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艾灸的简单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是: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穴位,将艾卷点燃,在距穴位皮肤1.5-3厘米左右回转移动,熏烤,以病人感觉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炙5-15分钟。为提高疗效可根据不同情况垫上姜片、蒜片、盐面炙。
一般腹泻、腹痛、呕吐病可隔姜片炙;虚痨可隔蒜片炙;急性吐泻或虚脱肢冷者可隔盐面炙。
实施艾炙时,要避免烫伤,万一出现烫伤起水泡,可将水泡的根部用酒精消毒,用消毒针将水泡水放出,涂点紫药水即可。
灯火灸法
灯火灸疗法又叫灯火爆法、灯草、神灯照、爆灯火疗法,古代称“神火法”,是散在民间沿用已久的一种简便灸法,属于中国医学火灸法之一。灯火灸法是用灯芯草(或纸绳等代品)蘸香油燃着灸灼病变部位或经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操作容易,治病效验,对急性腮腺炎往往1-2次就能治愈,所以此法很受欢迎。
火针刺法
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不锈钢针,用火烧红针尖迅速刺入穴内,给人以一定的刺激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火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一种,是我国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疗法,也是目前在中医临床中使用较多、应用较广的疗法之一。
二、艾灸祛湿的穴位和方法
1、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三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来自“养生主”
三、使用艾灸的注意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四、女性艾灸有什么好处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8、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0、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中医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康养生,日常保健可以做艾灸。艾灸可以天天灸吗?在某些慢性疾病的早期,可以天天艾灸。如果身体感觉好了很多,可以隔天灸。下面就说说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艾灸前注意
艾灸需要用火点燃艾条,所以做艾灸的时候,要避开风口。冬天做艾灸需要注意,露在外面的部位要保暖。不要吃完饭就立刻艾灸,过饱不可艾灸。可以在饭后一小时艾灸。心跳过快,爱便秘,口腔溃疡,怕热不怕冷的人,女生来月经,身体高热红肿的人不宜艾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部不能艾灸。
2、艾灸中注意
艾灸的顺序应该是先背部,腰部,再胸部和腹部。从上往下,先从头部到身躯再到四肢,从左到右。如果你过度饥饿,劳累,醉酒,情绪不稳定就不要艾灸了,艾灸的时候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心情平静愉悦。艾灸的时候穴位表面有湿气,说明艾灸起了温补作用,把体内的寒气排出来了。艾灸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找自己觉得舒适的体位艾灸。
3、艾灸完注意
艾灸后一小时不宜洗澡,也不要碰冷水,这个时候机体的毛孔,都是向外扩张的,容易受寒着凉,可以在艾灸前洗澡。针刺法也是一样。艾灸后要喝温水,夏天也是,绝对不能喝冷饮。艾灸完了以后,如果你觉得很疲惫,可以休息休息,这是身体在自行调整机能,不要紧张。艾灸养生保健重在坚持,循序渐进,才有良好的效果。
1,艾条使用很简单的,就像香烟点燃一样,烤皮肤,但是选择艾条一定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艾灸的疗效,很多人都担心买到不好的艾条。如果你担心自己不会选择艾条,可以关注艾善生活,可以获取艾条辨别的方法。
家庭艾灸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艾灸功效很多,但是艾灸不是万能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什么问题,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图靠做艾灸来解决。?
2、艾灸要想有好效果,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要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可以随便乱来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艾灸什么也帮不了你。?
3、施灸顺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薰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并安静身心,使气在全身均匀流通以达四肢末梢。?
4、不要急于求成,一次灸过多穴位,灸过长时间。治疗某种疾病要严格按照治疗该病的要求去灸。日常养生灸,每次可灸2、3个穴位,一个穴位灸10-20分钟。时间上有4种选择:可以隔天灸或灸2天停一天;每周灸3-5天;连续灸10天,停1周;切忌长期不停歇的一直灸,也不要想起来才灸一次。?
5、艾灸的时候要专心点,分散注意力很容易烫伤自己,甚至烧坏家里东西。 且专心艾灸静心感受艾灸的热力比边灸边干其他事效果要好。?
6、艾灸的过程中,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些都是正常,因为各人体质不同,疾病程度不同,恢复能力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艾灸见效的时间。所以艾灸没有固定的见效标准。只要你按要求正确的坚持灸下去,肯定能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效。
7、艾灸前、后都喝一杯高于体温,有点烫嘴的温开水(绝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艾灸过程中禁止吃东西。灸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手,洗澡,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尽短时间内洗完。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8、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9、有些人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乏力,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0、些人艾灸过程中会有返病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
11、月经期间不要灸;(经量非常非常少的情况下可以灸)?
12、如果打算怀孕,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时候就不要艾灸了(这点主要是防止在艾灸的过程中已经怀孕,本人却不知道,还在继续灸,特别是就腹部,腹部高温对胎儿是有影响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