服。

注 释 羊肝营养丰富,人们已熟知其明目之功用。其性味甘、苦,凉。《千金·食治》中说:“补肝,明目。”《唐本草》中说:“疗肝风虚热。”《现代实用中药》中说:“适用于萎黄病,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小儿衰弱及维生素A缺乏之眼病(疳眼、夜盲等)”。《本草纲目》记载:“按倪维德《原机启微集》云,羊肝补肝,与肝合,引入肝经,故专治肝经受邪之病。”羊脊肉,其性味与作用,与羊肉同。枸杞的根,叫枸杞根,功与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相似,善于退虚热。豆豉解表、宣郁、除烦。本汤对于肝阳上亢,虚火重者不宜服食。

适应症: 虚劳。用于肝阴不足,肝血虚亏的消瘦无力,胁肋疼痛,妇女月经后期及闭经等症。

血虚的治疗方案推荐及日常自我护理

血虚,中医病机,是指人体血液不足,不能充分濡养脏腑、经络、形体,亦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多因先天体质差、久病、思虑过度、脾胃虚弱、失血过多所致。血虚与心、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及维持人体精神活动的功能,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白或黄而无光泽、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症状;血不能维持人体精神活动时,会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失眠多梦、烦躁等症状。中医常见于头痛、眩晕、胸痹、心痛、虚劳、便秘、月经不调、癌病等疾病。现代医学常见于贫血、心律失常、睡眠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高血压、排卵障碍、便秘、神经性头痛以及急、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总述

本病多因先天体质差、久病、思虑过度、脾胃虚弱或失血过多所致。

基本病因

1、先天体质差

天生体质差,肾精不足,不能化生出充足的气血,日久血虚。

2、久病

慢性疾病不断损耗人体正常气血,日久引起血虚。

3、思虑过度

思考过多,劳心费力,不断损耗心血,日久引气血虚。

4、脾胃虚弱

脾胃吸收功能减弱,不能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之气转化为人体自身的气血,气血得不到充足的补充,日久血虚。

5、失血过多

吐血、便血等急、慢性出血导致血液丢失引起血虚。

总述

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烦躁等。妇女月经量少,且色淡。严重者还可出现闭经。

典型症状

1、心血虚证

心慌心烦,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容易受惊,健忘,面白苍白,唇舌色淡白,脉细弱或结代。

2、肝血虚证

头晕,眼花,胁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肌肉不自主抽动,女子月经不调,严重者闭经,面色没有光泽,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并发症

中医认为,气与血相辅相生,故血虚常可引起气虚,甚至气血两虚等表现。

治疗原则

血虚患者治疗以养血宁心、补血养肝为主。

药物治疗

1、中药方剂治疗

(1)心血虚证

养心汤加减,常用中药有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酸枣仁、茯神、肉桂等。

(2)肝血虚证

四物汤加减,常用中药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等。

2、中成药治疗

(1)心血虚证

可服用归脾丸进行治疗。

(2)肝血虚证

可用四物颗粒进行治疗。

使用前需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向专业医师咨询。

相关药品

归脾丸、四物颗粒

其他治疗

患者可进行针灸治疗,具体取穴方法如下:

1、心血虚证

针刺心俞、郄门、内关、神门、血海、膻中、脾俞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2、肝血虚证

针刺百会、血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缓解或控制症状,以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

2、心态放松,适度用脑,不可过于劳心费力。

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药物用量。

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居住环境应安静,远离噪音,注意躲避风寒。

2、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劳逸结合,重视 体育 锻炼,如散步、做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特殊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穴位按摩。

1、心血虚证

按摩内关、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2、肝血虚证

按摩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心血虚证

应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食用补气益血的食品,如红枣、蛋类、鱼类。平日可用适量桂圆、红枣、粳米一同煮粥服用,或使用适量红枣、黑木耳,根据个人习惯加入葱蒜等调味料,煮汤服用。

2、肝血虚证

宜多吃青菜,如菠菜、芹菜、油菜等,多食用滋阴补血之品,如乌鸡、红枣。平日可适当选用乌鸡、虫草、当归、枸杞等食材做乌鸡汤服用。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2、禁烟酒、咖啡、浓茶等。

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2、均衡饮食,避免挑食或节食,保证每天的营养摄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切勿自行盲目用药!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