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如何保护牙齿健康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应该常多吃些粗粮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因为在咀嚼这些食物的时候,对牙齿有较多的摩擦,有利于牙齿清洁。
2、及时修补缺损牙齿。
出现牙齿缺损时,应及时修补。若有缺牙,应迟早配假牙,因缺牙后两边的牙齿失去了支撑力,就会慢慢向缺口倾斜,使牙间隙增宽而易嵌入食物残渣,窝藏细菌,损害牙齿及牙龈。
3、坚持锻炼牙齿。
锻炼牙齿的方法很多,如叩齿、牙龈按摩等,都比较实用。叩具即上下相对轻轻撞击,在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各叩击100-200次。老年人的牙齿多数已经松动,叩击时切忌用力过猛。
4、按摩牙龈、叩齿。
每锻炼牙齿的方法很多,如叩齿、牙龈按摩等,都比较实用。叩具即上下相对轻轻撞击,在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各叩击100-200次。老年人的牙齿多数已经松动,叩击时切忌用力过猛。
5、选择一支好的牙刷。
牙刷要选择适合自己口形的质毛较软的牙刷,太硬的牙刷易使牙龈出血,但是太软太硬都能刺激牙龈,所以在使用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牙齿的牙刷。若使用前是冬季牙刷又较硬,可以将牙刷放在温水中浸泡一下,使牙刷较软后再使用。
6、选对牙膏。
含氟牙膏是首选。因为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降低牙釉质(俗称珐琅质)的溶解度,增强牙釉质晶体的结构强度,增强牙齿硬度,促进轻度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可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含氟牙膏的用量不宜过多,每次用量约为黄豆大小即可。
二、保护牙齿的误区犯了吗
牙膏越贵越好?
含氟、美白、固齿,洋品牌的牙膏这几年不断给我们灌输新概念,自然其价格也不低。可是专家指出,购买牙膏可不鼓励“高消费”,因为说白了,牙膏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当摩擦剂,去除残留在牙齿上的色素和软垢,国产牙膏的摩擦颗粒已足够细,完全能够担当此功能。
有些年轻人觉得用漱口水时髦,而牙医告诉记者,其实国内许多漱口水中含有微量抗菌素的成分,用多了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无法刷牙或口腔有炎症的病人,并不建议大家长期依赖漱口水。
1天该刷牙几次?
来自上海牙防所的统计显示,其实认真刷牙,一天两次已是足够。不过再怎么舞动牙刷,刷牙只能剔除30%的牙垢,建议一些爱牙族可以在包中备一盒比火柴盒还要小的牙线,餐后可以及时将“角角落落”的牙垢除去。
牙科专家提醒,有条件的市民应该半年做一次牙科检查,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清洁,目前各医院的“洗牙”价格在100元至300元不等。
成人能否正畸?
牙防所的统计,上海青少年中74%患有各种口腔疾病,其中35%的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矫正治疗,而事实上只有不到5%的患者得到治疗。许多人以为一过12岁,牙箍就没用了,其实医师告诉记者,30多岁的成人同样可以矫正口腔畸形。为成人设计的正畸方式已有隐形牙箍和内侧牙箍等,丝毫不影响美观。
乳牙早晚要换,有龋齿还要补?
很多人误以为,乳牙反正要被恒牙替换,孩子患上龋齿,只要是没有症状,就不必去医院就诊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乳牙是婴幼儿期、学龄期儿童重要的咀嚼器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牙列的形成、正常发音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上班族们怎么保护牙齿健康呢
现在人们工作忙碌,大部分都没有时间吃完东西立即清洁牙齿,特别是在午餐后,顶多只用清水漱口,但其实漱口并无法彻底清洁牙齿上面的牙菌斑,顶多只能清除一些食物残渣而已,这是导致办公一族蛀牙高发的重要原因。
吃完食物后的10分钟是牙齿保健的关键时期,因为此时口中的pH值由6.8降到4.5,酸性达到高峰。若未立即清洁牙齿,这些酸性物质就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脱钙现象,造成虫牙。吃完东西后10分钟内,立即刷牙才能避免食物残渣在口中产生酸性物质,便能有效降低龋齿几率。
所以,对于目前的上班族来说,在办公室里准备一套牙具,做到午餐后十分钟内刷牙相当重要。此外,再配合每半年定期检查牙齿与洗牙,让专业牙医为口腔卫生把关,这样就能轻松拥有健康牙齿。
此外,专家还特别提醒,由于可乐、果汁、酸奶等酸性饮料会损害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如果在喝完酸性饮料后马上刷牙,会进一步使松弛的牙釉质受到损害。所以,在饮用酸性饮料后,应等约30分钟,待牙齿表面的酸性物质稀释,牙釉质进行自我修复后再刷牙。
四、保健牙齿的4个小妙招
饮食对于牙齿也十分重要
在饮食中不可完全禁止碳水化合物,应实现食品多样化。这不仅是饮食最应注意的地方,也能帮助你预防龋齿。食物还应含有粗纤维,而能帮助你摆脱牙斑的食物有苹果、梨等其他脆一点的蔬菜和水果。另外,奶制品对于健康的牙齿来说是基础。食物的温度应该适宜,过高或过低都对牙齿有害,温差甚至可能会致使牙釉质出现裂缝。
平时要少吃糖果
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此外,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
多喝水
我们机体的75%都是由水组成的,所以水对牙齿健康而言也非常重要。
进行窝沟封闭
窝沟是指牙齿发育过程中牙尖融合导致后牙咬合面凹凸不平的凹陷部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场所。细菌在此利用食物中的糖类繁衍生长,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龋洞。如果不及时进行窝沟封闭,龋洞破坏可向深部迅速发展,波及牙神经,导致牙髓炎症或根尖炎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牙缺失。窝沟封闭能极大降低儿童青少年患龋水平,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消耗。
? ? ? ?牙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即使人体最坚硬的部分,也是最脆弱的部分。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牙齿健康,毕竟有一口好的牙齿,才能保证身体能摄入更全面的营养。不周密的口腔护理会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的发生。那么牙齿保健都有什么误区呢?
? ? ? ?第一点,越使劲刷牙就越干净。很多妈妈都教孩子,要使劲刷牙,牙齿才能干干净净。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只有用很大的力气刷,才能刷干净。然而长时间大力气刷牙,会使得牙龈敏感脆弱,易出血,还会让牙齿受到损伤。因此建议用软毛牙刷,同时用合适的力度刷牙。
? ? ? ?第二点,牙膏越贵越好。市面上有很多种的牙膏,有些人则会盲目的追求那些价格昂贵的,认为这样功效就越多,对牙齿也越好。然而事实上只要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缝里面的菌斑就能被清理干净,不用刻意去追求牙膏的功效。
? ? ? ?第三点,牙齿不疼就没病。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大部分人只有在牙齿出现疼痛的时候才会去选择看牙医,而往往牙齿不疼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牙没有什么毛病,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早期的牙周炎是不会有任何的不舒适感,如果当感觉到疼痛的时候,那就证明已经十分严重了,所以要养成定期看牙医的习惯。
? ? ? ?第四点,正常人不需要洗牙。要知道,洗牙是很好地保持牙齿健康的方法,洗牙并不会伤害牙齿,反而能及时清洁牙齿中的牙菌斑,保护牙齿健康,有效预防牙结石导致的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口腔是人体进食的初始部位,口腔出现问题,对食欲也会有影响,现在很多人都会去洗牙,适当的洗牙,可以预防牙结石,不过口腔保健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那么口腔保健的误区有哪些?口腔保健要注意些什么?
1、口腔保健的误区
误区1人人都爱去洗牙
牙结石是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因素,而“洗牙”是去除牙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专家指出,经研究1克牙结石中含有大约1百亿个细菌微生物,在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清洁牙周的牙结石等则是首选方案之一。不过,专家强调,洗牙并非人人必需。根据临床观察,由于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卫生保健习惯不同,口腔健康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即便同一个人,牙结石的沉积情况也不能单纯用固定的时间周期来判定。专家举例,临床上经常见到有的人几年不洗牙,牙周很干净,有的人刚刚洗牙半年左右,牙周就又有大量结石软垢沉积,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内洗牙,即所谓的“定期洗牙”。
误区2漱口水代替刷牙
口腔疾病的高发和不正确的牙齿护理清洁习惯有很大关系。专家指出,现在很多人喜欢常用漱口水代替牙膏来清洁口腔,其实单纯使用漱口水只能去除浮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而一些在隐蔽部位例如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沉积物则不易被清除掉,因此千万不能用漱口水代替刷牙。
有些人认为使用口腔清洁漱口水就能使口腔清洁了,其实漱口水虽然具有抑菌杀菌功能,但是若没有先把牙齿刷干净就用漱口水,那么漱口水防蛀牙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残留于牙间隙和牙龈沟或者牙周袋内的细菌仍然会迅速繁殖。研究证明,一个细菌每3小时就可以繁殖一代。
此外,有些漱口水里含有的药物成分比牙膏里的药物成分还要高,常用漱口水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从而引发更多口腔疾病的发生。另外,有些漱口水可以使牙齿、舌苔着色,甚至可以引起可恢复性味觉消失。
因此,专家建议,牙周病人应在口腔专业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使用治疗性漱口水。此外,保健性漱口水也不要长期使用,在每次使用漱口水后要用清水再漱口,避免药物残留。
误区3能不拔牙坚决不拔
专家指出,牙齿出现问题,尽早尽可能的治疗和保留牙齿是基本原则,但是,有些人在牙周病呈进行性破坏达到拔牙适应证的情况下,仍坚持保留牙齿是不利于牙周口腔健康的,尽早拔牙反而有利于口腔健康的恢复。
2、口腔上火怎么办
1.吃西瓜
夏天正是西瓜熟的季节,西瓜不仅口味甘甜,还可以帮助去火。除了将西瓜直接吃下,还可以将瓜肉含在口中,让口腔吸收西瓜的汁液,也有帮助去火的功效。
2.去火茶
茶一向可以帮助清热去火,喝茶对于口腔上火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去火茶有菊花茶、普洱茶等等。但要注意去火茶喝的频率和时间,不宜在睡前喝,也不宜每天喝,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少吃肉
爱吃肉的人很容易患上长期的口腔上火,这时候为了尽快去火,就要改变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清淡去火的蔬菜,例如苦瓜、番茄等。
4.绿豆汤
绿豆汤是很好的消夏解暑的饮品,不仅口感良好,而且还能帮助去火。经常喝绿豆汤,口腔上火的问题就会最终消失,效果十分显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