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芡实的功效,正确了解它的几大功效

时间: 2023-07-18 08:33:15

一、芡实的功效

芡实属睡莲科芡属,性味甘平,无毒。与莲子的功能相似,它是一种补中益气,滋养强壮性的食物,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因此芡实作药用有更多独特的功效,它适用干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虚弱、遗尿、老年人尿频、妇女带多腰酸等。有遗精滑精,虚弱小儿遗尿,小便频数困扰的人士可取芡实15克、金樱子12克,菟丝子、车前子各9克,水煎服。此外,鲜食芡实种子还可治咽炎。

古药书中称,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而西方的营养学则认为,芡实中所富含的淀粉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多种的维生素和碳物质则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食用芡实能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增加血清中胡萝卜素的浓度,从而可使患肺癌和胃癌的几率大大减少。可见,芡实与不少药用植物一样都有防癌的效果,对人体非常有益。芡实“补而不峻”、“防燥不腻”,一般人群均可放心食用。

二、芡实怎么吃比较好的

既然芡实有如此丰富的营养价值,那么芡实怎么吃比较好呢?不少网友都好奇芡实这样的特殊植物该如何食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功效,下面为您简单介绍一下芡实的日常食用方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芡实的最佳食用方法是煮粥食用。将芡实与薏仁、山药等一同煮粥,不仅味道可口,而且还能很好地保留芡实所含有的营养价值。除了煮粥外,民间还有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熬制而成的大补汤,这样不仅易消化、而且营养更高!每天吃多多少芡实比较好呢?一天10克左右就可以。虽然每天吃芡实没有问题,但像其他的一些健康食物一样,最重要是吃对且适量才能更有益身心。

芡实治哮喘:芡实100克,核桃仁20克,红枣20颗。将芡实、核桃仁打碎,红枣泡后去核,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煮20分钟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芡实治小儿遗尿:芡实粉30克,核桃仁15克(打碎),红枣5~7颗(去核)。将芡实粉先加凉开水打糊,再加滚开水搅拌,然后加入核桃仁、红枣肉、煮成糊粥,加糖。可任意时间服用。

芡实治消化不良: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把芡实、山药一同晒干碾为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糖拌和均匀备用。取适量混合后的细粉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加热烧熟即成芡实山药糊。每日早晚煮热空腹食用。每次用混合粉50~100克,连用7~10天为1个疗程。

芡实治神经衰弱、倦怠疲乏:芡实25克,合欢皮15克,甘草3克,红茶1克,红糖25克。芡实、合欢皮、甘草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钟,去合欢皮和甘草渣,加入红糖,再煎至300毫升后加入红茶即可。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芡实如何防止记忆力减退:芡实15克,桂圆肉、酸枣仁各9克共炖汤。睡前服用。

三、孕妇可以吃芡实吗

孕妇在选择食物时都需格外谨慎,尤其是一些有药用效果的食材,假如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那么孕妇可以吃芡实吗?答案是可以的。芡实是一种健康的中药材,对于孕妇并无副作用,故怀孕初期的妇女也可以服用。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孕妇在怀孕早期应选择清淡的食物,所以最好是选择更加清淡的做法。此外,不同的孕妇体质和状况不大一样,所以还需对症和对人,孕妇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在孕期食用芡实对孕妇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显着效果。吃芡实也能提升宝宝食欲,但小儿不宜多食,产妇也不能吃芡实,因芡实有收涩作用。此外,大小便不利、食滞不化者也需慎服。芡实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爱养生的你可不要错过了!

四、芡实的价格

中药材芡实俗称“鸡头米”,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中南部各省及东南亚的常见中药材。它与莲子相像,主要生在池沼湖塘浅水中,每年的7、8月为芡实的成熟季节,中秋前后就可采摘。在盛产芡实的江南地区,丰收时节,芡实每亩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种植户的年收入可达8至10万元。

售卖的芡实一般分为新鲜的和干货,新鲜的根据大小和老嫩程度又被种植户分为头青、特级二青、一级二青、二级二青、老二青、三黄几个等级,价格分别从五六十到一二十不等。而在产地现剥现卖的芡实最新鲜,品质也好,每斤售价均在100左右。

干芡实有整颗和半颗之分,分为人工去壳和机器去壳。价格差异很大,均价在二十到七十不等。总体说手工去壳、形状完整的品质最好。干芡实一般超市货药店都有出售,分为散装的和包装的。散装芡实质量一般的均格为50元左右,质量上等的均价要达到上百。包装的干芡实因牌子和重量的不同,价格也是不等的。如200g装的干芡实价格一般在十几到三十几的幅度。

当然,以上只是芡实的普遍价格,因地区不同,芡实的实际价格也不尽相同,有需要的网友可到当地的市场货药店了解实际价格。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