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很多中成药都含有丹参成分,其对身体也有很大补益效果,如可用于湿疹、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等。那么对有高血压的人来说,丹参能降血压吗?
1、丹参能降血压吗
丹参能降血压。高血压病人适当进食党参可起到扩张血管、活血通络、降低血脂,降低血管壁压力的作用,对血压的控制有明显辅助效果,能发生预防脑梗、心梗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2、丹参能降血脂吗
丹参不能降血脂,但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当服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血脂控制有明显的辅助作用,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脑梗等。
3、丹参能降血糖吗
丹参能降血糖。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适量进食可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能降低血糖,以及预防低血糖,但不可单纯用丹参治疗糖尿病。
4、丹参能软化血管吗
丹参能软化血管。从中医药理角度来说,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凝血,且含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能够溶解血栓、软化血管,可用于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结语:丹参能降血压吗?丹参能起到辅助降低和控制血压的作用,但发生高血压以后,不能单纯地通过服用丹参来缓解,更重要的是及时到医院就诊,服用专业降压药物。
丹参是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一种中药材,同时我们也都知道丹参对我们的身体有着非常多的好处,因此我们便来了解一下丹参有降血压的作用吗?丹参要怎么食用?
丹参有降血压的作用吗
丹参是可以治疗高血压的,但丹参片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丹参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起到调理血压的作用。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最终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服用丹参并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起到降压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方案也略有不同。可以选用其他的中成药来降压,例如牛黄降压丸、珍菊降压片等。另外饮食上以清淡食物为主、限制钠盐过多的摄入。
丹参要怎么食用
丹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效,具体的吃法具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可以直接用丹参泡水或者泡茶喝,这样方便丹参发挥其中的药性;第二种,用丹参煮水喝,也可以适当的在水中放入一些红糖水,具有良好的调经功效;第三种,用丹参泡酒喝;第四种,在炖鸡汤或者是排骨汤时,放入一些丹参具有良好的滋补功效;第五种,可以将丹参磨成粉末,然后冲水服用。丹参可以代茶饮,因为丹参的多酚酸盐、丹参酮,对心脏的作用研究十分透,但是单纯泡茶可能不行,还是要煎过的,因为丹参的质地是比较硬的,可以跟山楂、玫瑰花一起泡,有一个协同的作用,这样茶饮还是比较好的。
丹参要吃多久有效
丹参片主要成分就是丹参。因为是片剂,相对来说缓慢一些,因为药物的纯度不是太高。一般在口服以后6小时应该能够起到一定效果。它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活血化瘀、扩张血管,主要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这样的患者。丹参片一般通过长期口服,能够取到明显缓解症状的作用。它所起到的作用其实主要就是改善供血、扩张血管,但这种药只能是作为一个辅助用药。如果真的是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比较严重,那还得规范的治疗,明确冠状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然后采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轻度狭窄,那就选择药物保守,应该是结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调脂的药物。如果狭窄非常重,那就考虑做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或者冠状动脉搭桥,单纯靠丹参片是无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丹参会上火吗
丹参一般情况下一天吃一次是不会上火的,但是如果吃的太多是有上火的可能的。丹参的治疗价值是很高的,可以治疗多种病症,但是药物都会有刺激性,尤其是对肠胃的刺激,服用丹参如果没有按照正常的药量,并且长期服用,很容易造成上火,尤其是本身体质偏寒性或者是肠胃不适的人,建议不要服用丹参,或者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这两种情况下的患者服用丹参比较容易上火。
什么是丹参?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
丹参味道苦,药性偏寒。归肝、心经。
丹参的主要成分为水溶性酚酸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多糖、挥发油等。其中,二萜醌类和酚酸类为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丹参按干燥品计算,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I的总含量不得低于0.25%,丹酚酸B不得少于3.0%。
功效与作用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丹参还有改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压、抗心肌肥大、抗缺氧、抗血栓形成、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保肝、保护大脑等作用。
丹参可以用来治疗脘腹胁痛、热痹疼痛、胸痹心痛、症瘕积聚、心烦不眠、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
目前,丹参还可治疗银屑病、心绞痛、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丹参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
脾胃虚弱、大便溏稀者,请谨慎使用丹参。
如果您正在服用藜芦或者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妇慎用。
哺乳期女性使用丹参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
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医嘱规范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