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细胞疱疹病毒的基本介绍
原发性 生殖器疱疹消退后,残存的病毒经 周围神经沿神经轴长期潜存于骶 神经节,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某些激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感染、 月经、 胃肠功能紊乱、创伤等作用下,可使体内潜伏的病毒激活而复发。人类是疱疹病毒的唯一 宿主,离开人体则病毒不能生存,紫外线、乙醚及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感染后平均约4~5日, 外阴患部先有灼热感,旋即发生成群 丘疹,可为一簇或多簇,继之形成 水疱。数日后演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病程约2~3周。皮损多发于男性的 包皮、 龟头、 冠状沟和 阴茎等处,偶见于 尿道口;女性则多见于大小 阴唇、 阴蒂、 阴阜、 子宫颈等处,亦见于尿道口。 原发性 生殖器疱疹,往往伴有全身不适, 低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局部 淋巴结肿大。本病常复发,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者轻,损害小,往往无全身症状。男性同性恋可出现肛门直肠HSV-2感染,其发病率仅次于 淋球菌所致的肛门 直肠炎,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疼痛、便秘、分泌物增加和 里急后重,肛周可有疱疹性溃疡, 乙状结肠镜检常见直肠下段粘膜充血、出血和小溃疡。
二、单细胞疱疹病毒之生殖器疱疹
一、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 (Genital Herpes)是 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在国内发病率较高,初发症状较重,在男女生殖器部位( 龟头、 包皮、 睾丸、外阴部)或肛门周围出现数个小水泡,继而破溃形成溃疡,有时剧痛或剧痒,复发性极高。
传染源
人是 单纯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 宿主。发作期、恢复期患者,以及不显症状的所谓 健康带菌者为本病的 传染源。主要通过病损处的 水疱疱液、唾液及粪便中存在的病毒进行传播。本病主要通过 性行为传染,通过被污染物品的间接传染较少。此外,患 生殖器疱疹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经过产道可将病毒直接传染给新生儿,或怀孕过程中患病,当机体抵抗力低时,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某些因素如情绪激动、发热、 月经来潮、性行为等,使潜伏于 神经节内的病毒活化后沿 周围神经下行至表皮细胞引起局部病损。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感染者为HSV-1型,经过一定的静止时期,继而复发病变为HSV-2型,形成周期性复发。每次发作的病程也较短,不用药通常7天左右也可消退,继而再犯,发热、 月经、精神创伤、酗酒、食物及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加快复发的时间。
HSV-1主要引起 口唇疱疹, 咽炎,角膜 结膜炎和 散发性脑炎,而HSV-2感染主要引起 生殖器疱疹,但在临床上也有相反情况。
HSV感染的潜伏期为1 周至2个月,HSV-1感染主要发生于口角、唇缘、鼻孔等 皮肤粘膜交界处,亦可见颜面或口唇,开始局部先有灼痒及轻度紧张感,偶有伴发神经痛。随即出现 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发生簇集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 水疱,内容澄清,水疱破裂后出现糜烂面,数日后干燥结痂。自觉灼痒,偶有倦怠,不适和轻微发热等全身症状,愈合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全病程1-2周左右。
HSV-2感染主要发生于 生殖器部位,患部先有烧灼感,很快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成群的小水疱,多见男性 包皮、 龟头、 冠状沟、 阴茎等处,偶见于 尿道;女性常见于 阴唇、 阴蒂、 阴道、宫颈等处。水疱可逐渐变成 脓疱,约6天左右破溃而形成糜烂或浅的溃疡,自觉疼痛。病人可发生 尿道炎,出现 排尿困难。多数人有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发热、肌肉痛及 脑膜炎症状。如发于女性宫颈者可形成溃疡坏死,阴道分泌物增多,可有 下腹痛。应注意有无 宫颈癌发生。孕期患 生殖器疱疹时易致流产、早产或 死胎,并易使 新生儿感染,发生新生儿 单纯疱疹。本病一般经过3周左右可以痊愈,但常有反复发作,一般原发疹后1-4个月内复发,症状较原发者轻,范围亦小,局限于 生殖器部位,有时仅有1-2个疱疹,病程亦短,自发病至愈合8-12天。本病也可伴有生殖器以外部位的感染,如口唇、 臂部及 中枢神经系统等。
三、疱疹病毒的分类
人类疱疹病
① 单纯疱疹病毒,其包膜含有病毒抗原和细胞本身成分。这种病毒有两个 血清型,即1型(HSV-1、HHV-1,α)和2型(HSV-2、HHV-2,α)。HSV-1多在幼儿期感染,主要通过 接触传播,侵犯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 原发感染后,病毒可潜伏终生,受诱发因素刺激后复发,因而 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是本病的重要特征。HSV-2多在成年人,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侵犯 泌尿生殖道。两者均产生疱性病变并有致癌的可能。除人外,还可感染多种实验动物和细胞培养,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
②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HHV-3,α),引起 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病,只有1个血清型,目前尚未找到易感动物,在细胞培养中能繁殖,但不易释放。 水痘多见于儿童, 带状疱疹则多见于成年人,是患水痘后病毒潜伏下来并经诱发因素作用而复发的结果。
③爱泼斯坦-巴尔氏病毒(EBV,HHV-4,γ),通常为不 显性感染,以后可能以潜伏感染方式在人体 B淋巴细胞内终生存在,并从部分人的鼻喉部排出。已知这种病毒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并与伯基特氏淋巴瘤和鼻咽癌的病因有密切关系。中国3~5岁儿童90%以上已感染过 EB病毒。
④ 巨细胞病毒(CMV HHV-5,β),旧名唾液腺病毒,按 宿主种属的特异性分为 人巨细胞病毒、 豚鼠巨细胞病毒等。本病毒的特征是复制周期长、 宿主细胞明显增大并有核内和细胞质内 包含体。人巨细胞病毒可由母亲传染胎儿,是引起畸胎的原因之一。
畜禽疱疹病毒
① 伪狂犬病病毒(PRV,α),分布遍及全世界。猪、牛、羊和狗等动物中引起的病称奥耶斯基氏病,多数动物产生局部奇痒,最后死亡。猪是病毒的主要 宿主,幼年猪被感染后常出现 脑膜 脑炎,成年猪不表现症状。病毒在病畜脑内浓度很高。 鸡胚或1日龄雏鸡可人工感染。病毒对 细胞培养的感染范围较广,并产生细胞病变。受过感染的动物,在血清中产生 中和抗体和 补体结合抗体。人有个别呈良性伤口感染的报告。
四、单细胞疱疹病毒生物特性
生物学特性
疱疹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感染两栖类(蛙) 、禽类(鸡) 、哺乳类(兔、马、牛、猪、猫). 也能感染灵长类(猴) 和人类. 与其它DNA 肿瘤病毒相比较,它的特点是病 毒颗粒的直径最大并且有 糖蛋白组成的被膜。目前对于疱疹病毒还同有一个公认而满 意的分类,常见命名法的有: ①根据分离病毒的不同 宿主而命名,如禽类疱疹病毒、 猴疱疹病毒等; ②根据引起不同的疾病而命名,如 单纯疱疹病毒、蛙肾腺癌疱疹病毒等 ; ③根据病毒首先发现者为名字而命名,如EB 病毒(Epstein-Barr 病毒) 、Lucke 疱疹病 毒和Marek 疱疹病毒等; ④按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和基因结构,疱疹病毒可分为α、β和 γ三个亚科。
各亚科病毒的特征
α β γ
宿主范围 变化较大,有的很广泛,有的狭窄 窄 窄
复制周期 短 长 未
潜伏位置 往往在感觉 神经节里 常在 唾液腺和其它组织 未知
细胞病变 对培养细胞有较高的致病性 对培养细胞致病性弱 未知
DNA 分子量dalton 85-100 ×10 6 130-150×106 85-110×106
致瘤特点 有的与肿瘤有关,对胎儿、婴 儿危害大 可致 胎儿畸形 与肿瘤有关
病毒名称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一 带状疱疹病毒,猴B 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猴、 啮齿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鸡Marek 淋巴瘤病毒
α、β、γ亚科中的疱疹病毒在体外可转化细胞。EBV 和HSV-2 已在实验室内诱 发动物肿瘤;MDV 和Luck 桊逭畈《究稍谄渥匀凰拗髦幸?鹜艿纳鱿侔┖图α馨土?/font>; 猴蛛猴) 却不诱发肿瘤.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HSV 、EBV 与人类的 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 的关系。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 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会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很容易被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治疗,发现严重后果。
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有病毒,如果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了疱液会被感染发生水痘,但这种机会比较少。成年人则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不会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但应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单纯疱疹
〖预防治疗〗
一、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
万乃洛韦
300 mg
口服
2次/日
无环鸟苷
200 mg
口服
5次/日
聚肌胞
2 mg
肌注
1次/2日
干扰素
300万U
肌注
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
吗啡控释片
30 mg
必要时口服
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强的松对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强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疗早期红斑水疱,可外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
有糜烂、坏死,可以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
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六、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的作用。
后期神经痛可作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
单纯疱疹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潜伏和复发感染者较多。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或性接触途径进入机体。
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是受感染细胞呈气球样变(balloon)、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等。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儿、儿童和成人,通常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 HSV-2病毒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一旦感染,患者将终身携带这种病毒并周期性地出现生殖器疱疹性损伤,HSV-2感染还会增加HIV-1传播的风险,且目前没有针对HSV-2的有效疫苗问世。由于HSV-2的高阳性率及与HIV-1共同的传播途径,针对HSV-2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前人研究表明HSV-2建立持续性感染须抑制宿主细胞的抗病毒I型干扰素(IFNα/β)信号通路,但机制不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研究发现,HSV-2通过其极早期蛋白US1抑制IFN-β的产生,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控制。这个发现为双链DNA病毒家族如何阻断I型IFN信号通路提供了新的机制。
生殖道黏膜部位不易建立针对HSV-2长期有效的记忆性免疫保护,这成为疱疹病毒疫苗研制的主要瓶颈。胡勤学学科组利用了趋化因子CCL19能够靶向性地趋化和招募免疫细胞到次级淋巴器官及黏膜组织的特性,将候选免疫原HSV-2 gB蛋白与CCL19 制成嵌合的DNA疫苗。结果发现“gB-CCL19”嵌合疫苗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设计针对HSV-2或其他性传播病毒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