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天冷的保暖方法有哪些
多吃含铁、钙的食物。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例如阿胶枣,阿胶和大枣都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把它们加工到一起,可以使补血的作用更加明显。不用多吃,每天两餐之间吃5 - 8 枚就好。此时,我们的身体有较好的消化吸收能力,可以把阿胶枣中补血的成分吸收利用得更好。冬季也要每天运动半小时。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场所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玩保龄球等。但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选择那些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量过强的运动项目。热水浴足。我们双足上的在编穴位有66个,约占全身穴位的1/10。将双足泡在热水中,可以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改善冬天手足冰冷的症状。如果能加一些八角茴香、红花、肉桂、生姜等热性药材煎出的药液,效果会更好。
二、冬天保暖身体喝什么汤
1、百合鹌鹑汤原料:鹌鹑两至四只,红萝卜半斤,百合四钱,蜜枣六枚。将鹌鹑托鸡鸭档代切洗净,去肠杂;红萝卜去皮洗净切件,加百合,蜜枣,放水五碗,煲三小时即可。功效:滋阴健肺,止咳补气,久咳虚喘者为合。而且清润滋补,适合冬季饮用。2、沙参百合润肺汤原料:北沙参15克,百合30克,无花果五个,猪瘦肉18克,陈皮1片。将所有的材料一齐放进已煲滚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约两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北沙参、百合和无花果都有养阴润肺、润燥清咽的作用,加上营养滋阴的猪瘦肉和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又可滋润喉咙,保护声带,通畅大便,预防痔疮的功效。3、山药小排汤原料:小排400克,山药150克,枸杞10克,胡萝卜30克,生姜3片,家乐浓汤宝猪骨汤1块,3碗水(约750毫升)。功效:黄豆、山药和各种肉类都是补钙的好帮手,黄豆还含有丰富的铁质,能让你青春常驻。4、大枣枸杞羊肉汤原料: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汆出血水备用。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再煮,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桔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功效:高机体耐寒力。
三、冬天小孩如何御寒
1、保暖要从脚开始由于宝贝脚部皮肤细嫩,身体活动少,体温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脚部更容易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宝贝脚部的保暖,尤其是外出时,以免着凉。冬季父母们除了要注意给宝贝的脚注意保暖外,最好坚持每天为宝贝洗脚,不仅可以清除脚上的污物,还可以通过水和手对脚的刺激、按摩,舒经活络,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防病治病,健体强体。2、外出时注意头部保暖在寒冷的冬天,气温越低,头部散发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比值就越大。外出时,不妨给宝贝佩戴帽子和耳套等,减少宝贝头部散发的热量。当宝贝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脱掉帽子,避免热量大量散失,宝贝容易受凉引发感冒。3、合理穿衣宝贝穿少了,容易受凉感冒;穿多了,容易出汗,也容易受风寒引发感冒。最好根据衣服的厚薄和所在环境的温度而定。一般来说,不会走的宝贝,穿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安静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冷不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厚薄就可以了。如果宝贝已经会走了,就要给宝贝少穿一件,因为,宝贝会走以后,运动量比较大,容易出汗,但父母要注意摸一摸宝贝的小手。4、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四、冬季御寒多吃这些食物好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如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B族维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谢;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E可以使血液循环顺畅,调整体内激素平衡。因此,可增加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新鲜的米面、粗杂粮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葵花子、核桃、黑芝麻等坚果以及海鱼、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的摄入量。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怕冷与饮食中矿物质缺乏有关。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将它们与肉类御寒食物掺杂食用;可多吃点牛奶、豆制品、虾皮、牡蛎、沙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经常食用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也大有裨益。富含碘的食物: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素能够促进身体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转化成能量,从而产生热能,抵御寒冷。如果体内长期缺碘,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不足,身体的御寒能力会因此降低。因此,可适当多吃点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贝壳类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此外,黑芝麻、葵花子、乳制品、叶类蔬菜等富含氨基酸的食品也有助于提高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富含铁的食物:铁是参与造血的重要原料,血液中的红细胞担负着机体中氧的运输和代谢的重任。要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变成热量,就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燃烧”它们。如果机体缺铁,就容易患缺铁性贫血;而缺少运输氧的“工具”,最终的结果就是产热不够,容易感到寒冷。许多年轻女性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即使在有暖气的房间里,也常常手脚冰凉,铁的摄入量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怕冷的女性冬天应多吃富含铁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牛肉、鱼、蛋、黑木耳、大枣、乳类、豆制品等,能提高对寒冷的抵抗力。
冬天一到,
一些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很容易畏寒,
明明衣服穿得挺多了,但仍然手脚冰冷 。
这些人最好煲点温补清汤喝喝,改善体质、抵御寒冷;
而且冬日为自己煲一锅暖暖的、香味四溢的汤,想想就是件幸福的事情。
鸡汤是首选
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作用。鸡肉的营养要高于鸡汤,不要只喝鸡汤不吃鸡肉。鸡皮脂肪太多,胖人要去了鸡皮之后再吃,痛风病人不能喝鸡汤,嘌呤含量太高。
推荐汤谱:黄芪炖乌鸡
原料:黄芪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
做法: 乌骨鸡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黄芪是一味中药,补脾益气,养阴益血,对血虚体冷的女性来说是冬季大补的食物,不过黄芪炖汤味道比较浓重。
羊肉汤温中暖下
论御寒功效,羊肉是最厉害的。中医认为,羊肉是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等症状的人都不宜食用。但是喝羊肉汤来御寒是再好不过了。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体瘦畏寒、腰膝酸软的人吃了最有效果,而且还可以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不过再适合也不能多吃,过犹不及。想吃羊肉御寒,又怕太上火的,不妨在羊肉汤里加点萝卜、豆腐等性凉的材料,稍微中和一下。另外,有些人吃羊肉喜欢加点醋,觉得更爽口,其实不好,一起吃会削弱食疗作用,并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推荐汤谱:萝卜炖羊肉
原料:羊肉1000克,萝卜500克,陈皮10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块状。羊肉洗净切成条或块。陈皮洗净,姜洗净拍破,葱洗净切成节。把羊肉、陈皮放入锅内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再加入萝卜、姜、葱、料酒、盐,炖至萝卜熟透,加味精,装碗即成。
陈皮性温,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煮羊肉时放个山楂或者加点绿豆可以去点腥臊味。
牛肉汤暖胃补气
牛肉蛋白质高,脂肪少,所以味道鲜美,而且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其他肉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最适合体弱的人吃。寒冬食牛肉可暖胃,对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四肢冰凉的人特别有效。不过,牛肉含较多胆固醇,老人、幼儿、消化能力弱的人要少吃,患皮肤病、肝病、肾病的人应慎食。另外,牛肉过多摄入易诱发结肠癌,一周吃一次就差不多了。
推荐汤谱:参芪牛肉汤
原料:牛肉250克、党参 50克、生黄芪 50克、白术 5钱、红枣 10个、生姜 5钱
做法:将牛肉洗净,“飞水”捞起,切成小块,生姜、黄芪、党参、白术洗净后切片,放入纱布袋。汤锅中加水约 1500毫升,放入牛肉,煮沸后加进药袋及姜片、红枣,继续煮 30分钟后,改用小火炖两小时,至牛肉熟透,调味后即可。
党参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白术能健脾燥湿,补养身体,益气止汗,增强体力。这款汤御寒效果不错,对平时易患感冒夜晚或白天不自觉地出汗,既怕冷又怕热,体质虚弱的人尤其好,但已经感冒、体内有热的人不宜服用。
烹饪牛肉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牛肉易烂;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熬汤小技巧:熬汤最好是用冷水,不要过早放盐。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沸腾,在汤汁中勾上薄芡,或者加油,使油与汤汁混合成乳浊液,都能使汤变浓。肉类下锅前,最好在开水中氽一下,这个过程就叫“飞水”,可除去血水,还可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过于肥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