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水后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根据人体脱水伴有的血钠或渗透压的变化,人体脱水又分为低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高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高血钠;等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正常。
那么我们的身体如果发生脱水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人体脱水是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人体脱水患者通常会感觉到疲劳,站起时会头晕眼花,甚至晕厥,意识不清等症状,部分人体脱水患者可出现脏器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痛、腹痛。常见体征有皮肤弹性差,皮肤黏膜干燥,脉搏加快而弱,表浅静脉萎陷,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
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小孩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也是容易引起人体脱水的一种原因,但是腹泻不是很厉害,表现为轻度脱水,主要是可以看出孩子的舌头,嘴唇两个部位比较干燥,尿量稍微有些减少,整个人显得很虚弱。但是如果能及时纠正,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
如果是中度脱水的话,孩子会精神萎靡不振,皮肤干燥,弹性差,如果用手指捏起腹部的皮肤,松开手,腹部的皮肤不能马上展平。孩子有唇舌的干燥,唾液少,眼窝塌陷,闭上眼睛后,仍然可以看见眼球,在医学上叫做闭目露睛。一般孩子到了中度脱水,要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口服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还要点液。
重度脱水:重度脱水是由于大量体液的丢失,比例在10-15%以上,会伤害到身体的其他脏器,肾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休克。
随着家长们对孩子的身体发展越来越重视,重度腹泻导致重度脱水的情况比较少发生,一般发现孩子有什么不舒适的症状都会及时去医院就诊,但是也要提醒少数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身体状况的朋友,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二、人体脱水后怎么办
在渴感正常的人,在可以得到水喝和能够喝水的情况下,很少引起高渗性脱水,因为在水分丧失的早期,血浆渗透压稍有增高时,就会剌激口渴中枢。在喝水后,血浆渗透压即可恢复。 脱水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失水为主者,称为高渗(原发)性脱水;以失钠为主者,称为低渗(继发)性脱水;水、钠各按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成比例丢失者,称为等渗性脱水。
只有在下述情况才会发生明显的高渗性脱水:
1.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
2.不能或不会饮水:如频繁呕吐的病人、昏迷病人、极度衰弱的病人等;
3.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在有些并不引起失语症的大脑皮质脑血管意外的老年病人,也可发生渴感障碍。 失水大于失钠:即低渗液的丧失:
1.胃肠道失液:呕吐和腹泻时可能丧失含钠量低的消化液,如部分婴幼儿腹泻的病儿,粪便钠浓度在60mmol/L以下;
2.大量出汗:汗为低渗液;大汗时每小时可丢失水分800ml左右。
3.经肾丧失低渗尿:如反复静脉内输注甘露醇、尿素、高渗葡萄糖等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排水多于排钠。
三、脱水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等渗性脱水
(1)经消化道丢失: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胰胆瘘等引起消化液丢失,虽消化液中钠浓度略低于血浆中钠浓度,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口服补充一定水分,因此血浆渗透压大多正常。
(2)反复多次胸、腹腔穿刺放液或引流:一般发生在有漏出液的患者,主要见于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漏出液中的物质(蛋白质除外)与血浆相似,故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
(3)大出血:此时血浆中的水和电解质均按正常比例丢失。
(4)经皮肤丢失:大部分皮肤失液患者的失水量大于失钠量,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但部分烧伤和剥脱性皮炎患者经创面大量渗液,失水和失钠比例基本相同,也可导致等渗性脱水。
(5)经肾脏丢失:在肾小管功能减退或各种尿崩症的患者,肾小管不能对水分进行有效的浓缩,失水量和失钠量的比例与肾小球滤液相似,导致等渗性脱水。
2.低渗性脱水
(1)脱水治疗不当:高渗性或等渗性失水纠正过程中补水过多,而电解质,特别是氯化钠补充不足。
(2)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由于患者肾脏的保钠功能下降,个别患者尿钠的丢失每天可达100mmol。
(3)利尿药的使用:适当的电解质浓度是利尿的前提,呋塞米等髓襻利尿药和噻嗪类利尿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电解质Na 、Cl-、K 的重吸收产生利尿,因此长期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若氯化钠等补充不足,容易导致低渗性脱水。
四、脱水的患者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饮食适宜:1.宜吃含水丰富的食物;2.宜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黑米粥。含有丰富的 热量,且具有很好的滋养型的作用,可改善组织的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的消散,200g直接食用。
大肥肉。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B,具有很好的营养神经的作用,同时能够补充机体所需的钾元素,可缓解脱水造成的低钾血症的发生。200g剥皮后直接食用。
米汤。含有丰富的淀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 钾元素,可促进脱水造成的低钾血症的改善。500毫升直接食用。
三、饮食禁忌:1.忌吃高糖的食物;2.忌吃燥性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3.忌吃油炸性的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红糖水。含有丰富的蔗糖成分,在体内可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可造成腹胀、腹痛等症状的发生。50g与红枣同炖食用。
玉米饼。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以及蛋白质,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胃肠道排空的作用,但油炸食物,在肠道内常过度的蓄积,不利于脱水的矫正。宜吃新鲜的玉米。
大肥肉。属于油炸的食物,可降低组织的燥性,不利于感染性疾病的恢复,应该避免食用。宜吃蒸煮性的质地较柔软的面食。
结肠炎又叫作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症状是腹泻,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常伴有里急后重,一般会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的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
所以,结肠炎病友面临的问题包括: 营养问题、贫血问题、脱水问题、免疫问题等。
一、营养问题。很关键,但是又难解决。如果一味强调饮食禁忌,容易导致营养缺乏,对病情不利。但是不注意饮食问题,会使腹泻症状越来越严重。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结肠炎病情所处的阶段。结肠炎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稳定期,缓解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总的原则就是,食用少渣、高营养食物。
1.活动期,稀便7次以上,有便血。住院时,每次都输入脂肪乳(名字叫脂肪乳,其实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活动期觉得鱼汤(如黑鱼、鲫鱼)、鸡汤(鸡去皮,清炖)有效果。注意:汤中不要加醋、大蒜、生姜等容易引起胃肠蠕动的佐料。如果连这些汤类也不耐受,可以补充一些肠内营养粉,如:安素。
2. 缓解期。这时候要注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可以逐渐加一点鱼肉、鸡肉、瘦肉等(不包括牛肉),进一步加强身体营养。
3. 稳定期。重点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让自己胖一点。医生建议可以吃点深海鱼油。我的经验是,重视早餐。我一般早餐有:稀饭(有时会在稀饭中加入花生、莲子、山药之类的)、水煮鸡蛋、苹果(等稀饭熟后,切碎放入),保证蛋白质供应。中餐:单位食堂(吃鱼多一点)。晚餐:米饭、绿叶菜、鱼(每星期两次)
二、贫血问题。等腹泻缓解后,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去皮的红枣等)。医生一般建议吃点瘦肉。
三、脱水问题。严重腹泻时,注意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补盐液(药店有卖,2元钱一包)。不然会造成脱水,钾钠元素流失,直接感觉是感觉浑身发软,关节疼痛。
四、免疫问题。住院时,医院经常采用白蛋白(血液制品)。
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
1、活动期不要吃地瓜、玉米、韭菜、芹菜等粗纤维和不可水溶性纤维类食物,生冷硬的食物不要碰。
2、如果你有肠鸣现象或大便时的排气较多,最好别吃地瓜和土豆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3、茄子不错,是收敛性质的,吃时最好去皮。
4、馒头如果是自己做的,最好不要使用自发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