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愉悦度过成了广大养生达人们关注的焦点。“立秋后,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在夏季过多的发泄后,各组织水分不足,如果再受到外邪,尤其是“燥邪”,首先就会犯肺,使人容易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喷嚏流涕、咽痛、声音嘶哑、口腔溃疡、皮肤干燥、脱发、便秘等症状,这就是中医中所说的“秋燥症”。如何应对秋燥?
饮食: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
①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意思是秋季应该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等,并要做到量少而频饮,还可以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
②秋季可以适当多吃些银耳、藕、梨、荸荠、茭白、慈姑、白果、胡萝卜、鸭肉、黑鱼、芝麻、核桃、糯米、乳品、冰糖等清肺、润肺之品;少吃桂圆、红枣、榴莲、荔枝、羊肉、芥末、葱、姜、蒜、辣椒、花椒、八角、茴香、火锅等物;忌吃莼菜、韭菜、豆芽、豌豆苗、苜蓿芽、鹿肉、獐肉、雁肉、茱萸、生蜜、过硬的面条、动物肝脏等物。
③药食同源:秋季可选用具有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沙参、西洋参、阿胶、百合、杏仁、枇杷、川贝母、胖大海等。此外,还可用这些药材做成药膳,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莲藕玉米排骨汤、罗汉果百合鸡汤、青橄榄雪梨猪肉汤、莲子百合银耳雪梨汤、鲫鱼豆腐汤等。
情志:要保持好的心情
《黄帝内经》记载:“肺在志为悲(忧)。”秋季“肺”最容易发生疾病,一旦肺气虚,机体对一些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就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反过来,悲伤也会进一步伤肺,从而持续表现为无法抑制的忧伤。因此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经常登高望远,舒畅胸怀,抛开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保养肺的好方法。
同时,秋季也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血液循环,还能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但孙主任同时也提醒,运动虽然有好处但秋季不宜剧烈运动,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此外,冷水洗脸、浴鼻等适宜的冷水锻炼对于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秋分,“分”即为“半”。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是秋季结束,而“秋分”正好处在秋季的正当中。
汉董仲舒《秋秋繁露· 阴阳出入上下》:“至中秋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时,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全球昼夜等长。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正好相反。
秋分时,主要的农活是秋收、秋耕、秋种。在华北地区是种植冬小麦。在南方地区及长江流域是在割收麦子、翻新土地。
传统习俗有吃秋菜、放风筝、粘雀子嘴、竖鸡蛋、送秋牛、秋祭月等……
秋分节气的传统食物也有很多。例如桂花酒、桂花糕、鸭肉、大闸蟹、梨子为代表的白色蔬果……
从中医上看,秋季在四时中属于金,肺脏在五脏中属于金,两者相应。而燥为秋之主气,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脏易受秋季燥邪所袭而致病,出现干咳少痰、咯痰带血、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还伴有皮肤干燥等。
因而,秋季要以肺为先,多进食滋阴润肺之品。
而很多白色蔬果都有滋阴润肺的效果。梨子,特别是雪梨,润燥降火,每天吃一、两个,可以有效缓解秋燥。像百合、淮山、莲藕等滋润之物也可适当进食。
推荐三款降燥 养生 方噢
材料:水发银耳200克,干莲子30克,冰糖100克,水若干,炖至软糯即可。
功效:能够润肺生津,可帮助缓解对于肺燥所导致的津伤口渴、口干、咳嗽、咳痰、气短、乏力的症状。
材料:雪梨一个,去核切片,鲜藕300克切片,鲜白茅根30克洗净切断,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润肺止渴,适合肺燥引起的咳嗽、痰中带血者饮用。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组成】枇杷叶4.2g,石膏2.7g,知母2.7g,栀子2.7g,黄芩2.7g,百合2.7g,麦冬2.7g,辛夷1.8克,甘草1.5克,升麻0.9克
【功效】清肺热、宣通鼻窍
【主治】肺经郁热,壅结鼻窍,致生之鼻痔,其状初如瘤子,光滑柔软,渐大下垂,闭塞鼻孔,使气不宣通影响呼吸
【注意】本方可用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调配,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秋分时节 养生 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
坚持适宜的 体育 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